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调整策略研究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调整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结构调整论文,策略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全球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发展创新浪潮日益高涨,存贷利差日趋减少,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如何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成为各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工行宁波分行为例,在研究剖析该行近几年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加收入,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作必要的探索。

一、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运用正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经营决策,使存、贷款各项业务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经营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利息收入虽占绝对比例,但占比总体上在逐年下降,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总体上在逐年上升,并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工行宁波分行为例,近几年来,该行紧紧围绕务实创新拓业务、与时俱进讲效益的工作思路,积极开拓贷款市场,优化存贷结构,各项收入稳步增加,2001年至2004年各项收入总计每年以14%的速度递增,尤其是2004年各项收入增幅达32%,比近4年平均增幅高出18个百分点(见图1)。

纵观该行近几年来收入结构状况,主要有以下5大特点:

一是利息收入逐年增加,但占比逐年下降。从该行近几年利息收入变化情况看,85%左右的收入来源来自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在各项收入中始终起着主导地位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6.95%,84.81%、83.69%,呈逐年下降态势。2004年由于受宏观调控因素影响,总体资金趋紧,利率下浮较少,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4.94%,同比上升了1.25个百分点。

从利息收入结构剖析来看,利息收入结构变化明显,贷款的多样性凸现。近几年来,该行企业短期、中长期贷款(不包括房地产贷款)利息收入占比呈下降态势。占比从2001年的74.25%下降到2004年的67.05%,减少7.2个百分点;相反,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贷利息收入逐年增加,占比逐年上升,且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收入占比高于房地产贷款利息收入占比。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收入占比从2001年的8.68%上升到2004年的12.29%,房地产贷款利息收入占比从2001年的6.07%上升到2004年的10.91%。同时,随着个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消费贷款利息收入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该行个人消费贷款利息收入占比从2001年的1.51%上升到2004年的6.35%。利息收入作为各项收入的龙头,它一直支撑着银行业的经营利润,在整个收入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息收入结构具体数据详见表1。

图1:2001年至2004年收入结构(单位:万元人民币)

二是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占总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近几年来,该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占各项收入比重逐年提高。据统计,该行2001年至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2%、3.67%、5.24%、5.50%。从近几年该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变化分析(见图2),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占比稳步上升,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银行卡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投资银行业务、电子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从无到有。2001年至2004年该行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7.02%、17.5%、21.18%、22.11%;外汇业务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01年至2004年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9.58%、25.65%、23.93%、19.66%;银行卡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01年6.53%上升到2004年的12.29%;电子银行业务由2001年的0.18万元增加到2004的189万元,占中间业务收入的1%;投资银行业务2001年、2002年均为空白,2004年实现收入690万元,占中间业务收入的5.37%;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2001年、2002年均为空白,2004年实现代客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收入57万元。由此可见,电子银行、投资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外汇业务收入起伏不定,占比降低明显。

三是金融系统内往来净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占比起伏不定。目前金融系统内往来收入主要是指上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级存款准备金,上存上级行头寸,与向上级行借款轧差,打好资金时间差,调整上存资金结构,增加系统内往来收入。该行2001年至2004年系统内往来净收入分别为6473万元、13889万元、14818万元、1879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6%、9.07%、8.39%、8.04%。

表1 2001年至2004年利息收入结构统计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四是营业外收入成倍增加,占比逐年上升。从近几年该行营业外收入变化情况分析,2001年营业外收入仅为686万元,2002年营业外收入比2001年翻了一番,增加1.32倍;2003年营业外收入比2002年又翻了一番,增加1.24倍。2001年至2003年营业外收入占比分别为0.49%、1.04%、2.02%,2004年营业外收入占比略有下降,占比为1.12%。

五是投资收益占比逐年下降。从近3年该行投资收益变化情况分析,投资收益逐年减少,占比呈逐年下降。该行投资收益占比从2001年的4.48%下降到2004年的0.4%。2004年前3季度投资收益仅为678万元,占比仅为0.4%。

二、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宁波分行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本行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仍以利息收入为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不高,投资收益占比更低,不足1%。

(一)市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影响利息收入增加。随着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近年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较大,贷款利率下浮趋势日渐显现,优质客户对贷款要求最短化,对利率下浮幅度要求最大化,使利息收入空间日渐狭小,2001至2003年实收利率呈逐年下降态势。2004年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利率下浮的贷款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二)经营收入来源单一,利息收入占比过高。从收入结构分析看,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单一,还是以利息收入为主。尽管该行近几年来贷款资产收入占比在不断下降,但贷款资产利息收入仍是该行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该行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4.84%,其他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5.5%,投资收益还不到1%,只占0.4%。可见,利息收入作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支撑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并在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居绝对主导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间业务规模小,业务发展范围不广。中间业务收入中传统低效的业务收入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代收代付等业务,在高技术、高收益、高附加值的咨询顾问、投资银行、福费廷等新业务上尚未有大的作为,个性化理财业务尚未得到切实有效地开展,分层次服务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类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免费服务还在继续,收费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客户而言,根本不适应“突然”的变化;就银行而言,虽然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但各大银行均持观望态度,害怕收费或收费过高而失去客户,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代收代付业务,大多未收取服务费用,以致中间业务收费规定得不到认真执行,大量代理业务收入流失,这与银行效益性原则大相违背。

(四)内部无息资产占用增加,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尽管近几年来,该行加大了抵贷资产的处置力度,抵贷资产数额在逐年减少。但由于抵债资产处置、变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这部分资金一直被长期占用,明显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为保证日常支付需要,库存现金数额也在逐年增加,占比上升。

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调整和收入增加的策略研究

(一)优化贷款资产结构,增加利息收入来源。一是研究不同种类贷款之间的比例,以求达到最佳发放效果。充分做到长期存款放长期贷款,沉淀短期存款适当投入长期贷款,控制低收益类贷款,积极发展以个人为贷款对象的贷款品种,稳定增加贷款收益。二是区分客户种类,最大限度提高贷款收益。贷款业务要从传统的以支持国有企业和行政区域限制中解脱出来,以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为依据,注重市场细分、追求优质客户市场的深度效益,把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经济效益好,信誉程度高的企业作为新的目标客户。根据客户种类,区别对象,一户一策确定贷款利率方针,从而确保贷款投向及贷款收益的最大化。三是在经济发展不断出现新变化、银行同业竞争焦点从负债市场转向资产市场的今天,要提高贷款的收入水平,就必须积极寻找商机,有效拓展新的信贷市场。重点拓展民营企业、教育、个人消费、个体工商户等信贷市场。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拓展新的贷款市场与实施信贷结构调整的关系;拓展信贷市场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竞争新的信贷市场与增加贷款收入的关系。四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外汇贷款业务,努力增加外汇利息收入。

图2:2001年至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结构

说明:上述分类以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本外币中间业务统计口径为依据。

(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非资产收入比重。在新兴市场,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为银行带来了许多扩大中间业务的机会,如代理基金、信用卡以及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代收代付业务等,其中的手续费和经纪佣金等,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收益增长点。

首先要立足发展,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设立中间业务专职机构,配备中间业务专职人员具体负责中间业务的日常管理、协调、考核、营销推广,集中经营资源,大力开拓中间业务,整合中间业务营销队伍;同时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为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中间业务营销策划专职队伍,从事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的中间业务。

其次要积极开拓中间业务领域,扩大中间业务的收入来源。一是继续扩大传统型品种的业务空间。对于结算、代理、银行卡、外汇等成熟期传统中间业务品种,要利用业务网点多、支付清算系统发达、客户资源丰富等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积极发展管理性、衍生性金融工具业务。如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上市包装、融资顾问和企业并购重组策划等近年来新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成长型品种,形成以传统优势中间业务为基础,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全面发展和委托代理业务、交易类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业务格局。三是激活投入期金融服务中间业务市场,积极探索与中、高端客户在资产、负债方面的全面合作,通过中间业务产品组合提供一揽子综合化、个性化的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大跨行业相互代理,促进商业银行业务与资本市场业务的逐步对接。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网点与人员优势,加强与证券业、保险业的相互代理,促进商业银行业务与资本市场业务的逐步对接。

再次,中间业务的发展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关系;二是积极开拓与稳步发展的关系;三是发展中间业务与自身承受能力的关系。当务之急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组织力量对现有中间业务进行大力整合,使中间业务产品组合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全,服务领域更宽,以更好地吸引客户、方便客户。例如随着个人金融资产不断增加,居民对于银行金融业务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银行应适时地根据顾客的财力状况和具体要求,将证券投资、外汇买卖、融资、信用卡、保管箱、结算等业务相结合,为个人提供一揽子服务。

(三)拓展票据业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票据市场近几年得到长足的进步,央行2004年11月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我国前3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45万亿元,累计票据贴现9544亿元。票据业务已成为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有机结合的业务品种。商业银行应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着手,积极开发票据新品种,在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充分利用票据业务快速周转的特点,力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四)适当扩大债券投资业务,增加投资收益。债券具有选择性强、流动性好、风险性小的特点,是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支持资产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作为债券交易的主体,应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自身市场信息的优势,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代理债券业务,设立柜台交易市场,为个人、企业的债券交易提供中介服务,适当扩大债券投资的范围和力度,改变以长期国债投资为主体的被动回购型的经营方式,采用长期投资与短期买卖相结合的经营手段,特别在目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根据资金闲紧状况,主动介入债券市场,在改善资产结构、降低经营风险、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范围和方式,努力增加投资收益,提高投资收益占比。

(五)加强非生息资产的管理,努力减少非生息资产的占用。一是加快抵贷资产处置速度,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重点处置金额较大的抵贷资产,尽量减少内部无息资产的占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益。二是加强库存现金管理。一方面应根据本地区各网点日常业务周转现金收付量的变化,以及季节性用现情况,正确匡算并编制各阶段现金计划,尽量压缩不合理的超限额库存现金。另一方面,要经常收集、预测各网点近期的现金周转情况及现金需求,做到对各网点现金余缺心中有数,对各单位资金需求时差和地差了如指掌,以便于合理调剂,全面平衡,使各网点的现金紧张或超限额库存现金情况得到缓和或及时上解,力求降低不必要的无息资产占用,增加资产收益。此外,必须强化头寸管理,合理调配资金,及时灵活地运用资金,充分发挥对全行资金的调控能力,以加速资金周转,切实提高营运资金的配置效益。

(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优质客户群体。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层次服务的转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服务的形式观念向服务的价值观念转变;静态服务向动态服务转变;定时服务向随时服务转变;经验性服务向科学性服务转变;单纯服务型向参与服务型转变。总之,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来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增加整体收益。

标签:;  ;  ;  ;  ;  ;  ;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调整策略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