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合并心包填塞的护理论文_王晓飞,杨丽丽

心梗合并心包填塞的护理论文_王晓飞,杨丽丽

临汾市中心医院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 要】目的 分析评价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进一步分析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本次入选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经积极监护及抢救,并加强心包穿刺引流等护理之后,病情恢复稳定,顺利出院,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91.67%。结论 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抢救提供有效契机,因此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心梗;心包填塞;临床护理干预;心包穿刺引流

心梗,即心肌梗死;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易合并心包填塞,对于心包填塞,即指的是外伤性心脏破裂或心包内血管引发的心包腔内血液积存症状。心梗合并心包填塞,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因此,临床建议针对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为患者抢救提供有效契机,进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本课题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均由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分布在58-76岁,年龄平均为(62.8±1.3)岁;心肌梗死部位:下壁5例、下壁及正后壁3例、下壁及后壁2例、下壁及右室2例;经体查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心率减缓、胸闷以及气促等症状。

1.2方法

本次入选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均在抢救期间积极加强护理干预,涉及的护理内容如下:

(1)基础护理。心包填塞的主要症状为胸闷与气促,同时易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变快、烦躁等征象。需及时对患者使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患者心包腔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患者大部分存在心前区疼痛合并濒死感,进而易导致患者存在一些消极心理情绪,比如焦虑、害怕以及紧张等,因此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安抚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医护抢救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患者会阴、口腔等部位的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将引流管拔除之后,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指导进行下床活动,避免肺不张的发生。此外,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类食物为主,确保患者机体营养。

(2)心包填塞护理。在明确合并心包填塞的基础上,需及时对患者构建静脉通路,采取高流量面罩吸氧及补液扩容处理措施,并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做好交叉配血及备血作业;将心包穿刺相关药品、器械准备好,进一步做好医师的配合工作,对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基于抢救过程中,需对患者加强保暖处理,合理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避免心包填塞加重现象的发生。

(3)心包引流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心包引流期间,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包括胸闷、胸痛等症状变化,并采取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一旦有异常问题发生,需对症处理。确保患者心包引流管固定稳妥,避免引流管脱落及受压等问题的出现;加强引流液颜色、性状以及量的观察,判断心包填塞症状是否改善;倘若心包引流量突然性暂停,需及时告知医生并对症处理。

(4)穿刺部位皮肤护理。加强对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护理,若存在渗血情况,需及时对透明敷料进行更换;正常情况下,3d更换1次透明敷料;护理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此外,术后需常规应用抗生素药物,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抢救及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抢救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本次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2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00%。

2.结果

本次入选的12例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经积极监护及抢救,并加强心包穿刺引流等护理之后,病情恢复稳定,顺利出院;在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方面,12例患者,满意9例、基本2例、不满意1例,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91.67%。

3.讨论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过劳、激动、暴饮暴食以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心梗疾病[2]。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梗合并心包填塞的发病率颇高,心包填塞指的是心包腔内存在血液积存的情况,会加大心脏创伤的急速致死率。因此,临床针对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抢救措施。

针对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需遵循“尽早发现,及时判断及时救治”的原则,首先心包填塞的首发症状为胸闷及气促,同时可伴有血压降低、心率加快以及冷汗烦躁等症状。对该类患者采取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包腔内存在液性暗区,且心脏搏动呈现为减弱现象[3-4]。本次研究重点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在护理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心包填塞护理、新包引流护理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护理,结果显示患者获得成功抢救,病情恢复稳定,并顺利出院。

综上所述:心梗合并心包填塞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抢救提供有效契机,因此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瑜,后显华,代林,罗丹,赵凰璎.1例全脑血管造影和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9,17(05):637-638.

[2]朱欢欢,胡蕾,徐南娇,孙春艳.心脏介入术后心包填塞患者急救的护理安全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2):67-70+76.

[3]曾永柱,张红岩,白向荣.心脏介入诊疗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并发症时的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7):253+256.

[4]邓燕秋,曹立芳.1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假性室壁瘤破裂致亚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4):152.

论文作者:王晓飞,杨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心梗合并心包填塞的护理论文_王晓飞,杨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