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_蒋慧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_蒋慧

(资中县龙江镇龙江湖小学 资中 641200)

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如何加强低年级语言训练呢?我认为,做到三个结合,搞好一个训练是比较好的方法。

一、看说结合

训练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经常从课本和课外书中找一些形象性、趣味性强的图画,一边引导观察图画,一边指导说话。

如《上课》这幅图的说话训练,我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有谁?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从而让学生感知观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要有重点、要有层次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几句连贯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画面上老师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等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出来。这种说话训练方式,既调动了说话兴趣,又渗透了观察方法,从而使说话训练有层有序、活泼有效。

二、听说结合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益智的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听清内容,抓住重点,听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由于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听起来认真,讲起来绘声绘色,生动感人。

三、课内课外结合

在训练说话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训练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如举行踢毽子、跳绳、小制作等活动比赛,活动后让说说活动过程或比赛场面。这样练练说说、赛赛说说、做做说说,大范围练习,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练习

小学高年级有时会遇到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有关练习,它是小学阶段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关于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人称变化,我们可以自己设置三个情景进行练习。在改句型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直述句的构成。直述句分两个部分:一是引号外的部分,我们称它为提示语;一是引号里面的,我们叫它引用部分。我们在改转述句的时候,人称的改变就是改引用部分的人称,提示语一般是直接抄写下来就可以了。

1、窃听

窃听适合于提示语中是他人的,就是不管是说话还是听话的人都没有我或者我们的。同学们一定为家长,为老师,为同学传过很多话,这种类型的句子相信同学们能改得好。

现在我们不防来表演一下这个情景:两个同学在说话, 如,小红对小明说:“我今天到你家去复习功课。” 被你窃听到了,现在,你把听到的话告诉老师或者你的好朋友,该怎么说呢?对了,是这样的:小红对小明说,小红今天到小明家去复习功课。也可以这样说:小红对小明说,她今天到小明家去复习功课。

咱们找几个人,用这种方法再试试:

(1)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2)妈妈告诉女儿:“明天我和你去公园玩。”

比较一下,你对了吗?

(1)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要认真学习。

(2)妈妈告诉女儿,明天她和女儿去公园玩。或者是:妈妈告诉女儿,明天妈妈和女儿去公园玩。我(我们)变成了他(他们),你就变成人名去了。

2、我对他人说

这种适合于提示语中是我对**说,或者我们对**说的。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表演:我刚才对别人说了一句话,现在我又把这句话说给老师和朋友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对小方说:“你爸爸今天加班,今晚你到我家吃饭。”改为:我对小方说,他爸爸今天加班,今晚他到我家吃饭。改的时候,我还是我,你变成了他。找几个朋友再来表演一下:我对小明说:“你生病了,我来看看你。”答案:我对小明说,他生病了,我来看看他。

3、他人对我说

这种可以设计表演为有人对我说过后,如:妈妈对我说:“你是妈妈的好孩子。”我得了表扬,得把妈妈说的话告诉另外的人。成了:妈妈对我说,我是她的好孩子。又来一句:小明对我说:“我到你家去做作业。”改改:小明对我说,他到我家来做作业。再来一句: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回家预习第十课。”答案是:老师对我们说,让我们回家预习第十课。

怎么回事?这两句里面不仅仅变了人称啊?第一句还把“去”改成了“来”第二句,怎么回了个“让”字?不过,不用担心,你通过表演,这句子你做对了。关于“去”“来”和加“让”字,你再看看后面的注意就清楚了。

除了这几种表演方法,可以学到直述句转为陈述句的人称变化外,还有几点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总之,不管提示语的位置在哪里,我们改为转述句的时候,都要把提示语的语句改在前面。

(3)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

①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②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③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④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⑤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了三个结合,搞好了一个训练就能够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论文作者:蒋慧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_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