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探讨论文_何晶晶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 总结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疼痛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肿瘤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以及之后的疼痛程度,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的疼痛程度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肿瘤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肿瘤;循证护理;疼痛程度

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变化,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导致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升高,肿瘤细胞多种毒素释放,损伤到人体重要器官,导致发热、乏力以及消瘦等症状,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原因包括组织毁坏、压迫、阻塞、张力以及肿瘤溃疡,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包括放射性神经炎、皮肤炎以及口腔炎等,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包括压疮、局部感染等。循证护理属于一类新型并且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于护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起到推动的效果,循证护理的理念为以患者作为中心,开展低成本、高效率、优质、全方位以及安全的护理服务,制定可靠的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护理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技能,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知识以及康复愿望,在开展循证护理期间,需要将上述三点要素紧密结合[1]。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肿瘤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以及之后的疼痛程度,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存在疼痛的肿瘤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5±3.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0±3.4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遵照医嘱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给予详细的记录,在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时,为其提供止痛药物。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主观感受给予认真的倾听,依照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病情加以观察,同时给予准确的分析;依照检索资料结果,对于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判断,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心理护理指的是利用提高和患者的交流,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利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加强患者的疼痛阈值;准确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依照所得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量排除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倘若患者产生并发症,需要马上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处理对策,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获得改善;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更换舒适的体位,防止出现压疮;护理人员需要准确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为患者介绍疼痛的基本知识,向其讲解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将患者存在对于镇痛药物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依照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为其提供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家属抽时间多陪伴患者,并且给予患者宽慰,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支持[2]。

1.3疗效评价标准

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以及护理之后,通过数字化评估量表法(NRS)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通过0到10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数字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5.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表示,计算得出的P值大于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的疼痛程度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 例(%)

 

3讨论

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四个阶段,循证问题包含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两方面,利用护理实践对于护理工作、护理计划以及护理行为提出质疑,循证支持指的是翻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于可靠证据实施收集,依照所收集到的证据将其作为循证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现实依据,循证观察,制定合理、科学并且有效的观察方法,在一定范围之内实施护理操作[3]。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依照患者的具体疼痛原因开展分析,准确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性质以及疼痛时间,针对轻微疼痛的患者,为其应用非麻醉类止痛药物,例如布洛芬等,针对疼痛相对比较严重,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为其提供弱麻醉性药物,包括曲马多以及可待因等,针对疼痛非常严重,无法耐受的患者,为其提供强效阿片类药物,例如吗啡缓释片口服,辅助冷刺激、皮肤刺激法、音乐疗法以及按摩法等帮助止痛[4]。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肿瘤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以及之后的疼痛程度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的疼痛程度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循证护理中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提高和患者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向其介绍肿瘤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治疗方法,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在细节中提高对患者的照顾与关怀。实施三阶梯止痛法开展止痛治疗,首先为NRS1-3轻度疼痛患者提供第一阶段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以及阿司匹林等,对NRS4-6的中度疼痛患者提供第二阶段的弱阿片类药物止痛,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对NRS7-10的重度疼痛患者提供第三阶段强阿片类药物止痛,包括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护理人员需要为肿瘤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食用容易消化并且清淡的食物,每天按时按量的饮食,保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可以暴饮暴食,每天按时为患者测量体重,将其作为指导营养摄入的判断指标,依照患者的饮食喜好为其补充相应的营养[5]。

综上所述,为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尚翠永,潘绪莉,宋丽萍,等. 癌症患者疼痛的循证护理[ J] .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89 - 790.

[2]杨靖华,黄君,沈晓燕. 临床路径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7 - 18.

[3]李东玲,杜蕾. 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的护理干预[ J] . 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学 报,2013,34(15):2314 -2315.

[4]万蓉,徐蕴芳.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94 - 195.

[5]胡翠林,周小燕,陈茜,等. 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J]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84 - 87.

论文作者:何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探讨论文_何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