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综述论文_覃西学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综述论文_覃西学

覃西学

河池市大化县都阳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河池 530809

【摘要】卒中相关性肺炎为患者入院时并未发生肺部感染,而在卒中发病后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炎症。该类疾病为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康复医学治疗措施、合理用药、护理支持措施以及加强卒中有创治疗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预防手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06-02

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诱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进而会引起病理学的改变也相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肺炎更加的复杂多样。经研究证实,常见病因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患者发病时的自身状况决定,另外一方面则是医源性因素[1]。因卒中和肺部病理学的改变,使得机体会出现病理生理学的明显改变,进而导致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间延长,使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均明显增加[2]。因此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展开积极的预防临床意义重大。本文出于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康复医学治疗措施、合理用药、护理支持措施以及加强卒中有创治疗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预防手段进行了综述,详见下文。

1.康复医学治疗措施

1.1 吞咽功能康复

多数情况下脑卒中急性期会容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为脑卒中常见病变发展,曾有文献报道[3],没有经过干预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诱发肺炎的几率在40%~50%之间。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卒中患者所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若是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使肺炎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卒中患者在入院后及时展开饮水试验,对吞咽功能进行初步评价,评估效果不理想者应及时展开鼻胃管置入,经鼻胃管进食,避免发生呛咳、误吸现象。康复医师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针对吞咽困难者展开个体化针对性康复训练,每周评估,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1.2 体位管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近几年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卒中患者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使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保持正确的体位以及抗痉挛姿势,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积极展开床旁康复训练,使家属也能够参与到康复治疗当中。患者长时间的仰卧位会导致肺底淤血,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增加了胃食管反流、误吸等诸多风险[4]。卒中患者急性期便可以采取侧卧位、勤翻身护理,并积极展开肢体康复训练,实现减少误吸的发生,有效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床头抬高30~45°且侧位进食者能够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合理用药

2.1 合理应用抑酸剂

针对高龄和重症卒中患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多年来众多学者对这一类患者提出建议,应采取H2受体阻滞剂或者是质子泵抑制剂展开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药物很容易引起胃液酸度降低,无法将由口入胃的病菌消灭,因此很容易引起肠道细菌上移,病菌以及胃液发生返流,到口咽后会被患者误吸,进而诱发卒中相关性肺炎[5]。因此临床上针对轻症、影像学检查没有检出梗死或者是出血量相对较小的患者,应对消化道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暂时不建议应用抑酸剂。

2.2 避免脱水剂的过度应用

卒中患者应用脱水剂的主要效果为减轻脑组织的肿胀,将自由基予以清除,对神经元的功能进行保护。在过去,卒中患者脱水剂应用多采取全量甘露醇一日三次静脉滴注,然而过度应用则很容易引起气道分泌物黏稠度增加、脱水不当,进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最终增加了感染机会。曾有文献报道[6],半量应用甘露醇与全量应用的脱水效果无显著差异,针对小面积梗死或者是出血量相对较少了可暂时不应用脱水药物,加强观察,大量梗死和出血患者则可适当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并缩短给药时间,进而达到避免感染发生的效果。

2.3 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但是却增加了病原菌的耐药性。出于合理用药的角度考虑,建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7]。

3.护理支持措施及加强卒中有创治疗管理

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意义重大,常见的护理支持措施包括有:①保持患者口腔卫生以及胃肠道功能正常;②对意识障碍患者实施科学管理;③鼻饲管理;④人工气道的管理。以上护理支持措施和有创治疗的管理的科学实施势必会对于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产生促进作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8]。

4.小结

卒中患者预后效果会受到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以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实施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为改善卒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打下良好基础,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开支,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等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同忠.卒中相关性肺炎64例临床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16(15):214-215.

[2]韩杰.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15(02):902-904.

[3]周丽,牛冬玲,徐洪山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23(21):324-326.

[4]韩云飞,惠康丽,闫福岭.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17(03):298-299.

[5]罗云英.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症措施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22(04):921-923.

[6]Westendorp WF,Nederkoorn PJ,Vermeij JD,et al.Post-stroke 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Neuroscience,2011,11(32):874-877.

[7]钱起,牛国忠.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04):56-59.

[8]茅新蕾,韩丽雅,黄向东等.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2(11):11-15.

论文作者:覃西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综述论文_覃西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