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论文_满春华

文昌市水务有限公司 海南文昌 5713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创造利益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针对污水治理,我国经营体制由国家管理逐渐过渡到市场化运营。并在此过程中降低投入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对于污水处理,最开始的运营模式是国家一手操办,后来发现治理速度与经济发展无法匹配,另外无法作到因地制宜。现在主要是政府指导,企业为主。在机制的改变下,污水治理逐渐走向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让每一个公民作到不仅是参与者,还是环境守护者。这样一来污染防治设施逐渐走向规范化,加速了集约运营的发展。

关键词: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工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创造利益的同时,面临着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污水处理。在人群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是公益性事业,理应政府出面,由政府解决。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市场化是继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逐渐将污水治理工作由政府交接给市场,将市场机制融入到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中,借助市场来治理污水,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职能负担,另一方面,扩展就业率。因此污染治理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政府的指导下,污染治理企业实现社会化,规范化发展。

1 污染治理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污水治理也是由国家为主导,如今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政府仍为主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们发现,国家治理手段与效率完全滞后,与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可谓是鞭长莫及。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经济资源浪费,而且不同的区域污水含量与治理方法呈现不匹配状态,落后的治理手段无法做到因地制宜,造成污染治理效果较差。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探索污水治理新模式,无论是从设施,运营还是监管,做到事无巨细。让污染防治设施走向专业化,市场化。

2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机制

在我国,市场化经济的运营宗旨也是非常的明确,那就是通过我们进行服务的一方在市场合理的状况下可以有效的提供给委托方良好的以及需要有偿的环保技术,是我们可以最终达到应有的目的,并且可以在控制好基本状况之后,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污水处理运营机制的选择,要结合地方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图1为各污水处理运营机制模式选择图:

图1污水处理运营机制模式选择图

2.1 委托运营

委托运营是指运营方出资与委托方签署合同,由委托方承担污染治理责任与义务,运营方进行监督的一种运营模式。秉承“谁污染谁治理” 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国家的资金投入,解决了由于技术、操作及管理问题而导致的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两者相互监督,有效的避免单方面重视验收,而轻视运行的行为。促进环保监管体系的建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加强管理,进而满足排污许可。

2.2 BOT模式

BOT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由政府部门授予的,该私营企业主要针对某一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这一模式可以解决两个困扰性问题:一是利用融资手段,解决资金问题;二是污水处理运行中的管理问题。由于BOT模式主要是针对政府污水处理中基础设施,因此前期准备和谈判阶段就投入较多、设施咨询费用较高,另外运作周期长、过程复杂。

2.3TOT模式

TOT方式指由政府部门出资投建,将一定年限的项目产权与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所获益为投资人所有,到了一定年限后,投资人再将项目交还给政府。这样一来,缩短了前期工作时间投入,节省了投资费用,降低了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此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项简便易行的融资手段,这种经营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

3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机制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们发现,国家治理手段与效率完全滞后,与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可谓是鞭长莫及。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经济资源浪费,而且不同的区域污水含量与治理方法呈现不匹配状态,落后的治理手段无法做到因地制宜,造成污染治理效果较差。

3.1综合治理,国家给予补贴

鼓励分区集中污水治理,比如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园区、排污企业集中区,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一来减轻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流程,提高污水治理效率,二来由区域自行治理,同时警示减少污水排放量。现在主要的治理渠道都是委托第三方环保公司,进行治理,由污水制造者出资付费,与此同时,国家配合出台合理的优惠扶持减税政策,为第三方企业的发展与运营,提供便利。针对污水治理企业,在建厂初期与运营阶段,适当的降低税费,调整水电费用。大力扶植环保企业得以顺利运营与管理水平,确保区域污水处理达标。

3.2提高企业治理水平,政府加强监管

面对政府对第三方企业的大力扶植,很多企业家在利益面前一哄而上,这样一来,导致企业管理质量下降。因此,政府在审核每一个社会化经营的单位时应考虑各个方面,如企业所能接受的治理范围,类型以及最大治理能力评估,经济方面的承载能力。进而避免了政府投资失误与浪费。另外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一是严把技术专业性关,二是企业排污必须达标,三是公平竞争,避免一家独大。在政府的监督与协同下,确保污水治理企业的运营,管理达到标准化。

3.3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面对环保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状态,为确保污水治理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国家,做到完善法制法规,制定一系列规范与收费准则,确保环保企业运行中有法可依,明确企业与委托人的责任,减少不必要纠纷。针对污染治理企业的运营,实施资质化管理政策。例如,规定企业在运营中每个项目最低人数,确保环境保护类毕业生就业率,定时培训企业管理技术,提高企业水平。另外每年企业向政府汇报年度总结,政府给予每个企业年度评估,颁布实时公告制度,对污染治理不达标,效果不理想的坚决淘汰。

4结论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创造利益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针对污水治理,我国经营体制由国家管理逐渐过渡到市场化运营。并在此过程中降低投入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本文经过对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的设备以及现阶段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在污水处理的整体状况中,我国现阶段有许多的运营的模式可以进行了解和研究,分析之后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了创新研究。这一创新为我国今后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及污水处理的技术提供了基础,并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进步提供了阶梯。

参考文献:

[1]广西农村地区污水的排放调查与处理探讨[J].黎勇,钟格梅,刘展华,黄江平,李裕利.应用预防医学.2012(03):45-46

[2]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范彬,武洁玮,刘超,严岩.中国给水排水.2015(10):67-68

[3]家庭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吴树彪,胡静,翟旭,王鹏,董仁杰.水处理技术.2016(03):79-80

[4]北京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探讨[J].朱铭捷,顾华,刘大伟,化相国,杨元辉.北京水务.2014(01):24-26

论文作者:满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论文_满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