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政复习的四大要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事政治不仅是高考政治的重要内容(占15分),也是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时政复习因时间跨度大(一年),内容庞杂,涉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显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时政题的研究,就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规律性谈点看法,供高三师生复习时借鉴。
一、寻找时政信息源
时政内容浩如烟海,提取信息更是大海捞为提高复习效率收缩复习范围,准确定位时政信息源至关重要。根据对高考时政材料来源分析,不难发现近几年的高考时政主要来源于党刊等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半月谈》《求是》等党的核心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我们了解国际国内大事的重要载体。
二、筛选时政素材库
对一年内国际国内发生的时政,如何恰到好处地提取实用有效、极具针对性的时政内容,这就涉及到对时政素材库如何筛选的问题。通过对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高考时政题取材的揣摩,高考时政题的取材思想其实也较为明晰:一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对于会议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关注大会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大会中的一些新提法。如今年高考的第1小题,该题考查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十条基本经验”的问题。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重要讲话,如今年高考的第2小题考查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西柏坡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着重强调“两个务必”问题。三是国际时政中与中国有关的大事。如今年高考的第5小题的上海“申博”问题和第6小题联合国安理会将与中国有关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纳入恐怖组织和个人名单的问题。四是科教兴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如今年高考的第7小题考查了2002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五是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如今年高考的第4小题,该题考查了非洲统一组织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我国人民十分关注第三世界的发展。六是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高考时政的取材应该体现这一点。如今年高考第3小题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问题,是一道涉及经济的时政考题。时政内容虽然复杂,但也不是无序可循,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抓住重点也非不能为。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定论的东西一般不考,如伊拉克问题、巴以冲突等。
三、搭建时政识记台
寻找时政信息源、筛选时政素材库,都是为了准确提取时政方面的有效信息,那么如何将这些有效信息储存到我们的记忆库,这里就涉及到识记的问题。时政内容不像教材具有系统性,识记起来有整体框架、脉络分明,每一个时政内容相对独立,记忆较为困难。如果我们秉承功在平时的思想,加强识记载体和路径的建设,也一定能够突破这一瓶颈,取得较好的收益。根据多年的实践有一些路径可供借鉴:一是每节政治课上的五分钟时政演讲。当然时政演讲要精心准备,选材要有针对性,让学生点评时政现象,最好能结合学科知识强调学以致用,效果肯定不错。二是每周一次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由学生提供,教师把关,去粗取精,侧重强调新闻的时间、地点和核心内容。三是每月的时政训练,训练题可让学生自编、自答、自评和自纠,教师更侧重于面上指导。四是每次政治模拟考试中穿插一些时政题。让学生充分感受高考,强化学生的时政意识。
标签:高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