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论文_陈艳丽

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论文_陈艳丽

新疆若羌县图书馆 841800

摘 要:图书馆是社会的信息枢纽和公民的终身学校,其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文化服务。本文就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从基层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信息资源建设、馆员队伍建设以及图书馆开展人性化服务做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 服务工作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是由信息资源、用户和馆员三个生长的有机部分构成的,三者相辅相承,不断发展、更新,使图书馆事业充满希望。图书馆是社会的信息枢纽和公民的终身学校,其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文化服务,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图书馆信息资源载体形式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服务的观念和模式也随之改变,同时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更新提升图书馆馆员知识结构,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高效益地为读者服务,使每个来到图书馆的用户享有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概述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及其他条件,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更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归宿和出发点。

二、县级公共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路

1.对图书馆读者结构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关键。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因此,每个人都是图书馆的潜在用户。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基层广大的城镇居民和农民,肩负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任。社会各个年龄、各阶层、各种职业和身份的人都是读者,大多数读者前来图书馆的目的不明确,随意性较强。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对到馆读者的年龄、身份、职业、借阅文献记录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他们的阅读需求。如以我馆为例,通过对我馆读者的年龄和身份进行分析,我馆的主要读者是7至15岁的青少年,这些读者都是在校学生,大多数就读于2至9年级,他们的阅读需求以课本延伸读物、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科学普及读物、动漫作品为主,因此,除了做好基础馆藏建设外,重点应加大这类资源的经费投入,以满足这类读者群体的需求,逐渐形成馆藏特色。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以读者的需求为指导。

读者信息需求是指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结果。现代图书馆首先是一个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提供中心,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就成为图书馆选择、购买各种类型资源的首要标准。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应根据本馆的定位、服务对象、当地地方经济工作的中心,有针对性地购买资源,搜集整理具有地方特色、适合本馆用户群体的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在信息资源采集和管理方面,公共图书馆应该分析本馆的读者群体,根据读者的年龄、职业、身份、性别等特点,掌握不同群体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要搜集、整理用户资料,对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使图书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这部分用户需求的资源上来,使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进一步分析每个用户群体的需求,了解分析每个用户所需的资源特点,对图书馆制订采购计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可以使图书馆在购置信息时有的放矢,避免资源建设重复浪费,同时也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构建一支适用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要求、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发挥好馆员在图书馆资源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图书馆任何形式的资源都是通过馆员的服务展示和提供给用户的,馆员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递者,是联系图书馆和读者的桥梁纽带。因而,馆员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影响着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馆员应转变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变“为读者找书”为“为书找读者”,分析各类型读者的特点,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树立图书馆新形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其次,要及时为馆员“充电”,不断更新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正向复合型图书馆转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各个领域。这就要求馆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能够熟练运用互联服务手段为读者查找信息、传递资源、开展服务。第三,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事业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不断成长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的馆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新知识结构,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和服务理念指导工作。

4.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

读者服务工作指的是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提供馆藏图书资料的活动,根本任务是对馆藏图书资料加以充分的利用,使读者的借阅需要最大限度得到满足。要想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做好,就要确保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以用户为核心,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始终。可以说,图书馆的真正主人其实就是读者,在进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要做到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图书馆服务应该向知识服务方面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很少考虑读者的需求,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服务”这一要素。也就是说,在管理和服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十分缺乏,“读者第一”这个根本所在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对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造成了限制。当今推崇科学发展观,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同样也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行动践行理念,这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和创新,当然也是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那么,究竟该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呢?首先,要努力为读者营造便利、和谐的阅读环境。如,图书馆的选址应便于用户到馆,功能设置、布局应体现人性化特点;采用开放式的藏、借、阅一体化布局,强化用户的参与意识,扩大读者的求知空间,有利于读者更流畅、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和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对藏书标引准确,排架有序,引导读者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提高查找的准确性;在图书馆设立休闲区域,为前来陪孩子读书的老人、家长提供饮水和休息场所。其次,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在社会地位和生存能力诸多方面处于劣势,获取信息困难重重,因而他们更需要通过知识来改变现状。图书馆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怀、帮助弱势群体,尊重这部分读者,主动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到馆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如,图书馆要设立残障人士专用通道,购买听书设备、盲文图书等;为老年读者准备老花镜、放大镜等,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针对不同的读者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专项服务等。最后,图书馆馆员要关爱读者,尊重读者,把读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只有时时处处将用户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个公民享有均等的阅读权利。

总之,做好基层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以用户为核心,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对图书馆的读者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和阅读特点,尊重读者的阅读需求,建立适合读者结构的馆藏。要不断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运用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从而延伸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程亚男 图书馆工作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历力 图书馆读者工作概论[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3]肖希明 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武永久 人性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境界[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22-23。

论文作者:陈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论文_陈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