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论文_王杰

水闸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论文_王杰

摘要:水闸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施工环节难度大,如果施工技术不当,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隐患。水闸主体结构包括水闸底板、水闸闸墩、水闸止水设施等,是保证整个水闸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其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了水闸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水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水闸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延长水闸使用寿命

任何工程项目在完工投入正常使用后,经过时间的推移及外力作用,磨损问题都会相对发生,水闸工程更是如此,由于其本身性能及功能就是对水量进行精准控制,从而保障一方水土安全,因此其老化及磨损程度必然更加严重,而水闸工程中融入钢筋混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能最大化的降低此类问题的深化程度,在保证工程施工时效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当工程本身性能得到优化提升后,其作用发挥必然畅通无阻,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2、提升水闸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水闸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所处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这就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美观性,都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关键性因素,城市运行实力与形象都需要水闸做出基本保证,而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能满足以上要求,这是因为钢筋材料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及硬度,将其应用到施工项目中,就能为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也可以说钢筋混凝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水闸的整体性也需要该技术为其保驾护航。水闸工程的稳定性不仅与其能效发挥存在较大关联,水闸运行指标的不断提升更需要以此为前期。

1.3、应用材料较为简单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针对的工程需求较多,因此其拓展范围也具有较强的延伸特性,但是在水闸施工中所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在选择过程中就呈现出了较为简易的优势特点,并且材料获取途径也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其大量材料都是可以在工程本身所在地进行收集及选择的,例如混凝土中存在的砂石等材料,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频率普遍较高,并且这也是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大量存在的一种材料形式。除此之外,在利用矿渣等材料时,不仅能够实现废物利用,更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这种优势特点是以往水闸施工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水闸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2.1、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混凝土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与安全,选择好材料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是对水泥的选择。一般工程都使用硅酸盐水泥,要求所用水泥应该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28天强度证明书,硅酸盐水泥密度一般为3100~3200kg/m3,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早于600min。

(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中水泥、水、砂及石子材料用量间的比,常采用单位用量表示法和相对用量表示法来确定水灰比、砂率、浆骨比。

(2)混凝土,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通常用坍落度的大小来反映;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强度等,以抗压强度为最大。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的外加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水泥、加快施工进度,常常需要加入少量的外加剂,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防冻剂、防水剂等。

2.2、混凝土浇筑的工艺

(1)混凝土生产系统在使用前要进行保养、校核,确保计量准确性,材料配合比允许偏差必须控制在水泥、水、混合料为±2%;砂、石为±3%;外加剂为±l%。除粉煤灰、水、砂、石用自动计量系统控制外,对减水剂要先用天平称量每盘料的用量,然后装袋备用。根据现场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严格配料,机械搅拌时料斗投料顺序为:先加碎石,后加水泥、减水剂、粉煤灰,最后加砂和水,混凝土搅拌时间从投料完毕组成材料,在搅拌机内延续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分钟,掺入抗裂防渗纤维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

(2)混凝土出料时随时测定坍落度和拌和物温度、观察混凝土拌和质量,严禁生料输送,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由于底板混凝土仓面较大,混凝土用量多,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泵管安装时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每隔一段距离要用钢管支架固定,管道卡箍处不得漏气漏浆,泵管尽量少用弯管和软管,预防堵管,确保混凝土顺利出料。混凝土泵送前要用清水湿润管壁,然后拌制 1:2 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润滑用的水泥砂浆要分散布料。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前场和后场均须布置管理人员随时指挥协调。现场可用对讲机联系来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及拆布管时间,以确保混凝土整个浇筑过程紧张、连续、有序地进行。同时要安排专人测定混凝土入仓温度、坍落度,并留置规定制取的试压块组数。混凝土浇筑前,要保证仓内无杂物,模板、钢筋、预埋件符合规范要求,一切准备工作就序,并做好质量自检记录。经现场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浇筑。底板浇筑前要在仓面平均划分施工区域,混凝土浇筑自西向东、由远而近。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方向分层进行,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开始布料,两管同时进行,采取“斜面分层”法施工。

(4)振捣混凝土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安排一台泵进行面层防渗抗裂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灌筑后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上下略为抽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使混凝土达到均匀振实。插入式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而且水泥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准。

(5)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与养护,为了确保施工缝不泄漏,在浇注上部混凝土之前应仔细处理接缝表面。处理步骤如下:1)首先,采用风镐对接缝处进行凿毛,清理施工缝中的乳皮、杂物、碎碴和木屑等杂物。2)在对施工缝冲洗干净之后,将用钢钉钉牢并紧贴下一层混凝土表面的BW止水条埋设在施工缝的中部。3)浇筑上部混凝土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是首先涂覆2~3cm厚的与墙体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4)浇筑混凝土后,用振动器振动并压实,以实现上下混凝土之间的紧密连接。通过人工洒水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约12~18h后开始进行,养护用水宜采用洁净自来水。养护的洒水一般具有一定的顺序,先洒侧面,再洒顶面。养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①顶面在洒水之前要先进行冲毛。②在气温较高或气候干涩时,养护时间要提前,养护次数也要适当增加。

总之,水闸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由多个环节组成,以上只是对部分主要环节进行了论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以上各部分施工技术的监控外,还应注意结合工程实际,对其他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把控,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水闸混凝土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陕西水利,2019(11):177-178+183.

[2]王玉,张理涛.水利工程中水闸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其注意事项探讨[J].价值工程,2019,38(31):3-5.

[3]王乾.水闸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及治理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309-310.

论文作者:王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水闸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论文_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