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继鹏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继鹏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相比传统建筑的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要求更高。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构件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种类更复杂,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也随之增大。尤其对于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大量布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式更加复杂,裂缝控制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对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技术要求;质量控制

引言

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施工周期长、垂直高度较大等特点,故施工企业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故需要采用分段施工,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加强后期与前期施工的结合。同时,由于高层建筑垂直度较大,在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规范要求下,把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关,在承重部位混凝土施工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在不同天气、气温变化下,加强混凝土研究,合理配合材料,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1混凝土材料控制

(1)水泥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水泥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由于水泥很容易出现水化热现象,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故在水泥选用时,应结合材料质量标准,选用低热型的水泥。在混凝土施工前,禁止使用劣质的水泥。

(2)骨料质量控制。骨料由砂子、石子组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骨料的质量、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粗骨料,要对其粒径的规格进行控制,粒径的大小不能大于结构截面尺寸的1/4;细骨料可以直接使用粗砂。

(3)外加剂质量控制。外加剂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外加剂选用时,应选择可以控制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减少混凝土凝固时出现干缩现不均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可以选用粉煤灰作为外加剂,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且降低水泥水化热现象的发生率。

1.2刚性控制

对于混凝土工程而言,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裂缝的部位便是刚度不同的两个构件的连接处。如柱和基础、梁和柱、基础和基础之间的联系情况,通常利用施工缝对其连接部位进行处理。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接面设在了基础或底板的上表面,也可以设在柱外距离柱为柱宽的截面处,深度至底板或基础底部。如果是独立基础,也可以设在梯形截面的变截面处,从而保证其与混凝土施工缝相重合。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是设置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同时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位置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位置,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但梁内的混凝土必须要浇至板底的平面,而且由于该部位不应当设置施工缝,所以需要连续施工,浇灌至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把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因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到板下平面的时候,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和板厚相同的柱模板。同时梁板的混凝土要尽可能的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等级强度的混凝土。

1.3浇筑施工

浇筑前要选择注意混凝土材料配比,在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控制坍落度为(120±20)mm,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2%,按照初凝时间要求的不同调整投料量,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改变用水量或添加外加剂。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所选的砂要质地坚硬,粗细级配良好,砂料细度控制在2%~3.3%,泵送混凝土应按照砂、石的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取样试验。浇筑过程中,要对模板和钢筋的状态进行检测,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浇筑过程中,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场设备实际工作效率,合理选择分层和分段长度,保证浇筑效率和浇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查,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质量,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数量。

1.4混凝土养护

首先,在混凝土养护时,要做好混凝土表面的温湿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表面水分就会迅速蒸发,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就会越来越高,而外部温度就会变低,当建筑内外温差过大时就会导致建筑出现干缩裂缝。

其次,在混凝土养护时,要控制浇筑时的温度,禁止在高温下进行浇筑作业。同时,要合理选择挡风、遮阳等措施,以实现混凝土浇筑时温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我们应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低于3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低于15℃。在高温天气施工时,应加强混凝土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提高原材料质量

要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可从2方面进行把握:譹訛严格控制配合比,必须经过科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保证最终的拌合结果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譺訛保障其强度等基本性能满足设计标准,在很多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差异强度等级的建筑材料之间会存在一个过渡的交接面,通常来说,可将交接面设置在高层建筑中底板的底部可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2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高层建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是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导致,因为能够有效提高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施工企业需将提高该建筑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作为切入点,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混凝土专业知识学习,通过专业导师教导,学员们可在短期内显著提高自身专业水平;(2)定期对学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名次排列,设置奖惩机制,这样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该建设单位整体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其核心竞争力;(3)积极应用新型混凝土技术改善施工效果。现阶段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绿色可再生混凝土技术、轻骨料混凝土技术等,另外,为提高绿色环保效果,在具体施工中,还应当注意对建筑废渣的充分利用。

2.3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效果,振捣过程中,要避免破坏钢筋布置形式,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拆模后露筋现象。同时要按照施工实际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对模板内的待浇筑区域进行分段或分层浇筑,保证其浇筑的效果。按照模板光滑度要求和现场实际材料应用情况,可以合理选择和搭配使用木模板和钢模板。浇筑完成后,观察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待混凝土凝结后,即使进行压光处理,而后利用无纺布对其进行遮阳,利用冷水对其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养护效果。

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混凝土是该类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作为一种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合材料,混凝土的质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经常受各种因素干扰。同时混凝土达不到设计要求,那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所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立志.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2]郑云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8 (12).

[3]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2):73+75.

[4]陈龙.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运用问题及对策简析[J].智能城市,2018(7):121-122.

[5]周维,徐倩,马亚航.高层建筑在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3):239-242.

论文作者:崔继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