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_职教论文

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_职教论文

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组织形式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教育最初的形式是一种工业技能培训,它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手工业作坊里的学徒制。这种学徒制依靠熟练工人向年轻的徒工传授劳动技艺,可以说是早期的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主要依靠雇主实施,也由雇主本身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调节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培训曾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培养了大量简单操作工,促进了工业的初步积累和发展。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导致了工业模式和结构不断变革以及劳务市场的重大变化。随着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传统的学徒制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新的要求,为创造更多职业教育的就学机会,提供适应机器大工业的就业人员,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性的职业教育机构。

二战以后,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受过新型教育和训练的、胜任各种工作和从事各种事业的人才,职业教育因而得到了较快发展,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特别是60年代,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教育被看作“生产性事业”,人们都认为它给个人和社会都能带来经济效益,并认为“大量的教育投资可以直接推动现代化社会与经济发展”,因而都要求对教育包括职业教育追加投入,大力发展。加之这段时期,许多工业国家曾被青年失业问题所困扰,职业教育也被作为一种缓解问题的手段得到广泛重视。这两方面的原因,曾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许多国家都通过制订法律促进职业教育,创造就学机会,提供就业前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就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带来了职业教育的一场大发展。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曾给60年代迅猛发展的职业教育以巨大的冲击,职业教育失去了发展目标,因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经济衰退造就了庞大的失业大军,大批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工都被迫下岗,这就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以致使得60年代对职业教育的高投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职业教育的发展因而受到严重限制。但80—90年代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乐观的就业形势又使职业教育重新被人们重视并得到恢复和发展。人们在70年代经济危机中对职业教育的失望和不信任感逐渐消失,经济和科学技术有史以来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对工人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人们再度给职业教育以热情的关注。

综观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两点。其一,职业教育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它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即使是在就业趋势不良的70年代,它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虽然职业教育未必能够保证人人都能找到工作,但如果没有职业教育,劳务市场的人源就会越来越困难。”其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比起教育的其它部分,它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需要随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两点启示出发,一方面,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当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地位问题上,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上,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从立法、行政领导、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保障,加强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作用,要通过职业教育开发我国的技术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力素质,以适应和促进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变,满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改革,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起能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时,职业教育主要是一种非学校教育。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提出,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是学徒培训,而应该包括更正规的教育即普通教育,并制定法律,发展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于是,开始出现了学校教育形态的职业教育。二战后,因为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一些职业岗位仅简单的培训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很多职业岗位的复杂操作都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一些大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一些较小的企业也联合建立起有关联合培训中心,而总体上职业教育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建立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并在经济形势异常乐观的情况下主要采取了学校形态,包括单纯的职业学校和普通教育中渗入职教课程的形式,如日本的综合中学、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等形式。特别是到了60年代,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工人工作岗位的流动性也日益增大,一些雇主投巨资培训出来的工人往往被其它企业挖聘过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在学校接受过基础职业教育的学生更加得到重视,因为他们被企业聘去工作,只需再简单地辅以实践训练,便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而不致于花费企业大量的人才培训费用。但是,这种长学制、求正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职教模式在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产生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办学成本过高,毕业生回报率低,就业没有保障,缺乏具有企业经验的合格教师、毕业生应变能力差、反应迟钝等。于是,在“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大职业教育观,这种观念强调职业教育应贯穿于个人职业活动的全过程中,相应地也出现了职业教育的许多新的形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

英国职业教育大多采用各种类型的工读交替制,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有长期的和短期的课程之分,如长期有4年制课程, 头两年在学院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又回到学院,5 年制课程可以第一年在企业工作,第二、三、四年在学院学习,第五年又回到企业;短期课程,学生交替在学院和企业学习和工作,通常各为6个月。 这种制度体现了现代生产发展对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它有许多优点:既使青年学生懂得科学基础知识和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又使他们通晓生产系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也为教师创造了与产业部门密切联系的机会,既可以使他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考察学生,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熟悉了大规模的工艺流程。

德国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这种职教形式,造就了德国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队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也是被广泛学习和借鉴的最有效、最成功的职教模式。德国“双元制”的基本精神,是要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加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职教要在学校和工厂二元化进行,即在学校每周进行两天的理论教学,主要是提高文化素质和为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在工厂每周进行三天的实际技能训练,目的在于技能技艺的培训,学校和工厂各自独立进行教学与训练,两套计划并行。受训者在学校是学生,在工厂则是学徒。而工厂这一元的作用很大,工厂要有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专用车间,要配备技能训练的教师或师傅,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的现时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换句话说,发展职教要由学校—工厂双元运作,并以工厂为主。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思想,它既不能理解为“教学的工厂”,也不能理解为“工厂的教学”,它力图把“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两方面尽可能地沟通和融合在一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基本做法是:理工学院的一、二年级、工艺教育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学习基本专业理论课程和进行基础技能训练;理工学院三年级、工艺教育学院二年级即最后一年,学生依自选专业方向进入有关“工业项目组”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这种“工业项目组”,实际上就是由某个或某些社会上的生产厂家与学校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教学工厂”把职教运转的重点地位由德国“双元制”中企业这一元转移到学校这一元,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功能和职责;它以工业项目的实际生产为中心开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能更好地体现职教以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为本位的精神,更有利于使学生成为综合化、跨企业、复合型的人才,毕业后立即上岗,独立承担生产任务。

我国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所以应该借鉴外国模式,把学校和企业这二元统一起来,在一元中进行,又发挥二元的作用。但是,职业教育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在考虑教育与培训策略时要注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分阶段发展。在早期阶段时,就业前培训需要制度化,以学校培训模式为主,而在较成熟阶段,应该促进企业内的培训。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由于我国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类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有很大差异,对培养劳动力专业、文化、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很不平衡;因此如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较大差别一样,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有条件的还可逐渐从学校模式向企业培训为主的方式过渡。企业培训能大幅度提高培训人员素质,技术转移快,但具有耗资昂贵的弱点,所以发展中国家完全依赖企业培训还为时过早。然而加强企业培训是必然之举,要采取立法、政策和经济措施,鼓励企业同培训部门合作来发展其培训能力,鼓励企业扩展企业内培训。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不能仅限于经费支持和毕业生分配的关系,要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的联系,激发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沿海发达地区乡镇、民营企业相当活跃,他们对中、高层次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需求最迫切,因而有同职业学校建立多种合作的基础。而对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则应以建立正规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主,辅之以非正规机构和民办机构的培训,也要尽可能地同企业密切联系。

我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方面已经做过尝试,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建成中德合作职教实体32个,并由国家教委批准,在苏州、无锡、常州、沈阳、沙市、芜湖六个中心城市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进行改革试验。从结果看,引进“双元制”教学对我国职教界触动很深,能够真正进行“双元制”试点而培养的职校毕业生素质明显提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操作技能和适应能力,并掌握严格的操作规范。但是,对“双元制”直接照搬引用,难度很大,德国“双元制”是“最昂贵”的教育,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满足不了对这种形式的职教的高投入;我国单科型的职教师资也满足不了“双元制”模式对复合型师资的要求;我国企业界目前参与职教的意识很薄弱,不能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双元制”的实施。因而,更为实际的是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生产力还不很发达、企业承担不起“双元制”对其的高要求时,要加强学校教育部分,进行课程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在实行互惠互利的原则下进行产教合作,学校为企业设计项目,对学生进行顶岗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际训练的设备和工业生产环境。同时,政府也应逐步对企业施加压力,通过立法强化他们参与职教的责任,并制订有关激励政策提高他们参与职教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由国家颁布法律,规定各类职业岗位应有的资格,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和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是许多国家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促进本国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相关行业部门、经济部门协调发展、互相沟通的趋势,各国各行业部门都在制定国际统一的规范和考核标准,以利国内的劳务输出和经济交流。

英国1991年5月发表了白皮书《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 提出实行新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制度,这种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学历证书和文凭等值。1992年,英国政府在19所技术学校试行“普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将高中文化知识课与职业课合并为一,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起即在全国推行,并规定凡持此证书者既有资格上大学,也可直接就业。澳大利亚在全国实行简便易行的技能鉴定和相应的学历资格考核鉴定方法。澳大利亚的职业鉴定采用单元式模块方法,按职业技术所需的技能分解、叠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独立单元(模块)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人学习掌握该单元的方法可以不同,同时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其能力只要符合该单元标准要求,即可以通过鉴定备案(技术护照)。待全部通过某个职业技能标准的若干个技能单元时,即可由有关部门发放相应的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所有的技术学院均有颁发这样的资格证书的权力。这些学校的教学也与资格鉴定紧密结合,既促使学校按职业标准更新培训内容,也使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精力与培训要求,灵活支配时间完成培训课程。新加坡政府为了鼓励职工参加训练,提高技能,规定国家三级公务员证书、三级技工证书、一年或二年的职业训练证书和其它培训课程毕业证书都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国家二级技工证书、工人技师证书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国家二级公务员证书、一级技工证书则相当于大学毕业水平;而取得各种职业技术证书的职工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起点工资。这项激励政策有效地激励了职工接受训练的积极性。

我国目前也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进实行两种证书制度。现已在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建筑师等关键职业实行了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正在各行各业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资格制度建设,如在机械、建筑、石化、林业等部门,分别对本行业关系到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的重要岗位试行关键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在农村实行了“绿色证书”,在水利部门实行了“蓝色证书”等。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1994年开展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建立了30个省级和29个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300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及2400多个工人考核组织。据初步统计,1993年至1997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400万人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1100多万人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职业学校毕业生也积极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据对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职业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的统计,1995年,职业高中55.57万毕业生中,有26.7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证书的24.68万人,占参加鉴定人数的92%。 这对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水平和促进其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完善,仅仅是在几个关键岗位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全国上岗人员有50%未经培训。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应根据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在职业教育范围内积极推进上述制度的建设,明确目的,把握全局,摒弃唯学历文凭是用的旧观念,把实行两种证书制度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建立起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制度,以公平、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建立起合理的用人制度。这里,参考国际经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1.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一定要确保质量。只有确保质量,才能起到实行两种证书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国的考核、考试制度也应成立专门的组织,实行考、教分离。

2.坚持两种证书并重的原则。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都应是从业的凭证,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学历文凭不再是唯一的从业凭证,已逐渐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但是,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学历证书就失去效用。学历证书全面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程度,仍是考核一个人水平能力的重要证书。

3.处理好教学与技能考核的关系。这两方面都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培养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应该考虑到有关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但是学校的专业也不能过窄,在加强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强适应性,注重一些关键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标签:;  ;  ;  ;  ;  

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_职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