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签名的票据防伪系统

基于数字签名的票据防伪系统

秦龙江[1]2002年在《基于数字签名的票据防伪系统》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单位的发展趋势,银行的传统票据鉴别方式由于防伪能力差,结算效率低、资金风险难以控制等缺陷已很难适应金融事业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签名的解决方案,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票据上的凭证号、日期、转出账号、转入账号、金额等票面要素做运算,产生一个与票面要素相关的支付密码,通过支付密码鉴别票据的真伪,从而取代传统的票据鉴别方式。这样,银行可改变过去单凭柜员手工识别的状况,而实行以后台服务器识别为主,手工识别为辅票据鉴别方式,加快了票据处理的效率。同时,由于处理时要通过后台服务器的验证,票据的鉴别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本文首先剖析了目前流行的密码体制和密码技术,以确定本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加密算法。通过对现有算法比较,选用RSA加密算法和SHA-1摘要算法作为票据防伪系统的算法基础,选用叁重DES算法解决通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着重解释了这叁种算法的原理和安全性能,给出了部分算法的C语言代码。其次,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实施方案。针对现有票据鉴别方式的弊端,提出系统本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用数字签名方式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再次,详细叙述了系统的模块结构和实现过程。采用算法芯片运行数字签名算法(RSA,SHA-1),一方面可以加快算法的运行速度,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用户私钥的安全,在算法上把签名处理成适合用纸介质传递的支付密码,以该芯片为基础,做成手持设备(支付密码器)提供给用户,并向银行提出支付密码器的管理方案和支付密码的核验方式。本文着重于软件的实现和算法讨论,对支付密码器只给出其算法原理和性能。最后,讨论了本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其应用。本文所提方案还可方便的推广应用到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系统中去,完成对用户信息的鉴别,促进金融电子化的进程。

祝霖[2]2009年在《应用于票据与包装防伪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高科技数字设备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利用高科技数字设备进行的非法伪造活动已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利用扫描仪、打印机等数字设备对票据、产品包装的大量伪造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实用且高效的防伪手段鉴别真伪票据、产品包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票据、包装防伪是一个新的尝试。相较于传统的票据、包装防伪技术,如版纹防伪、水印纸防伪、油墨防伪、无线电频谱标签防伪等,数字水印防伪技术不但能够同样快速、有效,且具有技术领先、仿冒难度大、应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分析了数字图像在经过打印-扫描过程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本算法能够有效的对合法的第一轮正品打印与扫描检测攻击鲁棒,并对此后的多轮伪造打印与扫描检测攻击脆弱,同时对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合理的几何攻击鲁棒,如旋转、缩放、裁剪。本数字水印嵌入算法根据打印扫描的现实情景,将数字图像转换至YUV色域并以亮度分量作为水印载体,以离散傅立叶变换域作为水印嵌入域嵌入水印。生成的水印信息具有区间连续重复的特点,并将其通过反对数极坐标变换转化为环形水印嵌入至载体离散傅立叶频域。采用盲水印检测算法以满足现实中对票据、包装检测的快速、实时要求。经大量实验验证,本算法能够较好的满足以上要求。

秦龙江, 沈琳[3]2003年在《基于数字签名的支票防伪》文中研究说明在金融电子化情况下探讨新的支票鉴别方法 ,改变传统鉴别方法的防伪能力差、结算效率低、资金风险难以控制等缺陷。说明如何应用数字签名技术鉴别银行票据的真伪 ,并分析其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耿子烨, 刘思宇[4]2017年在《基于二维码和商用密码算法的商品防伪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结合当下日趋成熟的二维码技术,利用商用密码算法对商品防伪进行研究,将商品信息进行密码技术处理,制作二维码防伪标签,保证商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有效验证商品真伪。通过二维码管理中心、商品出厂管理系统和防伪查询App的协调作用,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快捷的查询真伪的途径,实现了低成本、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庄虔玉[5]2009年在《结合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的认证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水印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是信息隐藏的两个重要分支,将标识作者版权的保护信息和认证信息嵌入到图像、音频、视频或软件等各种数字产品中,以达到区分非法拷贝传播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数字水印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作为当前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技术,已经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问题的背景,指出数字水印和数字签名技术对于科研及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且对数字水印和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半脆弱水印和数字签名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了基于DCT域变换的自适应水印算法,该算法基于DCT变换的特性,结合最小可觉差嵌入水印,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并具有半脆弱性;接着研究了基于DCT域变换的自嵌入水印算法,不仅能进行篡改定位,而且能够近似地恢复被改动的内容,增强了水印的抗攻击特性;最后基于以上的自嵌入水印算法,研究了结合半脆弱水印和数字签名的认证算法,以自嵌入方式嵌入水印,采用双重身份认证机制,使得用户的身份和信息内容都得到认证,从而保证了会话过程的可信度,防止假冒和对信息的篡改,保证了认证过程的高安全性。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本文的认证算法能够较好的提高认证过程的安全性,为认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夏晓清[6]2005年在《面向图像内容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技术在为信息的处理、复制、传播以及销售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在数据中嵌入认证信息,数字水印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数据所有者并验证数据的真伪,是保证数字媒体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深入研究了用于数字图像内容认证的脆弱水印及稳健水印技术,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了一定误检率下扩频数字水印的长度计算方法,综合运用图像和水印的随机过程模型以及水印相关检测的统计特性,根据水印长度、检测门限和误检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面向图像内容认证的扩频水印长度计算公式。实验表明,基于此公式的水印相关检测误检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 2.提出了一种面向图像内容保护的数字水印通用算法模型——CPODW,克服了现有基于内容数字签名方法误检率高的不足。并从图像理解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两类图像内容特征提取方法。实验表明,在漏检率相近的情况下,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CPODW的图像内容认证方法使平均误检率从46.9%下降到了11.7%。 3.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内容的脆弱水印认证技术,更好地平衡了脆弱水印不可觉察性和半鲁棒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现有脆弱水印算法由于与图像内容无关而导致的算法鲁棒性不高的问题。实验表明,这种脆弱水印技术能够在空间域和频率域两方面共同进行篡改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4.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树的混合盲水印算法,增强了图像内容保护算法的鲁棒性。其主要思路是于嵌入内容水印时,在图像小波变换的低频和高频部分分别采用了量化水印利扩频水印两种不同的技术。实验表明,该混合算法的平均检验统计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同类算法的2.1倍,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5.最后,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公钥和数字水印的通用图像内容认证系统模型,为图像内容认证的“单用户保护—多用户认证”模式提供了信息安全保证。双钥体系的引进,解决了现有算法在水印嵌入和认证过程中只能由版权所有者进行水印存在与否判断的限制。实验表明,这种采用双钥体制的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加强了用户的身份认证能力,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林青[7]2009年在《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交易量成指数增长。然而,新的技术和服务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方面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已经不够可靠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领域技术,即数字水印技术。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水印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电子商务安全中,主要内容有:1.详细研究了鲁棒性数字水印,借鉴信噪比概念和小波变换技术,实现了一个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2.详细研究了脆弱性数字水印,介绍了一个在小波域嵌入脆弱水印的算法,其中利用差错控制原理来提高水印对篡改的敏感性。3.研究了鲁棒性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鲁棒性数字水印可用于产品的版权保护,给出了实现版权保护的原理框架图。4.研究了脆弱性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应用。脆弱性数字水印可用于商品的完整性检测,给出了实现完整性认证的原理框架图。

李曦焱[8]2006年在《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图像完整性认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产业的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敏感信息可能轻易地被窃取、篡改、非法复制和传播等等。因此必须考虑数字信息在传播中的安全与保密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正是应对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近年来,在应用于图像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不同功能、特性的数字水印算法。其中应用于图像真实完整性认证的脆弱及半脆弱水印是当今研究的热门方向。同时,数字水印技术作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前沿热门课题在信息保护(版权保护、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等方面)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已有的脆弱型和半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半脆弱型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检测算法,对它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此算法所具有的优缺点。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图像内容认证的研究内容、一般模型;(2)讨论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应用领域;(3)重点讨论了脆弱及半脆弱型数字水印技术,针对前人提出的一些脆弱型和半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4)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图像内容和整数提升小波的半脆弱型水印算法,分析其应用于图像内容的相对完整性认证的作用。我们对提出的半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半脆弱型水印算法对于普通图像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对于恶意篡改同时具有很好的脆弱性。

蔡毅[9]2005年在《基于脆弱数字水印的身份识别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迅速地向电子化过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数字化应用正在逐步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其信息的交互不是面对面的,必须在交换敏感信息和进行敏感操作时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由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识别与我们传统的身份识别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身份识别技术是快速推动我们生活数字化进程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以及Internet 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正变得岌岌可危。传统的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的随意散布,但随着破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几乎所有的数据加密技术都变得很危险。大量的电脑黑客只要看见加密数据就忍不住去想方设法破译,这样一种状况使加密数据与未加密数据一样处于危险中。随着现代数据隐藏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信息使用类似自然界保护色原理的办法来处理,极大的缩小了这些隐藏数据的危险性。首先,除非作者本人,别人根本不会知道数据中藏有信息,因此就不会激发其他人的兴趣去破译其中的信息。其次,即使藏身的载体数据被破坏,隐藏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流传开来。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将需要的数据添加到载体数据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可随时检测其中的信息。因此,该技术要求添加到载体中的信息不破坏载体数据的正常使用,达到敏感信息的隐形性要求。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通常是靠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用户名和密码直接以明文方式或密文方式传送。这些方式传送的信息容易引起攻击者的注意而被截获,并强制破解获取或伪造。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脆弱数字水印的身份识别技术,通过把含交易所需的“唯一的用户身份标识”加密后以脆弱数字水印的方式隐藏在相应的载体文件中,为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建立安全的传送通道。该技术具有以

刘梦溪[10]2013年在《基于动态口令和云计算的支付密码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可靠的支付保障,支付密码的使用使得传统印鉴的不足得以弥补,结算和支付的安全性得以提升,支付和结算时的风险得以减弱和控制,银行和储户的资金安全得以保证。然而,由于不合理的硬件成本、缺乏的支持政策以及不方便携带等原因,支付密码器的覆盖并不全面。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支付密码所使用的混合签名加密方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继而由提出的混合签名加密方案,再结合动态口令以及云计算的概念,这里给出一种基于动态口令和云计算的银行支付密码服务系统。该支付密码服务系统通过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的动态口令结合支付密码来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其核心是集成了多个支付密码计算芯片的支付密码服务中心,中心的任务是向认证用户提供可靠的支付密码计算和核验服务。最后本文针对基于云计算的银行支付密码服务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信息被截获甚至被篡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提出票据密码单的概念,用以防止票据相关信息在信道传递时被截取而遭到伪造或篡改,即使票据要素和云端计算得到的支付密码在信道中被不法分子窃取,也不用担心有利用截获的信息伪造票据而损失财产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基于数字签名的票据防伪系统[D]. 秦龙江. 四川大学. 2002

[2]. 应用于票据与包装防伪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 祝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3]. 基于数字签名的支票防伪[J]. 秦龙江, 沈琳. 计算机应用. 2003

[4]. 基于二维码和商用密码算法的商品防伪技术研究[J]. 耿子烨, 刘思宇. 数码世界. 2017

[5]. 结合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的认证算法的研究[D]. 庄虔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

[6]. 面向图像内容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 夏晓清. 西北工业大学. 2005

[7]. 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 林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8].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图像完整性认证研究[D]. 李曦焱.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9]. 基于脆弱数字水印的身份识别技术[D]. 蔡毅. 四川大学. 2005

[10]. 基于动态口令和云计算的支付密码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梦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基于数字签名的票据防伪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