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论文_袁槐英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论文_袁槐英

袁槐英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大学生是处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一个群体,大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既没有社会的复杂,也没有小学的单纯,所以大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也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大多数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是理性型的而是冲动型的,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去购买,消费需求比较多,消费的手段也比较新颖。我们主要根据大学生的消费手段和消费方式,来分析和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然后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他们灌输理性消费的观念,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现状 心理学 探析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手段和消费行为方式是由自身的消费观所决定的,但社会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渲染的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手段,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低,他们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消费观念,所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心理受到社会的关注。虽然大学生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收入,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来自父母的,这就在一定基础上限制了他们的消费,但是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大,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需求和所拥有的金钱不等,这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或者让他们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心理。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据调查,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占少部分,大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所以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处于下等水平左右,也就是仅够正常的家庭开销,经过我们分析和研究,归纳以下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1过于追求时尚,不考虑自身经济水平

由于大学生是处于成长时期的顶级阶段,他们的需求比较强,他们受到社会的影响,追求时尚,标新立异,力求创新,跟随着时代的潮流,以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通过追求时尚来展示自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水平是否能够满足于自己的需求,所以这就造成了当前大学生的一个消费问题。大学生过于追求时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购买名牌包包和最新版的手机,现在大学生是人人一个手机,现在手机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流和沟通,还是成为了标榜自己是否跟随潮流的象征,有的大学生为了买一个“苹果7”而节省饭食,甚至节省掉自己必要的生活开销,就为了买一个“苹果7”,用来炫耀,享受别人艳羡的目光,殊不知,为了买这个手机,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有的大学生为了买一个名牌包包,而去向别人借钱,甚至是向不可靠的借贷软件借款,为了还款而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深陷“贷款门”后悔不已,因为虚荣心也因为攀比心理,并不懂理性消费而出现的问题。

1.2恋爱开销

由于我们在小学和中学,会经常被老师教育不要早恋,但是我们还是存在一个好奇心理,想知道恋爱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恋爱中的我们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是为了恋爱而去恋爱。在大学里,恋爱成为了大学生眼中的风景线,两个人成为情侣后,不可避免的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旅游等,也就增加了恋爱开销,增加了他们的消费。

1.3网络开销

由于当前网络发达,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随着网络的兴起,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比如说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等专业,报考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在入校时就需要购置电脑,电脑的维修和保养,甚至有的大学生用电脑来玩游戏而购买的装备等也是一笔开销,还有不是这些专业的学生也会购置一台电脑用来学习充实自己,这就在一定基础上增加了他们的消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探究与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手段是由消费心理来影响的,而消费心理是指大学生产生消费需求后进行消费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过程,以及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的一个过程,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的人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他所在的年龄阶段以及所处的环境来影响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2.1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成熟

虽然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也在处于一个慢慢成熟的上升期,但是他们的消费方式和手段还是存在非理性的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行为的增多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变,会使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他们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水平和该商品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作用等,会有自己的消费思想和消费方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成熟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消费和入不敷出的现象。

2.2大学生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现在网络很发达,能使人们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人们会跟随潮流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消费需求。一些厂家会运用明星效应和消费者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引导人们的消费,而大多数大学生也有追星的现象和对时尚的热衷,甚至是盲目跟风的现象,而进行购买商品和消费,大学生的心智本就不稳定,加上厂商的诱导和明星效益效应,而使大学生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盲目跟风去购买某商品,没有去实际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水平是否能够承担得起。

2.3从众心理比较普遍

所谓的从众心理是指由于大学生因为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而在大多人的意见驱使下而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同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跟风,没有主见性,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现象出现比较普遍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进入大学后,班集体和宿舍是大家的一个承载体,如若班集体的凝聚力比较强,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每个同学,影响每个同学的班级责任感和学习主动性,带动同学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反之,也会使同学们产生一些不良的习惯。“宿舍效应”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在宿舍中,大家会渐渐地形成统一地一个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业余爱好等,形成一股宿舍风气,能够促使一个人进步也能促使一个人堕落,因此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费方面会导致无谓的浪费和形成不良的习惯。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心中有一个消费观,才会产生一个消费心理,然后在消费心理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消费手段和我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观是指消费者本身对于消费的看法和态度,并对消费的方式、手段、结构等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判断,在当今的社会,大多数的大学生会因为受到社会的诱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产生的不良的消费观,从而会导致消费者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所以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性消费。

3.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处在社会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需求,我们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去消费。不管你是何人,不管你在社会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你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让大学生有一个理性的消费,我们就得需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在一定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首先我们得让媒体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做一次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到很对理性消费理念从中得到启发。在商家进行商品推销时,不要夸大产品的效果,要实事求是,尽最大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免误导大学生消费。

3.2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是一个相当于半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得到引导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偏差和非理性消费的现象,为了减少此类的现象,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进行教育和引导,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结合起来,还要联系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提倡节俭的消费理念,让大学生理性消费,避免铺张浪费和盲目消费。学校要从思想教育方面重视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在消费教育工作上以实际的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在学校开设部门指导学生和提供咨询服务,并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消费方式。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也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是一种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消耗自己的物质财产的行为,而消费心理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手段以及消费需求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存在在社会中,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变自己的消费观,但也不乏会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所以我们要从大学生的消费手段和消费结构中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心理,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他们理性消费,尽可能地减少大学生的不理智消费和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郭锦丹,李洋,师晓雨. 消费心理学视角下的警校大学生消费现状浅析-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J]. 江苏商论,2017(4)

[2]何明珠,陈娟. 基于大学生消费调查的校园020的项目探析-以59store为例[J]. 时代农机,2017(2)

论文作者:袁槐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论文_袁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