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论文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论文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

范 斌 甘肃省临夏中学

摘要: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提供课程资源,能够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图书管理经验,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为广大的一线高中图书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图书管理;策略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教育组成的一部分,它的功效被重新确认:“是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课程资源保障的地方”[1]。新课改背景下强化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馆藏,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2]。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乌鲁木齐-中亚-德国的中亚高铁、昆明-东南亚-新加坡的泛亚高铁以及俄罗斯-欧亚的欧亚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三大战略路线。三大路线贯穿了亚欧大陆,亚欧大陆经贸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同时把部分中东与中亚国家也拉进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中。目前欧亚大陆因高铁建设而进行经济整合,中国将迎来一个陆权时代,高铁承载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一、高中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馆藏量低,服务被动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阶段,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的教学,因此将教育经费和教学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程教学上,而忽视了图书管理工作。很多学校对于本校的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图书馆的图书数量比较低。部分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会采购一些相对便宜的书籍、二手书籍甚至盗版书籍。这些书籍的质量比较差,容易损坏,不便于保藏,并且这些书籍在进馆的时候并没有经过图书管理人员的严格筛选,书籍中存在和高中生身心发展不相符的内容,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比较被动,满足不了师生查阅资料的需求。

2.设施落后,利用率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学校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不够齐全且比较落后。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比较低,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文献检索的时候,往往因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少而找不到所需要的文献。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低,数字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导致图书馆的利用率低,使得图书馆设施闲置。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PPP模式是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寻求市场化的重要模式,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服务提供中来。通过拓展和创新PPP模式的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创新机制,从而实现市场机制在城镇综合开发中的资源配置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城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

3.图书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偏低

当前,非常多的高中图书馆并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现有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偏低。高中的图书管理员的工资普遍比教师低,导致很多图书管理专业人才不愿意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现有的高中图书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兼任,其职业素养跟不上工作的需要。学校对图书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给图书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机会,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得不到提升,导致高中图书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图书管理工作

将准备好的插干挖穴栽植,每穴垂直插干一株。插干所需洞穴由人工挖深法或水冲法获得。将剪制好的插条每30个捆成一捆,头朝上,插干2/3置于清洁的流水中浸泡,时间约30~40d为宜。若无流水条件,视水位而定(低于插干1/3处)及时灌水浸泡。

2.建立多元化的图书体系,满足师生的求知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需求也变得多种多样,过去单一的图书资料已经满足不了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因此图书馆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图书体系,满足师生的求知需求。高中图书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图书馆,采集电子型、视听型、网络型等各种文献,将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件、优秀论文,以及具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读书心得等课程资源收集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构建多元化的图书体系,满足师生的求知需求。

加强高中图书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图书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图书管理理念,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应该加大对图书管理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用于采购图书馆设备及信息化软件,加强学校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聘请或培养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积极探索新时代图书管理工作方式,提升图书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定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确保图书管理人员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和掌握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方法。图书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图书管理理念,积极配合学校的培训工作,努力学习信息化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当前高中图书馆的利用率比较低,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学校应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程资源利用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和学生掌握检索文献的信息化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的技能,并将图书资源和教材资源相结合,使图书资源为教学活动所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4.提升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图书管理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就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服务,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图书管理员应该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氛围;认真分析各年级师生的求知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来推荐合适的书籍;定期聘请文化名人到图书馆进行讲学,提高图书馆在师生心中的地位;建立微信公众号,给教师和学生定期推送合适的文章。图书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熟练操作学校里的图书管理系统,这样就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借阅情况,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3]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图书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高中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员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建立多元化的图书体系,满足师生的求知需求,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游学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服务策略[J].黑河学刊 ,2013(2):120.

[2]杨晨刚.新课程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探讨[J].祖国,2017(5):199.

[3]呼克祺.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效率[J].学周刊 ,2017(12):78-79.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0-0387-01

标签:;  ;  ;  ;  ;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