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_李云青

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_李云青

李云青

(邢台市第三医院药剂科 054000)

【摘要】目的:分析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胃溃疡患者。观察组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这种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胃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这种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医疗成本为(238.50±14.35)元,而对照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医疗成本为(370.25±25.88)元(P<0.05)。结论: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泮托拉唑比兰索拉唑更加经济实惠适用,更容易使得胃溃疡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胃溃疡;药物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R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07-02

胃溃疡这种病症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诱发这种病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胃酸的分泌过多以及幽门罗杆菌的感染导致的[1]。对于治疗这种病症,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这两种质子泵抑制剂(PPI)。这两种药物都有非常好的抑酸作用和极强的生物利用度,且药效时间长[2]。为了比较这两种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本次研究将深入剖析这两种药物,具体研究结果见下文所述: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

对照组:该组共40例胃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在(31~52)岁,平均年龄为(41.25±2.50)岁,病程为(5~7)年,平均病程为(6.21±0.50)年。

观察组:该组共40例胃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在(33~49)岁,平均年龄为(42.50±1.90)岁,病程为(5~8)年,平均病程为(6.50±1.20)年。

两组胃溃疡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程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组间的比较(P<0.05)。

1.2 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

两组胃溃疡患者首先都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如果存在有感染的患者,则使用克拉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在此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胃药或者抗酸药物。

对照组:对照组的胃溃疡患者给予其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5/mg。

观察组:观察组的胃溃疡患者给予其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40/mg。

在此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不良症状或者强烈的不适,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胃溃疡患者的医疗费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医疗成本。

1.3.2疗效判定标准

1.3.2.1显效:胃镜检查后发现,胃溃疡患者的炎症和溃疡已经全部消失,不良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2有效:溃疡面积缩小了一半及以上,炎症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不良症状有所改善。

1.3.2.3无效:溃疡面积没有缩小,炎症症状日益加重,生活质量开始逐渐下降。

总有效率=(显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总的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两组胃溃疡患者的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x²检验。医疗成本的表示使用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胃溃疡患者之间,对比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成本-成果存在显著的差异。

2.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28例(70.00%),有效例数为8例(20.00%),无效例数为4例(10.00%),该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27例(67.50%),有效例数为8例(20.00%),无效例数为5例(12.50%),该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由此可见,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同一水平线上,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胃溃疡上效果相差不大(P>0.05)。

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成本为(370.25±25.88)元,而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成本为(238.50±14.35)元。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医疗成本与对照组患者的医疗成本相比,所需费用更少(P<0.05)。

3.讨论

胃溃疡是现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可占到全国人口的10%左右,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的疼痛以及胸骨附件的疼痛[3]。疼痛的形式通常体现为钝痛、隐痛以及灼伤的痛感。胃溃疡的疼痛一般发生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一小时后疼痛感逐渐缓解,部分胃溃疡患者则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4]。导致这种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酸分泌量过多、胰蛋白酶活性的异常增强以及胃粘膜的严重受损等等。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胃溃疡这种病症,许多医疗专家在临床上提出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即PPI,来治疗这种病症,这是一类全新的抗溃疡的药物。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这两种[5]。这两种药物均具有强烈的抑酸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胃酸的形成,而且疗效快,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副作用极少,安全性高,已经逐渐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肯定。在保障了疗效的情况下,对比两种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经济学价值,经过研究调查表明,泮托拉唑的成本低于兰索拉唑,不仅疗效好,而且经济实惠,收到了广大胃溃疡患者的青睐,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胃溃疡的首选专用药物[6]。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观察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医疗成本为(238.50±14.35)元,而对照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医疗成本为(370.25±25.88)元。由此可见,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这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相差不大,但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医疗成本与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的医疗成本相比,明显要低出很多。

综上所述,针对胃溃疡患者,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泮托拉唑比兰索拉唑更加经济实惠适用,更容易使得胃溃疡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 2014,41(8):13-15

[2] 陈樱,蔡金星,范远秋等.3种治疗胃溃疡方案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海峡药学,2010,22(10):209-211.

[3] 郑冬梅.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22):2461-2463.

[4] 毛琳娜.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比照分析[J].医学信息,2014,10(10):172-173.

[5] 罗键.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疣状胃炎、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2,31(13):118-119.

[6] 唐卫军.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22(10):132-133

论文作者:李云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_李云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