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因素影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内地因素影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香港形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内地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因素论文,内地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内地因素为香港由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进入80年代,则为香港转口加工贸易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一时期,香港经济贸易的加速发展,及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无不与内地因素息息相关。

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以及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订,明确了香港的发展前途,坚定了港人和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香港经济贸易继续沿以往的轨道稳定发展。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为执行联合声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英土地委员会的成立,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均表明中国对香港政策的承诺和具体执行。中国政府以有利于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为前提,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香港经贸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的实施,为香港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再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70年代中期后,由于香港制造业产品成本上升,出口优势减弱。伴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将其生产基地大规模向内地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转口加工格局。港商把加工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输往内地,在内地加工生产的成品则由香港出口到欧美及其它市场。由于内地投资环境良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降低了港商的生产成本,增强了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港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随着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部分内迁,香港转口加工贸易迅猛增长。据统计,1995年,香港输往内地的总出口中,有49%是香港输往内地加工的原料和半成品,香港从内地进口的商品中,有74%是香港在内地加工的产品。转口加工贸易在香港的对外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加之,其收益远远高于一般转口贸易,因而,它对香港的外贸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转口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香港服务贸易的迅速崛起。香港制造业的内迁,加速了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香港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香港经济结构体系逐渐形成。由产品研制、市场开发、金融、保险、旅游、电信、运输、会计管理等服务行业所提供的出口总值,从1985年的79亿美元,升至1995年的374亿美元。香港服务贸易出口额居世界服务贸易领域之前列,服务贸易成为香港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

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香港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受惠的良机。近年来,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978年至1995年,内地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至2808亿美元,增加12.6倍,平均增长率达16.6%。由于内地与世界各地贸易大多经香港转口,这不仅提升了其转口港的地位,而且也使香港外贸受惠增加。据统计,1994年,来自中国的转口货值达8687亿港元,占香港转口总值的91%。按当年平均18%的转口毛利率计算,香港仅此项获得的毛利就达1.563亿元。

两地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了香港的对外贸易迅速扩张。1980年两地贸易额为282亿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13.4%。1995年,两地贸易达11750亿元,占香港贸易总额41%。同期,香港外贸总额由2098.9亿元升至28552.48亿元,年均增长19%。可见,多年来,两地间的贸易及香港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均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其中,内地从1982年起,跃居香港外贸的首位,1993年占香港外贸总值高达35%。成为香港转口货物及港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且也是香港最大的进口市场。从内地在香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内地在两地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是推动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力量。

内地在香港的投资,也对香港的经济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79年前,以华润、中银、招商、中旅等为骨干的中资企业已在香港投资并有了一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资赴港投资迅速增加。目前在港累计投资已超过200亿美元,开设公司1500家。这些企业在香港的外贸、金融、运输、旅游、商品零售等服务业投资经营。据统计,1994年中资企业经营的进出口贸易额占香港进出口总额的15%左右。中资企业的投资经营为香港的经济繁荣,发展两地经贸关系及为香港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内地因素不仅直接推动着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以香港直接依存的腹地作用,吸引着各国商贾赴港投资。外商看好香港,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由12亿人口组成广阔市场,对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香港作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使外商把它作为走中国大市场的跳板。据估计,外商在香港直接投资已超过600亿美元,外商在港投资,加强了香港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带动了香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在香港的转口加工贸易迅速扩张,并带动服务业迅速崛起的时期,中国政府对香港采取的有关政策,保证了香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作的稳定。内地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稳健发展为香港的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两地间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两地相互投资的增加,为香港的外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可见,这些内地因素的综合作用,及其与香港因素的有机结合,直接推动了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今日的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已形成了转口贸易与本港产品出口互补,有形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贸易格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口港,与近200个国家有着贸易关系,它的多种轻工业产品出口在世界居于首位,其服务贸易额在世界亦名列前茅。1995年,香港的外贸总额居世界第十位,1994年则升至第八位。1993年香港人均贸易值45124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香港骄人的成绩使其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九七”后,内地因素将对香港的经济繁荣和外贸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颗绚丽多姿的东方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续完)

标签:;  ;  ;  

内地因素影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