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_教育论文

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_教育论文

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世界上,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随着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开拓,“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这种物质生产领域的变化,必然在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其它方面反映出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各国的教育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的出现,在影响了各国教育发展和国际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同时,也影响着比较教育的发展。

就其最主要的内容和表现而言,“教育的国际化”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教育体系如今正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边界而日益联成一体,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边界的教育交流,以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覆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各国教育人员的交流,教育专家们通过多种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次是各个国家去国外留学的青年学生人数的增加。不仅不发达国家积极向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而且发达国家去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留学的人数也逐年上升。第三是各种跨越国界的教育援助和合作项目也反映了这种教育国际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援助,或者与这些国家开展教育合作。近年来,尤其是世界银行的教育贷款和援助项目,对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大潮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实体性的联系而言,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正在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并且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整体性的联系。

第二,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刻,一种世界范围的共性正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加强。对教育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而言,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基本方式上的联系。这种观念层面上的教育交流,在教育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之中都在进行。对教育专业人员而言,交流主要是关于教育现象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交流;对社会大众来说,主要是在教育观念上通过各种信息传媒或通过教育专业人员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在教育决策和教育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从别国的教育制度和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这种理论和观念层面上的教育交流并不限于宏观的和抽象的层次,在学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相互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由于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交流的存在,各国的教育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趋同现象,其民族的特性日益消褪,人类的普遍性却逐渐增强。可以这样说,教育正在从一种民族性的东西转变为一种国际性的东西。

第三,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的一致性,各国的教育似乎正面对一种共同的挑战。在世界各国,诸如校园暴力、道德教育衰落、学业负担过重、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教育质量下降,等等,往往在不同的国家里以某种相似的方式存在和蔓延。种种迹象表明,人类在教育方面正在面对一种共同的挑战,而对这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这种共同挑战的实质,我们目前还没有获得一个真正全面清晰的认识。但是,这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和文化边界的共同的教育问题在不同国家的同时出现,已经用事实昭示了这种挑战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同时也表明了各国教育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基本的一致性。为了迎接这共同的挑战,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确有必要联合起来,相互交流解决这些教育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并且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为解决好这些国际性和世界性的教育问题而共同努力。

第四,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它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入,从社会结构上标示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种国际性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和研究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在促进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国际性教育组织与机构的产生,本身就表明了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国际化现实和趋势需要成立这类机构来组织和调整各国在教育方面的关系。这说明教育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限于某一个民族国家的孤立的、封闭的社会现象,它在很多方面已经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成为一种国际化了的社会现象。它的那些不断增长着的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成分,需要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跨越国家边界的国际性组织来加以组织和协调。

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形成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对教育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就是与海外殖民地的开拓联系在一起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经济上开拓“世界市场”以维护其利益。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早在1973年,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种公司、 银行,也包括民族国家)中,只有一半是民族国家,另有一半以上是各种跨国公司。(注:Harry M.Makler,A lberto Martinelli & Neil J. Smelser,The Intermational Economy,Beverly Hills,C alif,1982,p.25.)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而联成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劳务市场和智力资源市场也同时越出了国界。一个人在甲国接受教育和培训,最终却可能去乙国服务。一个国家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技术人员,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可能在其他几个国家的经济生产中发挥作用。同时,一个跨国公司的劳动力和人才需要,也要由多个不同国家的教育来加以满足。世界经济的这种一体化发展趋势,促使各国的教育也要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而走向国际化的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促使各国教育内容中相互一致的成分不断增加,并占据了全部教育内容的绝大部分。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就是传承本民族文化,以保障民族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现代学校教育的内容当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教育已经从过去主要是文化教育的形态转向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新形态。这些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在各个民族国家来说都是一致的,而教育内容的这种一致性又进一步带来了教育方式的一致性,有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办学模式和教育操作规程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趋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一致性,为教育的国际化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向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历史要求。

再次,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联系更加便捷,也日益紧密,从而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世界各国在工业社会中形成的跨越国界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又产生了各国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紧密联系。在上一个世纪,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从一个国家传入另一个国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今它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人们很容易了解到别国教育的情况,也很容易从别国的教育中借鉴某些成功的经验和汲取某些失败的教训。这就大大增加了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随着遍布全球的国际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国外学校的课程和图书资料,甚至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远程教学来攻读学位。这一切使教育的国际化从一种发展趋势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实。

教育的国际化是教育的发展适应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它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来说,教育的国际化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们带来了文化的和人才的双重收益。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居于优势地位,所以,教育的国际化可以增强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影响能力,同时又在教育的国际交流过程中以廉价的方式吸引了大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流人才。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来说,教育的国际化可以提高本国教育的发展水平,获得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且有利于拓宽本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视野,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增进社会进步的活力,加速本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

教育国际化促进着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各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给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由于本国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显著,第三世界国家派往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当中有很多被长期或永久地“留”在了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国家的教育资源投入大量流失。其次是本土文化传统的扭曲和丧失,这是一种更加深刻也更加长远的损失。在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往往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观念、科学范式和思维方法,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不在教育过程中用这些知识和观念来培养本国的新一代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本土的文化传统被置于西方的文化霸权之下,从而逐步被扭曲、削弱和淡化了。这是一种长期的难以弥补的损失。第三,即使是发达国家,他们在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为教育国际化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仅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人才在有限的程度上的确增加了他们的教育开支,而且伴随着教育国际化过程出现在教育对象中的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冲突等问题,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当然,从总体上讲,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积极的因素仍然是主导方面。只要我们注意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其中潜藏着的文化殖民的危险和智力资源流失的不利因素,教育国际化带给我们的将是繁荣和进步。

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比较教育中已经分化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国际教育。不仅世界各国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明显增加,而且历来与学科分类密切相关的高等学校系科和课程设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于“国际教育”这个概念,比较教育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解释。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比较教育》对这一词条收有三个义项:“①研究跨国和跨文化教育问题,及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作用的教育分支学科;②使受教育者获得理解国际问题所必须的语言、能力、观念和态度的教育;③促进国家间教师、学生和资料等交流的教育计划。”其中第一条义项表示一个研究领域,后两个义项所表达的则是某种实际存在的教育事实。我们这里所说的“国际教育”,主要是就其第一条义项而言,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为比较教育一个分支领域的“国际教育”,主要是指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性教育发展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对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国际性教育组织机构的工作研究;对以促进国际理解为目的的教育的研究;关于世界和平教育的研究;国际人口与生态环境教育的研究;世界教育未来发展的研究;国际教育交流研究,等等。

关于“国际教育”所要涉及的具体内容,日本学者石附实认为主要包括五项:一是人员的交流;二是教育制度的移植和教育信息的传播;三是国际理解的教育;四是教育的国际组织;五是教育援助。美国百科全书《美国》对“国际教育”也列出了与石附实类似的五项主要内容:一是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二是国际的教育信息收集和比较研究;三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四是关于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教育;五是试图促使不同文化的社会和集团中所用教材能通用化和标准化的“共通文化教育”。

“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主要是国际主义的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各国教育文化关系,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在尊重民族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谋求永久的世界和平,以教育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但在某些学者那里,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中常常也包含了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 )或普世主义(universalism)的观念,这类观念认为,世界在民族压迫仍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就可以归于某种无差别的一致性,民族国家应当消亡,要建立所谓“世界政府”和“世界国”来取而代之。它们往往漠视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甚至主张放弃民族主权,宣扬以某一种意识形态来统一世界,取消世界各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因而,在有关“国际教育”的理论中往往也隐藏着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危险,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的发展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较教育自诞生起就以国际主义观念为重要的理念基础之一。在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中,教育的国际主义思想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他一方面褒扬“既动人亦可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又提醒人们注意国家偏见的致命性,并企盼“由于寰宇互爱互惠之普为启发,爱祖国的感情依然在,而国家之偏见已扫除”的时代的到来。在朱利安之后,很多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中都包含着国际主义的精神。康德尔尽管十分强调“民族主义”和“民族性”的概念,但他后来也曾同样强调,比较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某一民族的教育,而且还在于加深对此种教育之意义的理解,并且在促进理解各民族力量的同时,发展一种以民族对人类进步作出贡献这样一种意识为基础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如今,随着世界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和比较教育自身的发展,比较教育中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在不断发展,多数比较教育学者都坚持和主张国际主义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增进各国在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对全人类部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得享受的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增加和研究领域的扩大。比较教育在诞生之初,其研究对象主要仍局限于一个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尽管比较教育学家们从朱利安开始就怀有国际主义的理想,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研究对象还难以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这种状况几乎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结束以后,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速,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也获得了迅速的增加和扩大,开始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逐步深入到了国际的领域。那些原本没有纳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教育现象,如属于整个国际社会的教育问题、各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教育现象、各国教育方面的国际关系等,都渐渐被纳入了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

其次,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的拓展之中。在朱利安和康德尔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中尽管也存在着国际主义的精神,但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借鉴”。无论是“借鉴时代”还是“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学家们研究别国的教育,其目的还是限于从别国借鉴教育经验,以为我所用。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国际主义精神,才真正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而在其研究目的中得到多方面的表现。如今,很多比较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教育问题和教育方面国际关系的研究,都是以促进世界和平、谋求人类未来福祉为主要目的的。在这里,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就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一己之利,达到了为全人类而进行教育探索的境界。正是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发展,才是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从局限于一个国家,扩展到既为本国也为全人类的宽广境界的最重要原因。

再次,伴随着教育的国际化,比较教育研究本身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国际化现象。虽然早在朱利安时代,比较教育学家们就呼吁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加强国际合作,建议建立一些国际性的教育机构来组织和协调这种特殊的跨越国界的教育研究工作,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真正在跨国机构的组织下开展的比较教育研究还非常少见。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较教育研究在不同程度上的国际化本身也成了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表现。一方面,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下属机构在内的各类国际性教育组织大量增加,它们不仅起到了组织与协调各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开展各种国际性的比较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各种国际性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也大量增加,比较教育学家们表现出了对国际性教育研究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如今,比较教育本身已经由从前相对狭窄的领域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研究领域——国际与比较教育。

第四,由于教育的国际化,比较教育理论中所包含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具体化。由于受到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思考模式的限制,在朱利安和康德尔的时代,比较教育虽然也谈论国际主义,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上。教育的国际化为比较教育理论中国际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使得比较教育学家们能够不仅在理论和思想上谈国际主义理想,而且能够在实际的比较教育研究工作中为这种理想而做实实在在的努力,能够真正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并通过具体的比较教育研究工作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教育的国际化使比较教育研究的现实对象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同时也使比较教育研究本身真正实现了对民族国家边界的跨越。从此,对比较教育研究者来说,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现实的实践了。

教育的国际化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才迅速展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它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影响更是新近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关于这一方面的争论还很多,比较教育学界尚未达成普遍的共识。譬如,关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还是应当把国际教育视为比较教育研究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领域?有的比较教育学者形象地把这称作关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是孪生兄弟还是联体人”的争论。争辩双方至今也都没有完全说服对方。不过,多数比较教育学者似乎都倾向于把国际教育看作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分支领域,至少是一个与比较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研究的实际状况也反映了这种倾向。无论是孪生兄弟还是联体人,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趋势,它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比较教育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而第三世界国家却主要处在不利的地位上。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的国际化更多的是一种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的过程,而其本民族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却面临着重重危机;对发达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则是他们通过影响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使现存不平等的世界秩序固定化的过程。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地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原因。

首先,在历史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曾经完全或部分地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也是在西方宗主国的直接控制或间接影响下,按照西方的学校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但其西式教育体系并未随着殖民主义的衰落而消失,相反却不断得到扩展。采用非本民族传统的西式教育体系,使得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却仍然处于一种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关系中,他们仍旧要在教育中把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并按照西方的科层组织形式和学科分类体系来安排和组织教育活动。由于这种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来自西方文化,其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学科知识分类等都带有深刻的西方文化的印痕。第三世界国家以这种教育体系作为自身文化传承的主要机制,无疑会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教育的国际化进一步强化了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国家的教育依赖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对第三世界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更为强大的影响。

其次,就现实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世界各地都已是穷途末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和剥夺就此结束,实际上,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和剥夺还在继续,经济与军事相伴的传统殖民转变成了经济与文化相伴的文化殖民。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教育交流和教育援助等方式,不断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渗透。这是影响第三世界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甚至直截了当地说“第三世界的大学是殖民机构”,因为“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模式上,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教学语言用的是外语,很多教师曾在国外受训。”(注:Philip G.Altbach,'The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Third World:A Case Study in Neocolonialism', Education andColonial Experience,Philip G.Altbach & Gail P.Kelly (eds.),Transaction Books Inc.,New brunswick,1984,p.237.)这种表述虽然有些过激,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实际的状况。这样的教育状况,显然是不利于第三世界国家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教育的国际化往往也包含着教育的文化渗透过程,因而它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造成不利影响。

再次,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方面的以西方为主的变迁,而且也带来了西方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主导地位的确立。因此,教育的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而言,也同时意味着西方的模式从理论到实际都获得了控制权。教育的国际化几乎把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强行纳入了西方教育发展的轨道。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发展模式本来只是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可如今却被转化成了一条文明进化轨迹上的前后不同进化环节,差异关系变成了等级关系,西方国家教育的现状被当成了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将来的必经阶段。同时,西方国家的教育科学的范式、内容和方法,都在某种意义上被当作标准答案在国际教育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这也就是说,教育的国际化使得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从理论到实际都不得不接受一种原本不属于本土社会的、与本民族教育传统不属于一条逻辑线索的模式和道路。所以,教育的国际化迫使第三世界国家在教育发展上面临着与本民族教育传统的断裂。这种教育传统的断裂深刻地影响着其文化传统的承传与创新。

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也存在有利于社会综合发展的积极方面。

第一,教育国际化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因而有利于提高其教育水平,促进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教育水平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在1992年,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成人识字率为97.3%,平均上学年数为9.8年; 发展水平中等的国家的这两个比率分别是80.4%和4.8年;而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为47.4%和2年。(注:参考邴正:“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载于《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9期。)在这种状况下, 教育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教育资源向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有条件的流动,这种智力资源流动既涵盖了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同时也涵盖了教育领域,因此,在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可以获得宝贵的国际智力援助,有利于提高其教育水平。在各类教育援助项目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专家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作,也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第二,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技术,这也有利于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水平。不管怎么说,当前第三世界国家主要采用的还是源于西方的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发育得比较成熟一些,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由于现代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源于西方,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先进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相对来说也更加适应现代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加上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教育资金投入一般都大大高于第三世界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教学技术往往也比第三世界国家要先进一些。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通过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断被引入第三世界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这显然可以直接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提高自身的教育发展水平。

第三,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一些国际教育援助项目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急需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注入了宝贵的教育发展资金。这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而言,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同时往往又面对基数较大的教育对象,因此,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有限的财力与不断增长的巨大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常常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大幅度的教育普及和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的落后又严重制约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加。这种矛盾的状况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那些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的教育援助和教育贷款项目,尽管是杯水车薪,但毕竟有利于缓解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教育资金短缺的矛盾,因而也有利于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三世界国家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多吸引外资投入本国教育,帮助本国教育在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渡过资金不足的难关,使本国教育顺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同样既有促进作用又存在不利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趋利而避害,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健康发展,进而使我国的社会发展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又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保障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并为打破现存不平等的世界秩序和建立平等互利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比较教育是一门跨越国界的具有国际性的学问,因此,在这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应当注意努力做到:

(1)增强本土意识, 在努力研究本土教育的基础上研究西方教育。比较教育主要是以国外和国际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因而,本国的教育往往容易为比较教育研究者们所忽视。然而,忽视了本土的教育发展实际状况,我们实际上就丢失了从事比较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也丢失了研究国外和国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丢失了进行教育的跨国比较研究的一个基本参照框架。这也就是说,忽视了本国教育实际,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就容易脱离本国的社会历史背景,脱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与自身母体文化的疏离,尤其当这种疏离是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时候,它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就会形成极其深刻的不利影响。所以,作为比较教育研究者,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国外和国际教育的了解,而且首先要对本国的教育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了解,在深入理解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外国和国际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才有可能真正在为我国教育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实际价值。

(2)通过比较教育研究, 我们还要努力唤醒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意识,并强化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比较教育研究”意味着把本国的教育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更要揭示它们的不同特点,从中标示出本国教育的特质,或者用某些比较教育学者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标明本国教育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正是在这种与别国的比较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文化自我意识最容易显露出来。所以,比较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研究,揭示这些国家的教育特质,并从中发现某种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还在于通过这种对本国与其它国家教育的比较研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国教育的特质,从而强化我们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文化自我意识,唤起大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以保障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后继有人,并发扬光大。这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3)即便常常是勉为其难, 我们也要努力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并与所有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建构本民族的教育科学范式。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较多的往往是向本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们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在自身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往往也较多地采用西方通行的某些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所有这些对提高我们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尤其是从本民族的教育思想传统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那么这些对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的介绍,就有可能反过来阻碍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和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建立,进而也会阻碍本民族教育传统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所以,虽然这样做有很大的难度,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从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出发,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消化”西方的理论和范式,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4)比较教育学者不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 而且要深入实际社会生活,从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那些实际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科学本土化的活的生长点。比较教育研究者在了解国外和国际教育的同时,首先对本民族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要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而言,这还不够。了解本国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只是为教育科学的民族化找到了一种思想上的基本背景和逻辑上的出发点。教育科学要真正实现本土化,真正与本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融合在一起,成为本国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一个条件就是它必须真正适应于本国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实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和了解本国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主要源于西方,另一方面还要到学校教育以外的大众日常生活中去,从人民大众活生生的教育活动中发掘我们教育科学本土化的生长点。也只有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才深刻地反映着本土文化的特质和气息,才是我们教育科学本土化的活生生的生长点。

从本质上讲,教育的国际化应当是一种世界各国文化的平等的、双向的融合过程,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的泛世界化过程。教育国际化的结果应当是一种包含着差异的辩证统一,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完全一致化。只要我们把握和利用好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一种各国文化教育既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互相融合的,密切联系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在这一过程中,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担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

标签:;  ;  ;  ;  ;  ;  ;  ;  ;  

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