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的选择_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地区经济生长点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长点论文,贫困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心培育经济生长点, 是贫困地区兴地富民的现实选择。 对全国

18个贫困片区在2000年前消灭贫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所谓经济生长点,是指某一区域在充分发挥本地潜在优势基础上所

形成的主导产业突出、辅助产业配套、多项支柱产业并存互补的产业结

构系统,是与建立和形成这一产业系统具有内在紧密联系、能够产生巨

大的物质和能量聚合效益的城镇体系(或城镇),是这种产业结构和城

镇体系(或城镇)的有机统一体。它是贫困地区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

实的商品优势的助推器,是消灭贫困、兴地富民的动力源,对贫困地区

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长远和根本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上述定义,在生长点的选择方面,不同贫困地区的经济工作的

组织和管理者均须重点把握好如下三项要义。

(一)突出个性特征,确认潜在优势。

潜在优势,是贫困地区选育经济生长点的原本基础。对潜在优势全

面、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是恰切选择生长点的第一层要义。

贫困地区的潜在优势,可以概括为禀赋资源优势和半禀赋资源优势。

所谓禀斌资源优势,是指某一区域在多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横

向比较中,因自然差异而呈现出的鲜明个性,即独具特色的发展和壮大

区域经济的优越条件。它是特定区域的天然资质(天然禀赋),如独占

鳌头的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水利、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

理区位优势(毗邻中心城市或沿海、沿边、沿江等)。禀赋资源优势不

可选择,但却是培育生长点可资改造利用的物质基础。禀赋资源优势属

自然资源范畴。

所谓半禀赋资源优势,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在多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

内的横向比较中,不是因自然差异或不完全是因自然差异所造成的发展

经济的优越条件。如历史演变、文明进化或民族特点等因素带来的优势

条件,尽管不是或不完全是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人工印记”,但同

样是培育经济生长点可资改造利用的物质基础。半禀赋资源优势由后天

因素造成,主要属人文资源范畴。

禀赋资源优势和半禀赋资源优势的共同特点是:

1.客观性。两者分别由自然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位势差造成,独

立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外;作为客观存在,人们不能更改,但可以

接受、加工、改造和利用。

2.特质性。无论是禀赋资源优势还是半禀赋资源优势,一定是独具

特色的,类似而不雷同,就象老黑格尔谈艺术形象塑造里讲的“这一个

3.相对稳定性。基本处于不变状态,即使有变化,也是渐进的、缓

慢和有条件的。

4.可流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禀赋资源优势和半禀赋资源

优势的要素可不断地与域外生产要素交流、交换、交融。依据价值规律

,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管理者可利用域内的各种优势条件与域外(

包括国外)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与联合,推动

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和商品优势,形成强大的现实生产力。

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比较,潜在优势作为贫困地区所具备的独占

性优势,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自然资源储量丰厚。如四川省的攀枝花——西昌地区,仅矿

藏潜在价值即在6.25万亿人民币以上。从自然资源角度讲,全国18个贫

困片区592个贫困县,几乎都有自己颇具特色的天然禀赋优势。

其二,人文资源富集。如西北地区的秦皇兵马俑、古丝绸之路,云

南、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在中国,而

且在世界都颇具影响,占有相应地位。

其三,地理区位独特。如“老、少、边、穷”县较多的西北、西南

地区各省(区),其国境边界线长达1.35公里,开展边贸脱贫致富具有

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四,“水平经济”特征突出。即,不沿边的贫困地区,可能沿海

、沿江比沿边的地区更近;不沿江的贫困地区,可能沿边、沿海比沿江

的地区更近;不沿海的贫困地区,可能沿边、沿江比沿海的地区更近。

这种“水平经济优势”,易于使贫困地区在周边多个经济协作圈之间左

右逢源,博采各家所长。进而形成协作圈边际共振的“杂交优势”,有

利于潜在优势开发,做到利润最大化,效益(包括社会的和生态的效益

)最佳化。

贫困地区的潜在优势是在国内外范围内的横向比较中产生和形成的

,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本的物质基础,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选育经

济生长点的第一出发点。

(二)开发潜在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

过去几十年,贫困地区大多走的是以禀赋资源的开发及初级原材料

加工输出的路子,产业结构实际上是简单的生产性结构,而没有围绕资

源的系列开发加工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综合性发展相结合的有机产业结构

系统,相关产业及服务业发展慢,内在关联性差,价值的双重漏出(低

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输入制成品)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

和经济发展。当前,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国内外新一轮产业转移机

遇的到来,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以潜在优势的多层次开发为基础,建立起

能为脱贫致富目标做出最大贡献的产业结构。这方面,应把握好两个环

1.制订和完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推动战略产业(或产业

群)发展,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实现工业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

政策。它通过财政、金融、税收、技术、外汇等专门政策和各种经济手

段把有限资源投入战略产业部门。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行为,产业政策

带有强烈的倾向性,体现着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指导产业发展

的意志和愿望。产业政策及其目标的实现是经济生长点发育壮大的充分

条件和重要内容。

贫困地区在制订和完善区域性产业政策时,一是要充分研究和运用

好国家的政策;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好区域潜在优势;三

是要加强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使之成为彼此呼应,同振互补的整体;四

是要及时分析和判断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努力保证政策系统有适当的

张力,增强适应性,以便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五是要千方百计保证

主导产业的先进程度。

2.组织和协调好产业政策的实施。

(1)选准主导产业

在透彻把握市场的前提下,贫困地区要善于从诸多潜在优势及有利

条件中选准突破口,形成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是

:利用本区域稀缺资源越有效越好,产业关联度越大越好,经济位次和

比较利益越高越好,市场潜力越大越好,收入弹性越强越好。

例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后向(为旅游业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流的产

业部门)前向(旅游业可诱导的新产业部门)和旁侧(对该区域经济的

影响)作用巨大的产业。在通常情况下,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旅游业

与社会收入之比是1:5—7(元),旅游业就业与社会就业之比是1:5 (

人)。旅游消费能导致收入被社会多次使用,有利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增

加和社会就业总量的扩大,且能带动建材、建筑、轻工、商业、教科文

卫等部门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亦能产生影响,有利于精神文明和

整个区域社会文明水准的提高。不少贫困地区山川面貌或雄奇险峻;或

秀丽清幽,完全应该和可能确立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旅游兴地,旅游兴

县,高起点地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在这方面,湖南省上家族、苗族

聚居地区(开发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海南省黎族、苗族聚居地

区(开发五指山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已初获成功,为优势类似的贫困

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一个相同的重要

原因是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1992年,全国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

总产值的50.9%,其中,东部占60.3%,中部占35.2%,西部仅占28.4

%;全国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4.3%,其中,东部占29.

4%,中部25.8%,西部仅占22%。国务院确定的592个贫困县90%在中

西部地区,它们的相关经济指标在各省(区)中所占比重均在平均水平

以下,其乡镇企业严重滞后由此可见一斑。

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对接最紧密,运行机制最灵活,适应能力最强

,而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突出优点,生命力旺盛顽强。考虑到贫困地

区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决定着

贫困地区的脱贫速度。贫困地区在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在强化农

业基础地位的同时,须痛下决心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乡镇

企业,努力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上,要提倡发展与提高并重,量的扩张

和质的升级并举;在发展方针上,要坚持乡、村、组、联户、户办多轮

驱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在产业和项目的选择上,要

做到“高、大、外”与“短、平、快”结合,依靠前者上水平、上规模

、上档次,提高增长质量,增强竞争实力,依靠后者增加市场占有额,

扩大经济总量;在布局上,要切实做到与城镇体系建设相结合,合理安

排,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具体操作中,应以强烈的紧迫感,在产业

形成周期(一般是3—5年)内珍惜时机,加快发展,以使乡镇企业为主

体阵容的产业结构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以其强大的乘数效应带动区域

其一,抓集团推动。即以主导产业为方向,以大户企业为龙头,以

资产关系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在生产和经营上,一方面向国家级、

省级同行业大型企业集团“联姻”挂靠,参与其信息、项目、原材料、

产品销售的市场大循环,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对内

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统一协调资金、项目、原材料、技术等,使生产

要素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实现高度聚集,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降低单

位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实力。这是贫困地区适应经济向更高水平发

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的必由之路。

其二,抓组织带动。即是要注重提高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使之与规

模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一般地说,在明晰产权前提下,应坚持以资产连

结为纽带,以技术和专业化协作为基础,运用兼并、收买、参股、控股

等形式,改进组织形式,增强经营机制,使增量投入和存量资产向主导

产业为方向的企业集团集聚,不断强化集团竞争的实力。

其三,抓品牌牵动。没有名牌产品,就没有真正的明星企业,就没

有真正的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贫困地区要善于利用禀赋

和半禀赋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培育、壮大一批高品位的产品,使之在更

加广阔的市场域内成为名牌;有了名牌产品,则应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

响力,增大市场覆盖面,努力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其四,抓外力引动。即立足于本地资源开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引

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信息、项目等生产要素,以补偿贸易、合

作生产、联合经营、边境贸易等为内容,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地开

展横向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增强生长点的聚集效应。

(三)加强小城镇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城镇

建设的有机统一。

从1980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确立发展小城

镇(一般指15万人以下的城镇、集镇)的方针。如果说工业化是城镇化

的开端和动力的话,以一定农村为腹地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则是

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与分散的农村相比,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

应,是先行接受和传播现代文明的结点,是一定区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产物和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动力源。

笔者认为,贫困地区城镇体系,起码应包括三个层次:(1 )区域

中心城镇,指行署(自治州)所在地的小城市或建制镇;(2 )次中心

城镇,指县(旗)城所在的建制镇;(3 )农村其它小集镇(如具区位

优势的边圩镇)。其结构体系如图所示。

贫困地区加强小城镇及其体系建设,以使其与产业结构有机统一而

形成经济生长点须抓好以下三个要点。

1.提高认识。

近些年,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基层形式在我国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

自主选择的结果,截止于1994年末,全国85%以上的乡镇企业聚集在小

城镇;而二元经济结构前提下,我国几亿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向大中城市

集结(城市容量和我国国力无法承受),而小城镇既能有效避免农村资

源流失相对萎缩,强有力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又能为大中城市缓解承

受压力;发展小城镇是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市场领域、提高农村人口素

质和我国在没有高度城市化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尝试,是最终解决农村

剩余劳动力出路,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的新途径。这

一点,对贫困地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可以肯定地说,贫困地区抓住了

小城镇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增长和脱贫致富的关键。

2.精心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总的要求应是科学编制、合理布

局、综合开发、配套进行,无论是抓原城镇规模的扩大还是抓城镇数量

的增加,都应该千方百计做到多、快、好、省,使区域内形成各种类型

、不同等级的空间组织(即城镇网络系统)。具体地讲,规划应根据地

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情况,与区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的发展协调进行。不能搞形式主义,不宜

“一刀切”,不宜简单追求数量扩张。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在优

势,应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一般要求,在区域内选准突破口,分清主

次,或先大后小,或先易后难,推行极化过程,再逐渐由点及面,形成

共振互促的体系。城镇发展规划尤其应适当超前发展能源、供排水、交

通、通讯、环境保护和社会保护等基础设施。

3.强化建设。

城镇这一地域空间从物质内容上应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财富的集合,

既包括资金、资源、劳力、技术等物质要素,也包括域内流动中的商品

和社会公共福利设施等生活要素或其它间接的生产要素。因此,强化城

镇建设,首先应最充分地利用生产要素集中和交换行为重叠这一物质和

能量聚合的优势,集中发展乡镇企业。新建的较大型项目,应进入城镇

规划小区,能集中的、原则上就不应分散。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集中连片

开展规模经济建设,既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又是改变“村村办厂、处处

冒烟、遍地开花”旧面貌的有效办法,是集中产业、节省土地、减少资

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

其次,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城镇建设。要

进一步完善鼓励和支持农村离土离乡、进厂进城的政策,吸引先富起来

的农民带资、带粮进入城镇兴办第二、第三产业。尤其要加速农村土地

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让土地能够实地有偿转让,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

集中,促使有能力和兴趣的农村务工经商者向城镇集中,并疏通农民向

城镇正常转移的渠道,以利于提高城镇的城市化水平。

再次,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实行“人民城镇人民建”,依

靠农民集资,允许农民依法从事房地产经营,从中依法收取土地和商品

房开发的税费;二是向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兴办二、三产业者收取管理费

,同时又适当调高城镇维护建设费;三是建委、交通、计委、电力、通

讯、农业、科教文卫应当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应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四是财政可适当单列相应预算;五是基础设施实行有偿使用,用所收费

用及其它收入共同建立起城镇资金积累机制。

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功能。现代市场经济早已不完全是“

自由市场经济”,而是政府有效调控、法制充分保障的经济。构建经济

生长点,要求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在利用好“看不见的手”的同时,要善

于运用“看得见的手”,恰当运用行政手段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建设

步伐。这是确保高起点建设生长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

特的必要条件,是高效组合生产要素,确保潜在优势得以淋漓尽致的发

挥、催生新的生长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新

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强势

政府”效应,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二党校)*

标签:;  ;  ;  ;  ;  ;  ;  ;  ;  ;  ;  

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的选择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