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新生儿湿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伍菊英

(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儿科)530400

【摘要】目的 观察对新生儿湿疹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湿疹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软膏外涂,观察组患儿则中药皮肤外洗方,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78%,、22.22%,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44%、5.56%,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效果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中药为患儿治疗湿疹疾病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药;新生儿;湿疹;效果

前言

湿疹是婴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又称为“奶癣”。主要发生在婴儿的面颊、额部、眉间与头部处[1]。并且,由于患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未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影响其成长发育[2]。临床上,以往治疗该疾病常采用的药物是西药,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为探讨使用中药对新生儿湿疹治疗的效果,选取36例患儿为观察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7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严格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日龄最小为10日,最大为28日,平均日龄(18.64±3.54)日,其中全身发作有12例、下身发作有14例,头面部发作有1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日龄最小为11日,最大为29日,平均日龄(18.93±3.87)日,其中全身发作有11例、下身发作有13例,头面部发作有12例。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疾病者、服用可影响药物者、不能定期复查者。所有患儿的家属均同意签署就医协议书。经数据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软膏(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1)对患儿进行治疗,每天于早晚各进行1次涂抹 ,期间不可拭擦。观察组则采用中药皮肤外洗方剂给患儿进行治疗,该药方成分含赤芍20g、千里光10g、金银花10g、桑白皮10g、木桶10g、红花10g、淡竹叶10g、桂枝10g,加水5500毫升进行煎熬,然后取汁500毫升放置到适宜温度后给予患儿泡洗,时间为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每天1次。两组患儿共治疗时间为1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情况,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患儿皮肤上红疹以及发热、瘙痒等症状均已消失,并且,睡眠质量已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皮肤上的红斑丘疹已消退50%,以及发热、瘙痒等症状和睡眠质量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皮肤上的红斑丘疹,发热、瘙痒等症状,以及睡眠质量均未有任何回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显示为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8.78%)低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44%),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对比(n/%)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患儿湿疹疾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三期,即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发作,且发病原因不明确,因此,导致医师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往,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常采用西药治疗,但是未有明显效果[3]。而有资料显示,采用中药皮肤外洗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在中医学上认为,婴儿的体制较为阳盛,并且,还有部分患儿因先天禀赋不足,从而导致其身体出现阴虚情况。目前,中医学对该疾病主要是使用中药皮肤外洗方进行治疗,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4]。改药方的组成药物有:赤芍、千里光、金银花、桑白皮、木通、红花、淡竹叶、桂枝等,其中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等疾病;千里光又叫九里明,其常生长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其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对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等疾病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金银花又叫忍冬,其出自《本草纲目》,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解热、加强免疫机能、中枢兴奋、降血脂、抗内毒素等作用,对于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桑白皮喜爱温暖湿润气候,对于土壤的适应性强,能够耐旱、耐瘠薄。具有降压、利尿、抗炎、抗菌、镇静止痛等作用;木通主要出自《药性论》、《本草经集注》,其味苦、性寒,归于心经、小肠经、膀胱经,主要用于清热利尿、活血通脉等症状,具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等功用;红花的生长期较短,适应力较强,常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能够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但是,该药物不宜给予孕妇使用;淡竹叶性寒、味甘,用于治疗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等病症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生长在山坡林下或者沟边阴湿处;桂枝能够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等,主要出自《名医别录》[5-6]。以上,诸药联合使用,由内而外,让患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由此说明,采用中药治疗患儿湿疹的效果较好。

本文数据研究得出结果,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比较,对照组的效果较差于观察组的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使用中药治疗患儿湿疹疾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袁定贵,郑慕雄,刘镇锋.中西药合用治疗湿疹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03):228.

[2]郭毅.中药皮肤外洗方外洗治疗新生儿湿疹[J].养生保健指南,2016,7(20):320.

[3]王德文.中医中药治疗78例皮肤湿疹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8(02):235.

[4]唐苏为,谢韶琼,汪青良,等.中药皮肤外洗方外洗治疗新生儿湿疹[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6):884.

[5]贺兰珍.免煎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7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04):437.

[6] 余峰.中药治疗新生儿湿疹68例[J].医学信息,2013,(9):533-533.

论文作者:伍菊英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新生儿湿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伍菊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