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_周亚

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_周亚

【摘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探究深基坑施工工艺与技术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以土钉墙支护技术为切入点,结合某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工艺,并从土方施工、基坑降水、钢筋笼施工、换浆清孔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具体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土钉墙支护

引言:

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及质量要求迅速提升,因此,对其施工工艺与技术进行重点分析极为必要。其中,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深基坑施工工艺与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探究价值。

一、工程简述

某建筑工程上部使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下部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狭窄,东、西、北侧均具有建筑物,仅在南侧拥有空地,且必须设置材料堆场与施工道路。在该场区内,自然标高为 11.5 米、基坑开挖深度为 9 米。

二、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工艺分析

本工程主要使用了土钉墙支护技术,其适用范围主要如下:第一,基坑直立开挖或是陡坡开挖时的临时性土钉支护。第二,应控制基坑的深度不高于 18 米,使用的期限不高于 18 个月。第三,适用土质为可塑、硬塑或是坚硬的粘性土;胶结或是弱胶结(包括毛细水粘结)的粉土;砂土和角砾、填土风化岩等等 [1]。同时,在实际的施工前,需要完成技术准备、现场准备、人员准备、机具准备以及材料准备。其中,应当准备的机具包括喷射机、点焊机、切割机、钻孔机、钢筋调直机等等;应当准备的材料包括钢筋、喷射面层材料、pvc 管等等。

三、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具体技术探究

(一)土方施工技术

结合实际设计要求进行土层开挖,将每次开挖的深度控制在 1.8 米以内。当土质较差时,应当降低开挖深度,并依托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落实预置超前挡件开挖、预留缓冲段开挖、分段开挖等模式。

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先完成土钉墙施工区的开挖,然后再对基坑边距离 15 米以外的区域展开大范围开挖,最后实现坡道收尾。其中,在土钉墙施工区的开挖中,要分层、分区的落实。在本工程的坡道收尾中,主要设置了两条出土坡道,一条为主要坡道(非临时性坡道)、一条为临时性坡道。此时,非临时性坡道设计为内外结合的坡道,外延量控制在 60 米、坡道宽控制在 10 米、坡度控制在 1:6;临时性坡道设计为内坡道,在对的基坑开挖到距离地面 6 米的情况下清除该坡道并不再使用。对于非临时性坡道来说,在其两侧外延伸的通道中,使用了土钉墙展开支护,将坡度稳定在 1:0.2。在此过程中,坡道的支护参数可以依托基坑支护的设计参数完成调整,且位置应结合现场情况实现设定。

另外,在土方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控制施工组织,并对机具进行合理配置,落实工作面及开挖顺序的规划,以此保证土方施工的高效性。

(二)基坑降水技术

为了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避免地下水对基坑施工整体效果的影响,需要引入降水技术。在此过程中,若是地下水的流量较小,相关人员可以在基坑施工中引入排水工程,以此达到排除坑内积水的效果;若是地下水的流量较大,则要在施工前展开降水,保证深基坑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上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本次施工的工期在 4-6 月,正处于雨季,因此需要重点完成基坑的降排水。此时,主要使用了水泥搅拌桩围护与止水、深井与轻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水泥搅拌桩围护与止水中,利用水泥搅拌桩完成四周土体的加固,避免四周地下水向着基坑内渗入,进一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水泥搅拌桩的设计要点如下:直径 Φ700、桩长 10 米、相邻桩搭接长 200 毫米;在桩长方向上,每间隔 2 米在桩内侧设置两跟桩,提升桩的抗折强度;控制养护周期 28 天。

对于深井与轻井点降水相结合来说,深井的设置降低了地下水位,将放坡系数稳定在 1:1 之内;轻井的设置降低了边坡内水位以及施工区域的土壤含水量,提升了基坑的稳定性。在本工程中,深井设置如下:直径 Φ360、深度 14 米、数量为 10 口。轻井设置如下:在土方开挖到深度为 4 米时设置,使用总管型号为 Φ100、支管型号为 Φ50、滤管 1 米、深度 6 米。

(三)钢筋笼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筋笼的施工中,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钢筋笼的加工与制作。当使用的钢筋长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当对主筋进行对焊或是搭焊工作。此时,要对所有对焊的钢筋展开抗拉强度测试 [2]。为了保证主筋间距、钢筋笼整体刚度达到标准要求,应确保主筋与固定架立筋之间的焊接牢固程度,并保证主筋与箍筋绑扎牢靠。同时,在制作钢筋笼时,还要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外形尺寸、数量以及主筋位置等主要参数,使其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第二,钢筋笼的吊放。在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必须要在专人指挥的条件下展开,并重点控制主筋方向以及保护层的厚度。第三,误差控制。相关人员必须要将钢筋笼的顶标高的误差稳定在允许范围内,以此保证钢筋笼的整体施工质量。

(四)换浆清孔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操作时,要重点保证钻孔施工的质量。在钻孔前,应清理施工现场,防止地表杂物对钻孔施工质量保证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贴近地表的钻孔操作,应当使用人工成孔的方式。此时,可以更好的感知基坑周围地下埋藏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深度较高的钻孔操作,应当使用机械成孔的方式。在机械钻孔时,需将钻孔机设置于合理位置,并严格控制桩孔的深度与孔径。完成钻孔后,要立即展开清孔,并落实钢筋笼吊放与混凝土浇筑。

在本工程中,主要使用了换浆清孔技术。将钻头提升至离孔底 100-200 空转,保证泥浆进行正常循环;在中速的条件下,压入黏度为 17-20、密度为 1:1 的泥浆,换出钻孔内部悬浮钻渣密度较大的泥浆,实现清孔的同时避免塌孔问题的发生。在完成清孔后,孔底的沉淀厚度小于 400,且含砂率地域 4%,为后续操作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明确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土方施工技术、基坑降水技术、钢筋笼施工技术、换浆清孔技术的落实,保证了土钉墙支护的施工效果,推动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守斌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3):240-242.

[2] 林金发 . 综合降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 用探讨 [J]. 河南建材 ,2019(06):9-11.

[3] 张掌书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 建材与装饰 ,2019(35):23-24.

[4] 赵子斌 . 探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19(34):19-20.

论文作者:周亚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_周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