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范雅萍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范雅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髋部骨折高龄患者40例并发不同程度精神障碍,具体表现为胡言乱语、幻觉、躁动、情绪异常等,多数患者自行下床且拔管,不配合治疗,对这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最佳的护理对策。结果: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并发精神障碍与创伤、手术、年龄、心理、疼痛、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有关,经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40例高龄患者,骨折病情均得到很好康复,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采取早期病情观察,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后精神障碍的症状。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创伤性精神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87-02

创伤性精神障碍是由于突发事件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脑缺氧、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应激反应、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而出现的一类精神性疾病[1]。多在受伤后数天内发生,是一种可逆的、波动性的精神紊乱综合症,包括意识、记忆、认知、睡眠、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的紊乱。随着医疗技术及各类临床监测手段的发展、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老年骨折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高龄患者机体适应能力、反应能力低下,外界的不良因素刺激均会导致他们出现异常心理反应,易狂躁、幻觉、自言自语、失眠等症状。高龄患者的异常行为反应,如若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本身骨折疾病的康复,延长住院天数,使基础病、潜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一定风险和难度。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40例高龄患者骨折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和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74岁;骨折部位为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骨折原因均为摔伤所致。40例患者受伤前均无精神障碍病史。麻醉方式全部为全麻。术后应用镇痛泵的32例。经临床病情观察,及时治疗和护理干预,40例患者精神症状恢复正常,10~18天出院,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

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精神障碍于入院后第2天或术后9小时-术后第5天发生,症状以谵妄为主,多在夜间发病,白天症状减轻或正常,呈晨轻夜重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定向力障碍、胡言乱语、语言不连贯,睡眠节奏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起床下地,不配合治疗,甚至伴有不同程度的错觉和幻觉。

3.原因分析

3.1 高龄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4岁。老年患者各器官、系统均已发生退化,自身调节能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是此病的基础[2]。高龄患者骨折创伤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术前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等疾病,加之骨折后卧床,故更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心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诱发精神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心理因素

由于摔伤导致骨折,患者出现恐惧心理;适应能力差,对病房陌生的环境,担心预后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手术创伤应激,特殊体位,各种管道造成身体不适,各类仪器声导致睡眠紊乱,促发精神症状加重使患者夜间出现幻觉、谵妄。

3.3 手术创伤

本组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随之下降,并且自我调节功能减退,不能及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出现异常应激反应,导致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3.4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高龄患者胃肠功能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量减少,手术创伤应激,术中失血、失液,受麻醉及术后镇痛泵的影响,出现恶心、呕吐等,均可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Marcantonio[3]认为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3.5 疼痛

骨折后疼痛和手术对患者的双层刺激,会造成患者心率快、血压升高。疼痛不能及时有效控制,会使患者产生烦躁、易怒、哭闹、情绪不稳,易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3.6 特殊体位

骨折肢体牵引制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呈外展中立位,伤口加压包扎、肿胀、疼痛等使患者感到不适,各种管道线路的影响,使患者夜间易产生幻觉、谵妄。

4.护理对策

4.1 心理护理

突发的意外事件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入院后应热情、耐心做好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恐惧和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积极态度对待疾病,树立自信心。对患者异常行为、语言要表示理解,不争辩,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并注意人身安全。床旁设置护栏,以防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告知家属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

4.2 术后监护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指标及时调节氧流量,减少缺氧带来的脑组织损伤。补充血容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小便情况,防止水钠潴留。术后多巡视、多询问,观察患者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及肢体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处理。特别在夜间护理人员少,更要加强巡视,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4.3 疼痛的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疼痛相关知识宣教,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和强度,利用松弛疗法,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对疼痛耐受差的患者及早镇痛,但尽量避免使用引起精神障碍的止痛药。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扣背,增加体位舒适感,避免疼痛引起不愉快的情绪。

4.4 并发症的预防

高龄患者骨折卧床以及创伤疼痛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营养丢失严重,需严密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已有的及潜在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有效干预。

4.5 病室环境及安全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夜间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对躁动的患者,尽量安排在单间,避免对其它患者的干扰,设专人守护,向陪护人员交待注意事项。床旁置护栏保护,根据病情酌情使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

4.6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高龄患者精神障碍的出现多数患者家属表示不理解,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多讲解此症状发生的原因,取得家属的支持,并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鼓励家属多陪伴,与患者聊天,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有利于疾病康复。

5.讨论

创伤性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个体敏感性不同,表现得症状也不同[4]。一旦发生及时协助治疗,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病室安全管理、术后监测、并发症的防治,通过对40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原因分析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对术后精神障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一玉. 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1):74-75.

[2]郭玲,莫兰,单艳. 高龄髋部骨折引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38-139.

[3]Marcantonio ER,Flacker JM,Wright RJ,et al .Reducing delirium sfter hip fracture:a randomized trial[J].J AM Geriatr Soc,2001,49:516.

[4]刘素云,李云莉,梁平.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12,13(05):100-101.

论文作者:范雅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范雅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