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雪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雪梅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中医通经脉、行血气、壮筋骨,配合牵引、理疗和药物等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以患者的心理、社会及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健康宣教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主,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取得患者的认同和积极配合。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焦虑、疼痛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均得到纠正,生活能够自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患者积极自觉参与康复治疗和护理,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为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是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用非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科收治实施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2例,针对本病治疗显效慢、疗程长、患者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产生烦躁和恐惧心理,不能坚持系统治疗而影响疗效,护理工作异常重要【2】。我们将人文护理融入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护理有了新的突破,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92例,其中男64例,女128例,年龄25-82岁;所有病例均经过CT和MRI确诊。突出部位:腰4与腰5间隙48例,腰5与骶1间隙67例,腰3与腰4间隙19例,有腰部扭伤史41例,有长期腰部负重史17例,平均住院14-21天。

1.2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通经脉、行血气、壮筋骨,配合牵引、理疗和药物等辅助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期注意劳逸结合及理疗以活血消肿、康复期腰背肌功能锻炼。经过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焦虑、疼痛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均得到纠正,生活能够自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3】。将人文护理融入整体护理,尊重患者的个性和日常生活习惯,准确及时把握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心理感受和需求,利用图片、健康宣教资料、责任护士讲解和答疑,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各种治疗方法、康复过程、护理方案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保健方法和不同阶段康复训练的动作要求以及频率、强度、配合要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预防应对,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使患者正确认识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是可以治愈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疗手段还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请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讲解和介绍,增强患者信心,取得患者的认同和积极配合【4】。

2.2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安静、舒适、整洁、温湿度适中,床铺清洁平整,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病情,腰部受凉是此病的重要诱因。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及易消化的软食,预防便秘。

2.3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避免复发具有重要作用。按康复训练不同阶段的动作要求以及频率、强度进行渐进性训练,持续监管多给予鼓励。强调卧床休息又注意功能锻炼;腰腿部关节施加助力作小幅度的关节活动练习,做仰卧伸腿,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可能将腿抬高,左右腿交替进行,连续5-10次;挺胸抬腹、抬头抬肩练习。治疗一周急性水肿期已过进行腰背肌功能四步康复锻炼,方法:第一步,患者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根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第二步,患者仰卧硬板床,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根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及挺腹。第三步,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步,患者俯卧,双上肢后伸,头肩部尽力后仰,双下肢后伸,仅腹部着床呈一弧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开始由简到繁,用力得当,重复5-10次,还原休息,3次/d,20-40min/次,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锻炼后无痛苦为度,坚持6个月。第三周佩戴护腰练习坐起、上下床、站立、行走、下蹲等。三周后如症状基本消失,佩戴护腰下地活动。下床时患者取俯卧位,移于床边,健侧下肢先着地,双手支起身体,轻抬患肢将足放于地上,床边站稳后,活动双下肢,适应后行走。上床时患者的健侧靠床边略下蹲,双手扶床面,健侧下肢先后伸放于床上,屈曲双肘,坐于床边,轻抬患肢放于床上,然后改为所需体位。行走:佩戴护腰扶着床沿、墙壁、康复车缓慢行走,避免行走过快、过久及强行扭转,防止腰部受损。坐位:一般成人平卧时L3椎间盘压力为20kg,坐起时高达270kg。3个月内切忌久坐久立,不坐软沙发,避免破坏新建的腰椎平衡。下蹲:双膝、双髋屈曲,避免弯腰。入厕:使用坐便,采用下蹲方式。沐浴:用淋浴。

2.4牵引治疗的护理 妊娠6个月以上及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牵引前去掉胸腰间硬物,排空二便,牵引时不可过空腹和过饱。腰部系好骨盆牵引带,一般牵引重量从15kg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使患者感到腰部有一定的牵拉感即可,1次/d,45min/次。牵引结束前应逐渐减轻重量,至患者腰部无牵拉感时才能去除余下的重量,否则因腰椎间隙突然缩小,压力突然增大,出现椎间盘突出加重或复发可能,结束后平卧30分钟,佩戴护腰再翻身活动,以保持腰椎体之间稳定,巩固治疗。

2.5理疗护理 电磁波、腰部湿热敷及针灸治疗,通过理疗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减轻肌肉痉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治疗中注意保暖,勿暴露过久,要根据患者皮肤的敏感度调节治疗的强度,经常询问了解局部皮肤温度适宜度,对皮肤感觉不敏感者按时间调节强、弱档,避免烫伤。

2.6中药护理 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根据传统子午流注理论,将服药时间调整为每日按8小时给药,以期发挥更好的疏通经络、祛除瘀血之功,补气益肾药饭前服,增加进补功效,散瘀止痛药饭后服,以减少胃肠刺激,中药外敷温度要适宜,要经常巡视检查观察皮肤情况,预防烫伤。

2.7健康指导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腰习惯,长期卧硬板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意腰部保暖、防寒防潮,避免过度劳累。睡姿采用侧卧膝部微屈,在仰卧时不可直接坐起,先取侧卧,两侧膝关节半屈曲,用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曲的上身支起,然后坐起。注意防止跌倒损伤,减少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行走和外出需要佩戴护腰,使用时间3-6周为宜,最长不超过3个月,以免继发肌肉失用能够性萎缩及脊柱各关节不同程度强直【5】。三个月内禁止弯腰提重物、拖地,尽量减少腰部负担。日常保健做到“四不能、两注意”:即不能久坐,不能负重,不能强扭腰部,不能过度运动;注意保暖,注意坚持按计划完成功能锻炼。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治疗显效慢疗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在积极采取各种治疗的基础上,将人文护理融入整体护理,以患者的心理、社会及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主,努力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持之以恒。患者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进行康复训练,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感受到尊重、自信和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为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四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2011,11(3):46-48.

[2]黄静,王祖梅,宋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7):61.

[3]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1-298.

[4]李代香.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68-1169.

[5]崔屹,曹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2):1065.

论文作者:赵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