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前儿童更好地爱自己论文_范兴华

如何引导学前儿童更好地爱自己论文_范兴华

范兴华 云南省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663000

【摘要】爱自己是一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唯一力量。爱自己并不是爱一个理想化了的自己,而是爱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梦想以及自身的一切矛盾。然而爱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培养。通过培养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肯定自己、树立自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可以有效地引导学前儿童学会更好地爱自己。

【关键词】爱自己;学前儿童;引导;安全意识;自信心;坏情绪

中图分类号:G6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3-152-01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爱自己是自私的表现。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是要让我们学会爱亲人、爱朋友、爱自己的事业、爱家乡、爱祖国……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爱自己,其实学会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爱自己”应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为如果我们爱自己,自然也会爱别人。爱自己是一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唯一力量。爱自己并不是爱一个理想化了的自己,而是爱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梦想以及自身的一切矛盾。但是,爱自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人由于很少在家庭或学校中得到无条件的爱,因此成年以后也很难发现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自己的关注和爱。因此,在给予学前儿童足够的关注和爱的同时,更应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那么,如何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爱自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敬畏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有当人的低层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出现更高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爱自己,应该从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敬畏意识,促进他们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开始。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各种幼儿坠楼、烧伤、烫伤、溺水、交通意外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培养他们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骗、防走失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和对水、火、电等事物的敬畏意识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事实证明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快乐。引导学前儿童学会更好地爱自己,通过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是基础。家长要学会放开手,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孩子提供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为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打好基础。

三、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肯定自己和树立自信心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肯定自己和树立自信心,是引导他们学会爱自己的关键。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的人有着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克服消极情绪,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获得他人的愉悦和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或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等原因,导致孩子在失望和依赖中慢慢失去自信的情况也为数不少。为了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多给孩子积极的肯定与期望、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表扬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给予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对待孩子。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和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即使觉得自己很笨或者很难看,也依然爱自己。

四、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长期的坏情绪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爱自己,帮助让他们学会调节和克制自己的坏情绪很重要。第一,要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坏脾气,明白发脾气不但对自己身体不好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第二,不要给孩子树立坏榜样。言传不如身教,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你是一个常常处于坏情绪中、脾气暴躁的家长,就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家长要善于用自己的好情绪带动和感染孩子。第三,要教会孩子发泄坏情绪的方法。例如,出门散散步、听音乐、击打枕头、画画、唱歌等。第四,是让孩子了解发怒前的征兆。告诉孩子,生气之前多半都会有某些迹象,比如“说话提高嗓门”,“脸颊发红”,“拳头紧握、心跳加快、嘴巴变干、呼吸急促”等等。了解这些发怒前兆有助于孩子自我控制情绪。第五,是教会孩子克制怒气的技巧,帮助孩子消除愤怒,平静情绪的最有效技巧之一是“3+10”制怒法。家长可以与孩子一道练习:感觉情绪快失控的时候,先做三次深呼吸,然后,在心中默数10下,从1数到10,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

五、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规律、健康的生活生活习惯能使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形成阳光、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爱自己,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一是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和孩子一起制作作息时间表,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午休的好习惯。二是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用餐,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均衡营养不挑食等。三是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一至两小时的户外运动,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控制。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往往没有节制,过度运动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运动量,要让他们知道当感觉到头晕、呼吸困难、心脏跳动快和双腿发颤时说明身体已经很累了,需要停下来休息。

参考文献

[1]尼娜·拉里什·海德尔.爱自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6.

论文作者:范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学前儿童更好地爱自己论文_范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