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让德育浸润小学体育课堂论文_董静

润物无声,让德育浸润小学体育课堂论文_董静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新路中心小学校 646121

摘 要: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德育素质的缺陷来制定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案,让小学体育课堂成为促进和发展学生德育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品德教育

体育课程作为育人载体,不仅要培育学生的运动技能,改善身心健康水平,还要实施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案的优化和创新,积极增加创新性的教育内容,丰富德育途径,让品德教育可以浸润课堂授课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体育活动中收获积极的情感,实现多元教育与发展。

一、示范导行,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在体育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是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示范性教育,让学生学习教师的语言行为、日常行为举止、仪表神态和工作精神等。如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如何正确着装,穿合适的运动服、运动鞋;说话要讲普通话,吐字要清楚;与他人沟通交流时要耐心、细致;体育行为要大方、正确并确保安全性等。

2.教师可以选择班级上的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导行”,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体育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刻苦训练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动帮助他人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进行及时的表扬,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规范行为、优秀品质以及令众人信服的道德水平。

3.施教者要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形象,以高尚的品德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崇拜老师,这样更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对象实施“示范导行”教育,逐步养成正确的体育行为习惯。

二、集体施教,开展规则纪律教育

体育课堂上的很多教学项目都是集体项目,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存在着体育交往和交际,又存在着多人之间的竞争、对抗、合作与配合,体育教学是开展规则教育和增强学生纪律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规则教育和纪律教育的职责,在集体体育活动中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规则、纪律的重要性,并在规则和纪律的约束下开展规范性的学习。如在足球、篮球、接力赛跑等集体性的竞技活动中,学生一方面要做到对比赛规则的充分了解,在遵守体育规则的前提下开展体育对抗和竞赛;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单打独斗”最终是无法赢得胜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规则范围内的团结、配合,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团结协作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集体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个人的“随心所欲”而影响集体的成绩。

三、丰富体验,收获自尊自信情感

刚开始接触体育项目时,很多人对自身的运动技能素质缺乏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小学生,在身高、体重、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上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对自己参与某项或某几项体育运动的能力很难进行准确定位,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出现自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学生遭遇体育挫折或受伤时,更容易怀疑自己的运动能力。但是,由于体育教育拥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主权,所以,施教人员要优先选择学生感兴趣以及能力范围之内的项目。

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畏难情绪和挫败感,对于学生保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逐渐修正自我认知,收获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体育教学应当多安排些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多元与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收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快乐感,加强自我积累,收获更多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在体育运动中收获更多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快乐体验,自我认知水平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四、挫折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自主独立的精神。基于体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和教育功能,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过程。小学生需要逐步增强自身对体育运动新项目、新环境的适应素质,在不断克服阻力和勇敢对抗中收获进步与提高。尤其是在学习较大难度、力度和幅度的技术动作时,学生必须有进行挑战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可能需要经历很多次的失败才能成功,或者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好某项技能。再者,参加教室外面的体育运动,必然涉及到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需要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做出积极应对,进而培养他们对外界和复杂环境的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肖正红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加强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2016,(05)。

[2]邵调 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三个有效基点[J].体育师友,2017,(02)。

[3]刘亚军 小学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文理导航,2017,(07)。

论文作者:董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润物无声,让德育浸润小学体育课堂论文_董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