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论文_庞蕊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论文_庞蕊

承德市砼鑫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针对这一形势,对建筑工程进行详细并且有效的检测,进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在目前的工程界中,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手段来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可以更详细的测试出建筑结构的性能,且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最终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其结构的合理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并分析技术应用的原理、适用范围与存在问题,并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混凝土;缺陷

建筑工程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与钢结构,它们二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研究及工作实践,重点围绕于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1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检测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弱点导致混凝土材料在工程中存在着裂缝缺陷的问题,这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关键。运用恰当的无损技术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提高混凝土的建筑价值。

1.1 回弹法检测技术

回弹法的检测工具主要是运用回弹仪,检测原理是通过运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弹击,由于混凝土的表面的硬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关系,受到弹击的混凝土表面深陷程度越浅,混凝土的硬度就越高,则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越强。根据表面的硬度测算出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出混凝土的承重质量。

1.2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的检测技术,既是运用红外线感应,与被检测的混凝土材料无接触,达到无损的检测方式。这种检测技术运用在检测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如内部结构发生缺陷、损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利用红外线对混凝土的连续辐射,运用红外摄像电子成像进行对辐射信号的接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信号的数据处分析处理。该红外辐射对混凝土的温度有较强的感应,而当混凝土有裂缝缺陷或损伤时,混凝土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则红外辐射对异常温度的感应变成信号,反馈到红外摄像电子成像中,电子成像的是温度变化图,根据温度的异常强度判断混凝土结构发生的缺陷深浅程度。

1.3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在建筑工程的检测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检测,超声一种频率大于2000赫兹的声波,是一种灵敏高的检测技术,同时对于操作检测的人没有身体的伤害。这种超声波的检测,是根据超声波的频率变化判断混凝土的质量,超声波是能穿透实心介质的声波,当穿过的混凝土表面发生结构变化,声波的振幅也会发生改变,说明被检测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异常。此外,实验证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穿透速度和混凝土的抗压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的是混凝土的应力的应变性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传播速度的改变并不能证明混凝土的应力程度,这只是起到辅助判断的作用。

1.4 冲击反射检测技术

冲击法是可以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深浅程度一种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主要依赖冲击混凝土反射的应力波反馈的频率图而判断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当应力波冲击有缺陷的混凝土时,应力波会根据混凝土的应力情况反射出反射波,接受反射波信号后表现为频率图,图中显示有着峰值和谷值,用于判断混凝土缺陷位置的厚度情况。这种检测技术不同于其他的检测技术,该检测结果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既能检测出混凝土的缺陷位置,还能检测出缺陷厚度。但这是一种单面的测试,应用的范围较为狭隘,主要运用在建筑工程的单面项目的检测中。

1.5 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检测是一种利用建筑材料具有渗透性特质进行的检测,运用含荧光的渗透液,施加在被检测材料上,而建筑材料对这种渗透液有着很好的吸收效果,渗透液进入开口裂缝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渗透液会进入整个混凝土缺陷。再经过相当长的一点时间后,混凝土完全吸收液体干燥后,在混凝土表面放入具有吸附作用的显象剂,显象剂对缺陷内部的渗透液有吸附作用,当缺陷内部的渗透液重新被显象剂回渗,在光照的条件下,显象剂显示出回渗的渗透液,这就检测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达到了检测缺陷的目的。这种检测技术成本低,具有方便携带、方便操作的优点,在没有设备条件下,只要有日光条件就能进行。然而不足的是,由于渗透液对检测介质的表面光滑程度要求较高,有生锈斑迹的钢筋结构是无法检测出具体缺陷。同时,渗透液检测之后的需要大量的清洁工作,这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钢结构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使用最多的新型材料,由于混凝土本身容易缺陷的特点,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结构的配合,实现优缺互补,利用钢结构固有的稳定性,增强混凝土的固性和耐久性。而钢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也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性的重要检测。

2.1 磁粉检测技术

磁粉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混凝土介质的磁性,进行检测内部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铁材质被磁化了后产生磁感应的强度,通常这种磁粉检测技术在当被检测材料被磁化后,产生分布均匀的磁力线,如果被检测材质发生异常,磁力线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另一个异常磁场。这种异常的磁场感应,判断出被检测对象发生了异常问题。异常的磁场既是形成了一个漏磁场,漏磁场可以吸附检测对象表面的磁粉,在光照下反映为磁痕,这成为检测出内部缺陷的依据。磁粉检测技术,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是一种钢铁介质很好的检测方法。但由于混凝土的深层结构并未存在铁介质,没有钢筋的混凝土是无法通过磁粉检测,这是磁粉检测技术检测范围的局限性。

2.2 雷达检测技术

雷达波是一种微波,这是一种穿透力强的电磁波,利用雷达发射的雷达波进行检测,能检测混凝土复杂结构,还能全面判断混凝土内部介质的具体位置,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可以检测出钢筋的具体位置以及发生的缺陷裂缝。具体原理是,当雷达波检测到内部损伤的结构介质时,微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会发生异常,反射波的信号也会加强,这是一种利用混凝土内部介质相互电磁性质的差异进行的检测工作,当差异越大,信号越强,缺陷程度越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的推动下,无损检测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中呈现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内部构件存在的隐患,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益华.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5).

[2] 钟金榕.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9):115.

[3] 黄春晖.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

论文作者:庞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论文_庞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