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思考与探索论文_李晓敏

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思考与探索论文_李晓敏

(乌海市体育中学,内蒙古 乌海市 016000)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体育竞技事业的后备力量,是未来体育赛场的基础力量,所以他们的体能状态对国民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能训练意义和方法。有鉴于此,接下来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意义、主要方法和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促进青少年体能的改善与提升。

关键词: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体育标准:终身体育、阳光体育。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运动也越来越重视,运动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青少年的身体机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怎样通过低风险、高效率的训练方法与策略加强青少年体能训练成为了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可以减少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若加强体能训练,对于青少年而言,既可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又可以保证一定的运动战术技能。所以体能训练是基础。加强必要的体能训练,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素质后备人才。更好的诠释“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的理念。

二、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耐力训练方法

对于青少年的耐力而言,代谢系统与循环系统是起着是起着关键因素的机能。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看,青少年耐力素质主要由最大的吸氧量、肺活量以及肌肉组成、血红蛋白等因素构成。男生在10岁时会首次大幅度提高耐力指标,13岁时再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15岁时进入性成熟期,明显减缓耐力的增长,16岁时出现本质提升;女生在9岁时会首次大幅度提高耐力指标,12岁时再次提高,14岁以后就进入性成熟期,耐力提升水平逐年下降,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幅度较大。男女生在步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最大吸氧量就与成年人相仿。因此,在青少年体能训练中,尤其重视对耐力素质的培养,由有氧耐力切入,深入改善青少年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的形态、机能,促进生长发育能力,并且从15-16岁为起点,开始应逐渐训练培养青少年的无氧耐力,更加深入地在他体内增加负荷中的比重。从另一个侧面去培养青少年的体能素质。

(二)柔韧训练方法

青少年身体素质中的柔韧性是一个基本项,并密切与其他身体素质共存。良好的身体素质则是青少年增强体力、提升运动体能、锻炼意志力以及完成训练、比赛的有效保证,也会对技术问题起着必要的辅助作用。身体素质的好坏决定着青少年的运动寿命长短。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青少年,运动寿命就越长;拥有较差的身体素质的青少年,不管运动员多么优秀也不得不提前退役。这种身体素质生而不同,后期对其学习以及掌握技术的速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青少年正处在增强柔韧性的关键阶段,所以必须重视加强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训练,尤其是可以通过武术、体操等运动操课来练习柔韧性,持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术水平。

(三)力量训练方法

运动的基础是力量素质,这个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运动成绩的高低,以及其他素质的充分发挥等等各方面。在平时的运动训练青少年的力量素质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随着运动支持器官的适应程度以及力量素质的提升的速度上慢慢增加负荷,禁止防范发生伤害事故,保证训练效果同时,我们还应重点考虑青少年的力量素质和自身的身体素质,多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训练策略,尽可能的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四)加强放松训练方法

针对放松训练,应该做到及时性和适当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放松训练时,要结合训练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必要的物理学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放松训练方法。在认真完成体能训练的时候,不应该立即停止运动,仍需要进行一个缓冲的过程,给肌肉和各个组织一个接受的过程。让高度紧张的状态放松下来,可以进行必要的放松训练的手段,配备着压腿、慢走的放松方式,进行分组训练和互相按摩的方法,这样可以是肌肉的一个缓慢放松过程。

三、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方法策略

(一)遵循基本规律,注重发展敏感期

在自然发育的环节中,发展运动素质的敏感期则是人体运动中的每一种素质的呈现形式,尤其是在特定年龄发展较快的时期,则会呈现最佳发展时期。对于运动员的选拔过程,主要侧重于关注青少年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因此在体能训练全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做好青少年的敏感期,尽可能尽最大限度地拓展运动素质。青少年生理上具有肌肉纤维较细,张性较小,且骨骼密度较小,心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尚不完善等特点,所以在体能训练中应遵循这些规律,切忌揠苗助长。在对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当中,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以练习徒手力量为辅,主要是因为此时青少年频繁地自然增长,是自然速度训练的第一个敏感期,应通过强化动力性练习提高青少年的速度感知素质。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要特别注重训练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素质,充分发挥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的价值。青春期的中期再实施必要地力量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速度训练进而全面的体能训练,让青少年正确感知这种训练体能。

(二)快乐体能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则是现代学习理论和阳光体育强调的理念。只有真正做到让青少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能训练的日常活动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形态和机能,从不同侧面提升素质。因此,让青少年快乐参加体能训练则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阳光体育发展背景下,负责体育教育的体育工作者更应从青少年健康的角度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角度进行体能训练。就最基本体能训练-田径运动跑步来说,它常常出现在体能训练的热身环节中,但由于许多青少年对于跑步这种机械的运动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校园内许多环境科学设置一些路径,带领青少年快步跑或者绕过障碍物跑步,或者急速跑和慢跑相结合的方法,或者采用跑台阶、趣味蛙跳等等训练的项目,快乐愉快的进行体能训练,进而让青少年享受运动。

(三)结合心理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

体能、技能与心理决定着运动员成绩的好坏,竞技能力则是这三者协调而成。在激烈地体育竞技能力中,体能往往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体能训练也一样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打好体能训练的基础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而在体育训练与比赛中,关键点是技术,有好的技术才能获胜,但这也需要以良好体能为基础。因此技能与体能相互统一、相互配合的,技术训练有助于节省能量,训练体能则是促进运动员持久发挥技能。当然,在更重要的情况下,青少年的运动训练里也少不了心理训练。由于青少年心理活动并不稳定等特点,极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当技术和战术相当的体育比赛中,良好心理素质则是最终胜负的关键性要素,不管是体能训练或是技术训练都少不了心理训练作为支撑,因此要结合心理训练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能训练,贯穿体育训练始终,切实提高体能训练质量。

结语

对处于为体能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而言,大部分的体能训练的项目并不简简单单的是战胜对手,更多的则是自我的一种超越,要与自身的各种特征做抗争。在青少年体能训练中,一定要结合注意耐力、柔韧与平衡的训练,按照青少年体能发展的基本规律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时间、难度,提高训练强度,同时要强调快乐体能训练的宗旨,以及配合必要的心理训练,进一步调动青少年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体能。

参考文献

[1]吴楠.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措施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5(09).

[2]刘江南.恒大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体育科研.2015(04).

作者简介:李晓敏(1986.12-),男,包头市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能训练方面。

论文作者:李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思考与探索论文_李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