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改革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与防范_外汇论文

汇率制度改革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与防范_外汇论文

汇率体制改革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及防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率论文,体制改革论文,外汇论文,外贸企业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5年7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制度由以前的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与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自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累计升值5%。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在生产、融资、结算过程中选择的货币币种会逐步增多,汇率变动的幅度也会较以往有所扩大,因此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如何有效地防范外汇风险,保障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将是未来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外汇风险的类型

外贸企业在进行一般性贸易和资本性投资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外币的结算,只要有外币头寸的暴露,就存在着外汇风险,即不确定的汇率波动随时可能使企业的资产或收益发生变化。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意外的汇率变动而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包括未来销售量、价格和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价值,这种风险被称为经营风险,有时也称为经济风险。二是已达成协议但尚未结算的外币交易,因汇率波动而使应收或应付账款蒙受外汇损失,这种风险就是通常所说的交易风险。三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某种需要,经营成果的计值货币选取外币记账,当记账外币换算成本币的时候,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换算时所用的汇率与入账时的历史汇率不同,就会发生外币换算损益,这种风险一般称为换算风险,有时也被称为翻译风险。

二、三种类型外汇风险产生原因

1.经营风险。由于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国际流通货币,我国外贸企业同主要的贸易国和地区签定协议时,一般会选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例如我国外贸企业经常会选择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币种作为签订合约的货币,虽然这些货币是所谓的硬货币,但是随着外部国际金融市场中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的加剧,近年来,美元出现持续大幅度的下跌,欧元和英镑的短期波动幅度也相当的大,使相当多的外贸企业估算的现金流量与实际现金流量出现偏差。从长远来看,各国的汇率会随所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以及利率之间的均衡关系作出一定的调整,但是只要外汇市场的有效均衡状态不能持续存在,外贸企业的市场价值随时都可能会因为意外的汇率变动而有所变化。

2.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主要与企业的结算方式有关,企业如果以信用方式赊购或赊销以外币计值的商品或服务,或以外币借入或借出的资金,只要在签订合同时的汇率与收付账款时的汇率不同,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风险。交易风险具体涉及两类项目:(1)已经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和应付款项目,如进出口贸易应收应付款、外汇借贷款;(2)资产负债表外的会引起未来应收和应付款的项目,如远期购销合同。交易风险既可能发生汇兑损失,也可能发生汇兑收益,一般而言,合约执行的时间越长,对合约双方而言遭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3.换算风险。换算风险主要是对境外投资的企业而言的,由于汇率变动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会计结算时可能发生的损益。换算风险只是一种会计概念,并不表示企业已经发生的收益和损失,换算风险反映在会计报表的各个科目。

三、外汇风险的管理措施

1.提高外贸管理人员对外汇风险的预测能力和应对能力。近年来,我国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很多潜在的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外贸企业认为汇率风险变动是天经地义的事,从而一些外贸企业屡遭汇率变动的风险。外汇风险防范是外汇资金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外币资金管理不仅可以避免风险,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质量,企业必须学会适应汇率变动的经营环境,作好外汇风险防范的准备,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下,虽然人民币同美元的比价关系从固定转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但是现阶段每日美元对人民币波动的范围仍然控制在3‰。面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中国一直奉行的“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战略,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也将逐步扩大。在真正意义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基本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供求关系,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形势下,影响货币供求的涉及面非常广,不但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上突发的事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货币供求,而且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状况、甚至全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以及政治形势的变化,也会对外汇汇率的变化产生作用,这就更增加了汇率变化的复杂性,而外汇风险与汇率的意外变动幅度大小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就对外贸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在全面掌握企业外币收支的前提下,不仅要准确、及时地预测汇率变化趋势,还要准确地判断意外汇率波动对公司将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并在意外汇率波动之前准备好最佳的应对策略。

2.经营和融资多元化是化解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面临的三种外汇风险中,其中经营风险对外贸企业长期利益的影响较其他两种风险要深远得多,它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战略、购买战略、生产战略和营销战略等,而且还直接影响这些战略能否协调一致。许多管理者在编制经营预算时,使用的就是外汇市场上的远期汇率,但是往往会有一些意外因素的出现,导致预测的远期汇率会与实际外汇汇率出现一定的偏差,而这些意外变动的汇率会使企业的股票价格(或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要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树立全球化经营理念,这样即使汇率的变动使企业的某些市场和生产基地受到冲击,但是多元化的经营可以使得外汇经营风险因相互抵消而趋于中和。但是如果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需要集中化生产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或者企业规模过小对多元化战略感到力不从心,也应让销售市场尽可能多元化,同时,企业的融资也应多元化。近几年,国内外贸企业从国际市场形成的美元、欧元、日元外汇借贷融资较多,形成大量的外汇债务,而债务货币升值也带来了数额巨大的偿债风险。企业只有在经营和融资多元化前提下,才能在外汇资金的取得、应用以及有效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才可以使经营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对外汇、资本和产品市场上不均衡状态所提供的机会做出主动或被动的反应。

3.大力发展外汇衍生市场促进企业对交易风险的管理。由于我国过去的汇率形成市场化水平不高,汇率变化主要来自市场调整,汇率波动不像国际金融市场那样频繁,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和需求均不强烈,外汇衍生产品市场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汇率风险管理已成为外贸企业的现实需要,发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外汇亏损,为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往来和外汇交易保驾护航。

外贸企业在整个出口外汇的交易过程中,合约双方执行合同的时间越长,遭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欧美跨国公司对交易风险管理一般采取以下两类方法:一是以签订合约的形式进行保值,二是调整经营决策。

(1)合约保值方法。有远期收付汇的外贸企业,通过与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收付金额相等的、同时间反方向的远期外汇合约,合约汇率按远期外汇合约签字日外汇银行执行的远期卖出或买入汇率执行,这样就将未来远期买卖合同中不确定的汇率风险有效转嫁出去。经营决策者在降低外汇风险的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以及决策者的个人意志不同,一般会采取远期外汇买卖合约和外汇期权合约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均可以达到将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锁定的效果。但是远期外汇买卖合约的交易成本和企业支付的财务成本要低,而且企业管理层并不考虑汇率波动对企业主营业务带来的其他影响,也不存在投机的问题;而外汇期权合约则在锁定目标收入和成本的同时,还保留着未来外汇变动中获得汇率收益的机会,因此外汇期权费用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现行的远期外汇买卖中,人民币还不能实现同其他货币,例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远期结售业务,企业可采用的有效方式是用美元锁定其他货币的汇率,购买企业向银行支付美元,银行向购汇企业支付合约外币。中国的期权市场也才刚刚起步,因此培育和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是推动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

(2)调整经营决策。企业在采取合约保值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经营决策来避免和减少交易风险。首先,在选择结算货币时,力争选择硬货币,即使支付时不能采用硬货币,也要通过商定汇率将支付的软货币与硬货币的汇率变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避免一方过多地承担汇率风险,往往会被交易双方所认可。其次,在具体结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适当调整付款的时间,即在外币坚挺的时候,对外币的应收账款应延期收回,应付账款则应提前支付;当外币疲软时,外币应收账款便应提前收回,而应付账款当力争延迟支付。当然,如果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在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情况下,能够设法采取不同种类的货币组合起来进行结算的话,外贸企业的交易风险就可以相互抵消,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外汇风险,而且可以降低保值的成本。

4.不断提高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约束管理者的行为。外汇合约保值的目的是避免因汇率的意外波动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目标收益的实现,也正是由于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汇率的意外波动既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同时也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应该说机会与风险是同时存在的。但是企业在防范交易风险的整个过程中,其基本原理是保障企业主管业务预期利润的实现,而不是为了追求外汇汇率变化带来的额外盈利,因此企业在降低外汇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会放弃一些偶尔出现的盈利机会。如果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在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和无完善的风险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个别决策者个人意志和投机心理膨胀,为了追求额外的收益而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关注汇率波动上,甚至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冒险行为,不但加大了保值成本,而且对于实现企业的长期管理目标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外贸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加强自律,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确保企业未来交易收入和交易成本的实现,这实际上也间接给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避免因管理者个人投机心理的产生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5.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对外汇风险的吸收水平。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外贸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出口产品大多以低价取胜,出口企业内部残杀现象严重,面对汇率体制改革以及中国贸易壁垒的打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会持续增强,外贸企业更多面临的还是出口价格的上升,因此汇率的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更多的还是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外贸企业必须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挤压本已狭窄的利润空间,更不会因汇率的变化而使企业走向毁灭。值得一提的是,换算风险由于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且也无法通过合约的方式进行保值,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设法使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外币暴露头寸为零。

标签:;  ;  ;  ;  ;  ;  ;  ;  ;  ;  ;  ;  ;  ;  

汇率制度改革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与防范_外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