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希望扬帆远航——后进生管理艺术探究论文_孙永芳

让希望扬帆远航——后进生管理艺术探究论文_孙永芳

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说,只要有哪怕极少数的后进学生在我们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那么,我们所标榜的任何“素质教育”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才能“药到病除”。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些管理后进生的有效方法,让这群生活在阴影中的孩子也看到阳光,看到希望呢?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做好以下三点特别重要。

一、和后进生结对子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让参加初级社会心理学讲座的学生去试验叫做“成对指导”的教学方法。选择212名学生,让成绩在上位的人和在下位的两人搭配成一对,坐在一起听课,并设法使他们互相刺激对方,告诉他们最后的评定以“两人所得分数之平均分作为两者的成绩”。另选170名学生,则和往常一样上课,没有什么变动。结果,不曾搭配成对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最好成绩A的人仅有20名,获B的人80名,C有57名,被评定为下位的D和E者竟有13名之多。而以“成对指导方式”上课的学生,不仅整体平均分数比前者优越,分别来看,成绩得A者有37名,得B者有148名,C者27名,得D和E者则为零。从这些结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同学互相的刺激和切磋,能使成绩较差的人振奋起来,赶上去,成绩好的则更上一层楼。

互助组的优点在于:第一,浪费时间及被动的用功减少,合理而主动的用功增多。第二,需互相切磋、说明,比传统的用功方法能加深理解。有人结伴学习,与一般无条件接受老师授课的被动的用功完全不同,可进行积极主动的努力。

现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要求学校每位老师都要和一位学习后进的学生组成“互助组”。老师帮助学生提高了成绩,学生帮助老师增强了教育能力。魏书生老师班级班干部或者学习尖子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后进生在先进同学帮助下提高了学习成绩,先进同学也在帮助后进同学的过程中更认真地学习,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成绩。由此,我想我班共11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排座位时是1号和3号、2号和4号同桌 ,目的也是让他们互助。但有的组4号基础太差,组员基本放弃了。我把他们的成绩绑在一块儿算分,也就是把同桌两人分数的平均分作为两者的成绩,然后在班内排名,第一名两人都加22分,第二名两人都加21分,以此类推,第22名两人都加1分,最后把4个人的总分相加,就是组内得分。实行这种方法以来,组内好同学着急了,他们找着点滴时间帮助后进同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保护好孩子自尊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呵护。” 一天,班里丢失了东西。我让班干部问问查查,没什么结果。我亲自在班上大讲诚实的可贵,不诚实的可鄙,并宣称一定保守这个秘密,还是无效。无奈之下,我让全班同学给老师写一句话。其中一个孩子写道:“老师,我错了。”一看字迹,我知道这是去年刚转入我班的一个后进生,他的学习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当时他妈妈恳求非要上我班,说是我脾气好。岂不知这孩子不仅学习不好,品质还有问题?当时我脑子里出现了几种处理他的方法:跟同学说东西找到了,××拿的;再不提丢失东西的事;是我忘记放哪了?正想着,课间操铃响了。同学们都去上操了,我走到xx桌位前,在桌洞里赫然躺着丢失的东西。我拿出来,丢到第一排桌位前靠近讲台的地方。待班长上操回来,我假装嗔怪道:“东西就在这儿,你怎么就没看见?”后来,这个学生学习特别努力,从来不及格的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超出及格线十多分的好成绩。

三、化否定为肯定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教育专家李镇西校长曾经说过,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加有效。富有智慧的教师,会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表扬,从而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任教的班里后两位同学,无论上课检查默写什么,他们基本上是一个也默写不对。批评,肯定是不缺的;而表扬,真找不出理由。于是,我把每个班里最后两位同学找来,一班是王玉森和段启明,二班是王宇和李文俊。告诉他们,从今晚开始,语文作业他们可以只做一半,做哪些由他俩自己决定。第二天课堂上默写,只要对了,我就给他们加分。他们的默写本上,从此没有了×号,只有√号。实践证明,当段启明由每天给小组减分变为给小组加分时,忧郁的脸上那一丝笑容是隐藏不住的。二班的李文俊更是突飞猛进,有时一次能给小组加5分。这大大改进了这些后进同学在小组内的地位。以前,段启明组和王玉森组的组员都向我反映,能不能不要他们了。言外之意,其他成员辛辛苦苦挣点分数,都让他给扣光了,全体组员都得跟他一起受罚。其实我想,我是肯定了后进生付出的努力。而这种肯定,会激励他们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后进生也有成才的欲望,有进步的要求,只要我们当老师的真正把他们当有自尊的人来看待,看到他们的基础,承认他们的努力,肯定他们的成就,他们就会健康、茁壮地成长。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可怕,怕的是,心如死灰,无所依托。老师只有经常关心差生,用心去感化差生,才能让差生看到希望,让希望扬帆远航。

论文作者:孙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让希望扬帆远航——后进生管理艺术探究论文_孙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