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外观设计分析论文_柳旭东

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外观设计分析论文_柳旭东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地域环境影响因素,能够促使建筑物充满全新的风格和色彩,而且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环境因素,更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在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将地域环境作为建筑外观设计的关键根据。本文主要分析了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外观设计问题,突出地域的特色,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环境;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物设计是表现文化的一种方式。建筑物的外部构成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建筑物都会明显的体现出地域性的特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时间比较晚,但是进步的速度很快。同时,国外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扩大了我国的建筑视野,更新了建筑理念,促使我国在建筑创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建筑物的外观会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受,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环境。因此,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对城市的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我国建筑外观设计中坚持的美学原则

建筑物的空间取决于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建筑物的空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在建筑形式美中,建筑的外观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也是建筑物建设中的基本步骤之一。在建设建筑物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处理好建筑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使二者统一起来,最好应该坚持“精神与审美”的原则,科学的处理建筑形式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还应该把物质功能的追求与精神方面的追求有机地结合,并使之具体化后融入到建筑物的形式中。建筑物具备的形态是特殊的,但是在不同地区与环境中,建筑物的形式种类又各有不同。就好像自然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特点。生存空间的广大造就了了多样性的文化。从古至今的建筑物,虽然在形式的处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所有优秀的建筑物都有一个共通的方面,它们都遵循了一个标准:多样统一。因此,具备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建筑物才能够被称作形式美的建筑。在设计建筑物的外观时,不能只重视形式问题,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目标,使创意充满内涵和品味,促使建成的建筑物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987

二、地域环境下,建筑物空间的设计

建筑中蕴含的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建筑中使用的方法具备极强的实用性,且意义非凡。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为了保留建筑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这种独特性。立足于大的建筑空间与条件,在空间排列组成与景观构成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认真细致的计划,合理的安排。

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应该是相互贯通的,而且具备的功能也应该形成互补的优势,这样有利于构成建筑外观一致的风格以及丰富的内涵。从总体布局中品味单体设计来看,“于严谨中得变化、于质朴中显经典”,在建筑外观设计中所表现的形式美特征在建筑语言运用中,都是变化有序的,比例与尺度的关系会表达感受,给人场所感的空间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地域环境下,建筑外观设计表达的文脉

正如凯悦基金主席普利兹克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融合。现阶段,我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将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手法加以运用,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并经过提炼简化的原始符号,以某种方式传递文化内涵对设计者来说,虽然建造的是一栋建筑物,而从宏观来看,又不止于设计某建筑物,同时也是城市设计一副巨大的城市“镶嵌”图案,其构成是需要把一块块石子精心点缀建筑外观的特色之美,体现在一些重点建筑,对城市风貌及特色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强化特色,或者构成新的特色,必须要处理好人工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可以用门窗、屋顶、柱式、山墙等部分运用现代构形手法和审美观念,将建筑构成的表现形式,表现成具有文化内涵、民族特色、有延续性的建筑外观。

四、生态化的原则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所谓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五、地域文化影响下建筑外观设计措施

1、了解中国地域文化特点

想要在现代建筑中引用中国地域文化,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建筑设计人员不能够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应该到当地地区进行走访研究,获得最直接的材料。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均不相同,南北之间、东西之间、民族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想要设计出一个较好的住宅建筑首先就要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将民族文化特点融人到建筑中去,这样才能够符合现代人对于审美的需求。

2、提炼地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历史文明

北方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客家人的土楼等等,都极具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现代住宅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本区域文化的精髓,运用建筑的语言,如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要素展现地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同时还要处理好西方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对于当今一些国人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而很多设计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运用到住宅建筑中。但在运用西方地域文化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的照搬照抄,需要了解西方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历史背景,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够知道其设计理念,才能够将其合理融入我国的建筑业中。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地域环境、人文地理等因素都会对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及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时,会多方面、多角度的设计其空间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外观风格等。同时,地域环境对建筑行业的作用力也很大,而且在现代化建筑物的创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地域环境与文化的了解,这样更利于建成美观又有韵味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 吴蔚. 色彩在城市建设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07)

[2] 万怡芳. 建筑外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9)

[3] 李贝贝. 浅谈建筑的外观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4] 余青蔚. 建筑外观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J]. 城市地理. 2015(06)

论文作者:柳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外观设计分析论文_柳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