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论文_包义

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论文_包义

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影响极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67例,通过对这例患者采用核磁共振的成像技术来进行身体检查,从而分析该方法的能力极其价值。结果:对 67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 其中51例患者成像显示为内膜片 ,16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准确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检查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真、假腔的分辨清楚,可以很好地显示夹层隔膜,对于临床的诊断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记性动脉夹层;诊断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各种病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内血液通过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其纵轴扩展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急骤,临床症状多样,病情进展迅速,误诊率高,而且,如果该疾病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有生命的危险。现在,临床上经常用血管造影和CT进行诊断,但两种检查各有局限性,而核磁共振成像对血流变化较为敏感,因此,目前为止医院对于急性动脉夹层患者一般采取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的急性动脉夹层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验观察。入选的患者标准:意识清楚,一些重要脏器的功能没有受到伤害,被研究的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都是自愿接受本项研究,患者均在同意书上签了字。其中,包括男性47,20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 – 5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 ± 5.9)岁。而60例患者均出现胸背部持续性疼痛症状。而患者的疼痛时间在3 – 6 天之间。通过 De Bakey 分型为 , Ⅰ型患者11例, Ⅱ型患者 19例 , Ⅲ型患者 24 例 , 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

1.2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采用西门子Magnetom C! 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先进行常规胸部自旋回波序列扫描,轴位T1加权,TR 660 ms,TE 20 ms,矩阵160×256,视野 400 mm×400 mm,2 次采集,层厚 10 mm,间隔 5 mm;冠状位、矢状位T1加权像,TR 480 ms,TE 20 ms,矩阵 160×256,视野400 mm×450 mm,2 次采集,层厚 10 mm,间隔 1 mm。一般不采用T2加权,主要由于T2加权扫描时间太久。对于心电门控扫描参数为 :矩阵 128×256, 视野 350 mm×350 mm, 翻转角300 或 600, TE 12 ms, TR 25 ms ;对于 3、4 次的采集时层厚为 8 mm, 采取无间隔。

2.结果

2.1内膜片以及破口的显示

表一 不同体位检查对显示破口情况(n)

组别 Ⅰ型Ⅱ型Ⅲ型

左前斜位 4 19 24

冠状位 11 6 9

横轴位0 0 5

由表一可以知道,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67 例患者中有 51 例患者显示为内膜片,通过真假腔内血流信号不一致做出诊断的有 16 例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有 54 例患者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 11 例Ⅰ型患者,19 例Ⅱ型患者,24 例Ⅲ型患者。

2.2主动脉分支的血管受累情况

对于患者的主动脉分支的血管受累情况而言,在 39 例Ⅰ型和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通过检查发现,有 18 例患者显示头臂动脉受累,其中有 12 例Ⅰ型患者、6 例Ⅱ型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 28 例Ⅲ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通过检查发现,出现腹腔动脉受累患者为 6 例,出现一侧肾动脉动自假腔患者为 7 例。

3.讨论

3.1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原因有很多。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异常中膜结构和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主动脉结构异常是,自然容易发生主动脉的裂开,常见的因素包括:马凡综合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等等。我们熟知的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和男排运动员朱刚都是这些原因,而倒在运动场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时,也容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现象。换句话所,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因此,医院更应该加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最终较少患者的痛苦。

3.2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状

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除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外,因主动脉供血区域广泛,根据夹层的累积范围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他的情况还有:周围动脉搏动消失,左侧喉返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声带麻痹,在夹层穿透气管和食管时可出现咯血和呕血,夹层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表现为呼吸困难,压迫颈胸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肺动脉出现肺栓塞体征,夹层累及肠系膜和肾动脉可引起肠麻痹乃至坏死和肾梗死等体征。胸腔积液也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常见体征,多出现于左侧。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危害是死亡。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以往的文献报告,1周内的死亡率高达50%,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60-70%之间。

3.3核磁共振成像的简单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而目前,许多的领域都涉及到核磁共振成像。而引用最多的就是医学方面。比如本文研究的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除此之外,核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通过调节磁场可自由选择所需剖面。能得到其它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对于椎间盘和脊髓,可作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成像,可以看到神经根、脊髓和神经节等。不像CT只能获取与人体长轴垂直的横断面;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核磁共振对人体是没有一些危害的,比如辐射等。

3.4核磁共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急性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危险率非常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主动脉夹层迅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

本文研究的是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根据对67例该疾病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的方法治疗,可以发现,核磁共振成像是有利于及时发现疾病并且采取有力的治疗方式。运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进行检查,其准确度更高,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显,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疾病,这样不仅可以对患者有效治疗,还大大降低了患者出现的生命安全的几率。

4.结束语

该院通过对本院的6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的检验研究,了解到核磁共振成像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存在很高的价值,可以有效地预防该疾病并且尽快的治疗,从而减少该疾病的死亡率,从而更好地为我院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5.参考文献

[1] 魏建虹,任学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J],四川医学2008,29(4):462 – 463.

[2] 刘宇扬,米树华,李志忠,等.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异同,心肺血管病杂志,1998,03:211 – 214.

[3] 孙明,漆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J],2001,3(9):646 – 647.

论文作者:包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论文_包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