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发论文_蒋振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东莞 523000)

摘要:户外端子箱作为变电站信号传输和遥控操作枢纽,承载着变电站日常操作的大量任务。根据相关规定,变电站的刀闸、地刀均要从端子箱或后台进行操作,设备操作与端子箱密不可分。但传统端子箱操作回路设备设计上存在缺陷,弊端在现今高强度操作任务中显得尤为突出。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来实现操作面板统一化、操作回路模块化、连线集约化的目标,从而提高设备操作可靠性,满足现今电网安全稳定的需要。

关键字:端子箱、集成控制模块、快速检修

0引言

户外端子箱作为变电站信号传输和遥控操作枢纽,承载着变电站日常操作的大量任务。根据操作规定,变电站的刀闸、地刀均要从端子箱或后台进行操作,设备操作与端子箱密不可分。但在端子箱传统控制回路的设计上,端子箱的操作回路设备采用跳线安装,线路排布复杂。变电站常规线路间隔刀闸数量有7个,其每一个刀闸操作面板包括五防逻辑锁、远方就地控制切换按钮、分闸按钮、合闸按钮、急停按钮5个元件,一个端子箱合计共35个元件。密集元件均需安装在同一块操作面板上,布局困难并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提高端子箱操作效率,满足现今电网安全稳定的需要。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端子箱作为变电站的就地操作关键设备,操作面板采用的是跳线设计,操作面板存在零件零散,在查找故障中容易误触碰,给排查故障带来困难,某供电局2018年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端子箱远控操作(包括按钮老化、线路损坏、新投运线路接线有误等)一共出现了48起,排除故障平均耗时45分钟,对设备送电和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影响。对于传统端子箱操作面板,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面板制作不规范

传统端子箱操作面板经常出现刀闸、地刀的操作机构的排列顺序与现场不一致,排列容易混淆操作操作设备,甚至存在误操作刀闸风险。

2)维护检修困难

由于操作面板上刀闸位置不统一,间隔元件较多,均需布置在,另一个按钮有四个触点,密集的设备排布会给刀闸维护检修造成很大困难,导致刀闸维护检修困难。

3)连线跳跃,安装复杂

操作面板的上的按钮(五防逻辑锁、远方就地控制切换按钮、分闸按钮、合闸按钮、急停按钮),在面板后采用的是跳线连接,在查找刀闸故障过程中,容易误触碰其他间隔设备和难于查找对应线路,给刀闸维护抢修带来困难,延误设备送电时间,给电网安全稳定造成影响。

图1 操作回路线路连接

2一种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的设计

为了解决传统端子箱操作模块故障率高、检修困难等问题,现在急需设计一种端子箱中的新型操作模块,来实现端子箱远控操作可靠性高、实现快速检修的目标。基于端子箱的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出一种新型集成控制模块,将控制回路变成组合机构,方便更换。基于传统端子箱操作面板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应用以下三方面的技术解决:

1)操作面板统一化。

基于操作面板不规范,端子箱操作面板采用统一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设计、安装的不规范,减少差异性,提高操作安全性。将每个端子箱的面板按照操作间隔最大化处理(每个间隔7个),统一进行开孔处理,保证设备位置的合理性和操作准确性,提高识别度,让操作更方便合理。

2)操作回路模块化。

基于刀闸控制回路检修复杂,端子箱内可以将操作模块中,刀闸包含的所有零件模块化,即将五防逻辑锁、远方就地控制操作按钮、分闸按钮、合闸按钮、急停按钮组合为一个整体,若刀闸机构出现故障,可以将基于整个控制回路将的模块更换,而不耗费时间对个别元件进行故障排查,减少检修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

3)端子连线集约化。

基于刀闸连线复杂,安装困难,端子箱内刀闸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控制回路连线集约化,即每一把刀闸控制回路的连接线均为同一、相同规格的端口,同时采用集中形式管理连接线路,保证连线整齐划一,连接简便。

3主要技术应用

为达到端子箱控制回路到达操作面板设计统一化、刀闸操作回路组合模块化、端子连线集约化的目标,端子箱控制模块采用以下技术做处理:

1)连接线路电子化处理。对于刀闸的操作回路,回路中所有电气元件的连接均不采用电线连接,改用电路板模块化设计,保证模块化与箱体简洁,实现模块化设计

图2 控制回路电子化处理

2)统一的操作面板设计与布局处理。为保证端子箱统一的设计安装,操作面板从出厂就按照规定尺寸进行最大化设计,现场不再做位置的更改,保证设备的统一性和合理性。

图3 操作面板统一设计样式

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能应用在每一个变电站的端子箱上,经过线路电子化处理与统一布局,有效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4结语

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操作回路整个电路板更换而非单个设备故障查找,有效保障设备的可靠性与更换的及时性;可以用模块化设计替代跳线,简化安装步骤和节省人工安装费用,降低刀闸安装难度,提高容错率;可以统一设计操作面板,使端子箱接线更整齐简洁,方便维护。新型集成控制模块的应用,有效地提高端子箱利用效率,使变电站操作维护更方便可靠。

参考文献: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李军明, 王丽莹, 李小燕,等. 变电站端子箱、机构箱内环境智能集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现代制造, 2016(33):114-115.

【3】佚名. 变电站端子箱、机构箱内环境智能集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 机电信息, 2016(33).

【4】张丽娟. 基于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8, No.294(06):79.

【5】高振兴, 郭创新, 俞斌, et al.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6).

蒋振鸿,1987—,男,本科,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中国南网电网公司职创项目“变电站端子箱三防改造系统”

项目编号是“031900KK52190139”

论文作者:蒋振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一种端子箱新型集成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发论文_蒋振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