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市场机制的概念_市场机制论文

全面理解市场机制的概念_市场机制论文

论全面理解市场机制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机制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作者认为,市场机制不仅仅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或供求、价格与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市场机制是基本经济规律主导下的作用于市场的规律体系的作用形式,是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等内容。

●关键词:市场机制 社会生产目的 动力机制 市场机制的历史阶段性(发展机制) 运行机制

目前经济理论一般把市场机制定义为价值规律的作用或供求、价格与竞争等市场经济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全面地理解市场机制的概念,对于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来指导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运行机制是动力机制的表现形式

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动机支配下进行的,而经济动机只是客观经济目的(包括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下的社会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目的,限于篇幅,本文暂不分析后者)的人格化或有意志的形式。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由其动力机制决定的,或者说,运行机制只是动力机制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时,曾深刻地指出:“必须把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这里不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怎样表现为资本的外部运动,怎样做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怎样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然而有一点一开始就很清楚:只有了解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象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1〕我们知道,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而把竞争规律主要放在《资本论》第三卷去研究。这体现了《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的逻辑方法。这种逻辑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经济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趋势去把握经济的外在的运动形式。

当然,我们应该引进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是必须像马克思那样是批判的吸收,而不应是用西方经济学只分析现象而忽略本质和内在趋势的研究方法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理论体系。比如,我们可以引进机会成本、边际生产率等概念和分析方法,但是不应该用这些方法取代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分析方法。因为劳动价值论是把握市场经济本质和必然趋势的理论基础。例如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规律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即边际生产率)分配”的理论,“资源贡献价值”论等等,就掩盖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掩盖了不同经济形式下生产关系的本质。又如有人从西方经济学搬来了“收入创造价值”的理论,认为谁获得的收入就是谁创造的价值。这使我们在实践中把流通和第三产业等许多以实现价值为主的部门拱手让给外资去控制。这同把剩余价值或资本积累向外资的转移视作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相比,显然是一种倒退。

另外,有的论著把市场机制仅仅定义为“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是不全面的。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规律仅是价值规律中动力机制的延伸,而且是理论范畴上的独立化;甚至可以说,反映社会生产目的范畴的历史演进,决定着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后述)。因此,应该说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综合作用,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综合作用还越来越受到制度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社会生产目的是市场机制中的主导的和决定的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基本经济规律(主要是社会生产目的)是主导的和决定的因素,社会生产目的范畴构成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和主线。但在目前一般经济学论著中已经很少提到它,长此下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体系连同它所体现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当然存在着被丢弃的危险。这正是用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和方法取代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与方法的最主要的表现。这也是同邓小平10年前提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体系〔2〕的愿望相悖的。

抛弃以社会生产目的为核心和主线的经济学体系和基本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表层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与体系来解释市场经济。按照西方经济学体系,“经济人”的本性就是追求近期私利最大化,并认为这是一个无须证明的、永恒不变的基础公设。这一观点早已在西方现代管理学、未来学、现代产权理论等领域以至于西方经济学内部遭到种种非议。例如西方管理学关于“社会人”、“决策人”等概念的提出,未来学和经济学关于企业目标与行为短期化向长期化转变理论的提出等等。但是,要改变西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当代主流经济学这种非历史的研究方法是很不容易的。后者虽然继承了凯恩斯革命和宏观经济学,但是,它并未对微观经济学这个基本方法进行什么革命,所以又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西化的深层原因,则是由于斯大林关于基本经济规律理论在某些方面背离了马克思的方法,同时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形式。斯大林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并提出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质;但是,其社会生产目的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认为社会生产目的仅仅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而同社会经济的联系形式无关。这样,他就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简单地、绝对地对立起来;同时又把资本主义“为利润而生产”同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简单地等同起来。简言之,认为任何社会都只有一个单一的生产目的,我们称之为“单一目的论”。目前我国大学经济学教材中,一般仍然按照这个体系来表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但在讲企业经营机制时,又把盈利表述为企业的经营目的。这种悖论可能是不自觉地存在于“单一目的论”体系内部;但也有一种自觉地建立起来的新体系,即认为社会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而企业目的则是为了利润。这种观点我们可称之为“双目的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利用经济杠杆的间接调控,就能使单纯追求利润目标的“企业目的的涓涓细流汇集到满足人民需要的大海中去”。这种“双目的论”事实上已经抽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特殊性,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最终也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资产阶级国家,其宏观调控也应该不仅仅以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均衡为直接目标,更应把社会资源的配置、生产能力的增长同社会实际需要的长期变动趋势的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长期目标。因此,“双目的论”的实质,是企业以近期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这同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基础假设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

如果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西方经济学追逐近期私利最大化的人性假设作为基础或出发点,势必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西化。因为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基础假设是相悖的,所以私有化或实质上的私有化则是必然的逻辑结论。在理论上如果不能清晰地解决这个逻辑悖论,必然导致实践上的动摇、弯路与混乱。原苏东改革理论也是由引进市场机制、改善公有制起步,最终却走上了把私有化作为市场化前提的歧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这个逻辑悖论的解决。近来我国有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利己本性,必然要求精神文明中利他与为公的教育与之相制约,这种貌似执中制衡的哲学玄论其实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之谈。其实践效果只能是促使那些掌握实权者口头上讲为公,暗地里谋私利。我国十几年公有制改革的利益机制已经由“工资侵蚀利润”(国家让的利较平均地分配给公众,那时的口号是“分配透明”、“民主管理”、“选举厂长”)逐步转向利润甚至国有资产流入实权者的私囊。如果今天经济理论仍然不敢面对并急切地解决这个逻辑悖论,就只能举国、举党上下陷入私有化的覆辙。

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在于恢复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目的的科学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市场经济动力机制的范畴体系的分析进而揭示其运行机制与发展机制。

按照《资本论》的逻辑方法,所有制性质并不是决定社会生产目的的唯一因素。就劳动者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经济而言,当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时,使用价值就是其直接生产目的;但其商品生产部分成为生产的主体时,或当生产者转变为个体商品生产者时,其直接目的就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商品的价值;〔3〕但其最终目的则仍然是为了满足“流通以外的”生活需要〔4〕。可见,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最终目的的性质,从而决定着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联系形式则决定着生产的直接目的和生产目的的社会经济形式。同时,在直接目的同最终目的之间,还会形成作为经济动力的其它中间环节。按照这种方法,市场经济(即发达的、价值规律与竞争规律充分起作用的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就不能仅仅是为了商品的价值,而必须是为了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价值。所以,以利润为直接目的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同时,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企业,获取利润又必须是为了积累。但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积累或资本无限度的增大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满足全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则成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而积累则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必要的中介手段(只不过它是属于社会生产目的或经济动力范畴的中介手段)。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个人奢侈性的生活消费,也只是为了维持其信用的一种业务手段。因此,就生产的最终目的或社会再生产的性质而言,资本主义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社会主义生产则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就是说,资本主义下人只是为了钱;社会主义下钱最终是为了人。

总之,把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绝对地、简单地对立起来是片面的;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也会淡化坚持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三、市场机制的历史阶段性或市场机制的发展机制

一定的社会经济的动力机制决定着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就经济机制的相对稳定性而言,我们可称之为同态协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动力机制或社会生产目的的历史阶段性演变,其经济运行机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经济动力与运行状态的发展机制,可称之为异态转化机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不仅仅在社会生产目的发生根本性质变时,经济运行机制会发生根本性变革,历史已经证明,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目的也会有历史阶段性的局部质变,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相应地发生变革。把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人”本性简单化、绝对化、永恒化的西方主流派经济学,自然容易把纯粹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理想化、永恒化。如果我国经济理论把这种绝对化、理想化的市场作为改革的目标,实际上也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也就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笔者认为,要客观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究竟孰优孰劣,关键是真正把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趋势。

人所共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历了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的或帝国主义几个历史阶段,第二次大战后则开始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如果把现代市场经济看做市场经济的成熟期,我们可以把上述几个历史阶段喻为资本主义的幼稚期、青少年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更年期”以及成熟期等几个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直接目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取巨额风险利润。自由竞争时期的直接目的则是获取超额利润,至少是要获得平均利润,否则一个资本就没有正常的生存权。这时,部门内部与部门间的竞争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与资本的流动,是充满活力的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和资本集中的加速进行,使资本主义进入了用垄断(包括协议价格、瓜分市场以至武力争夺殖民地)手段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金融寡头统治与掠夺全社会与全世界的腐朽时期。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展开,资本主义进行了许多重大的自我调整,包括反垄断、国家宏观经济职能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自我变革等等,使它开始进入现代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的根本局限,资本主义要完全医治好其帝国主义“更年期”的综合症从而进入市场经济的成熟期是很难实现的,也许只有真正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达到这样的阶段。现代资本主义仍将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冲突中曲折前进。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将主要表现为以企业行为长期化为微观基础的计划化趋势同私人资本追逐近期私利最大化的盲目性和垄断本性之间的矛盾。但必须看到,这一矛盾的前一方面,即以企业行为与目标长期化为微观基础的计划化趋势,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必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至于这一趋势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是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还是通过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革命,则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但不容置疑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基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这一根本趋势。所以,邓小平不仅指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一重大经济现实,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5〕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述一下现代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在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和私人垄断及其造成的腐朽趋势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生产的直接目的,即近期利润最大化是其决定性的目的,就是说能否获得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决定着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的存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长期的积累和企业发展则成为决定性目的。西蒙的决策理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就反映了这一历史趋势。在近代资本主义时期,高的利润率会使资本铤而走险。新的科技革命使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成功概率在决策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

笔者曾反复陈言,长期化(即追求企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决定性的动力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趋势或根本标志。但迄今,把现代市场经济定义为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仍然在我国经济理论中居于主流地位。这里有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国经济学的主流是否应该跟在西方经济学后面亦步亦趋?众所周知,自60和7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世界贸易战中居于劣势以来,美国经济理论认为美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行为短期化。但自8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呼声几乎被两股潮流淹没。一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对付滞胀经济的失败招致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二是资本主义追求近期私利最大化的经济本性导致的股市、房地产投机狂潮受到政府的放纵或支持。〔6〕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这些潮流才能拿出自己的科学定论。应该看到:第一,西方国家对投机行为的放纵酿成的泡沫经济不仅给西方经济的前景埋下了定时炸弹,而且已经严重地制约着现实的经济复苏和发展。第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现代货币主义关于恒久收入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以及理性预期理论,实质上都包含着对市场主体即期反应式的短期行为的否定。

四、运行机制:压力与协调

由于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是发展的、有阶段性的,因此,它的运行机制也会随之发展。经济理论对自由竞争与垄断竞争等不同阶段的竞争形式进行了充分地分析。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竞争尚是一个需要全面分析的范畴。一方面,同以往的竞争相比,现代竞争是以产品和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和人才素质为主的竞争;另一方面,它又不仅是企业之间的整体力、凝聚力之间的竞争,而且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一般采取了反垄断和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由于不同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不同,由于其发展的水平和生产特点不同,完全竞争的形式只适用于部分产业,在其他产业和部门则应在政府干预与协调下维持多种不同的垄断与竞争的结合形式。如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垄断竞争(如汽车、飞机制造等)、国家垄断(某些公用部门)等等。这也形成了价值规律不同的作用形式。如一般生产价格(完全竞争),市场价值(国家应该保持其在产品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的粮食生产)等范畴本来是价值规律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形式,现代竞争条件下则呈现出并存状态。在我国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情况下则更是如此。总之,适度竞争和有效竞争的概念,要求在政府协调下的不同的垄断与竞争的结合形式同时并存。因此,把市场的压力机制同自由放任等同起来,是经济理论的一种过度抽象的思维方式的误导。

此外,一些非市场因素形成的压力,如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会通过市场机制表现出来(如劳动力与某些自然资源供需关系等),并要求在政府规范与协调下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这将越来越成为经济科学在研究市场机制时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

1.市场机制不仅仅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而是基本经济规律主导下的作用于市场的规律体系的作用形式。

2.市场机制不仅仅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三大机制,这三者只是运行机制的一部分内容。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机制还包括压力机制与协调机制。其次,运行机制是由动力机制决定的,或者说,它只是动力机制的表现形式。最后,由于动力机制是发展的和有阶段性的,运行机制也有其自身的发展机制。因此,应把市场机制的定义修正如下:市场机制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以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为主导的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形式,是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包括动力机制(社会生产目的与个人劳动目的的范畴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运行机制包括压力(竞争、人口、就业、自然资源稀缺、环境等)机制和协调或均衡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等自动协调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信息引导等自觉协调机制)。

注释:

〔1〕《资本论》第1卷第35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3页。

〔3〕〔4〕《资本论》第1卷第211页、第17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7页。

〔6〕陈志江:《日本经济的怪胎专住》,《光明日报》1996年2月15—17日第五版边载。

温铁军:《美国学者林顿对世界金融市场崩溃的第九次预测》,《改革》1996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理解市场机制的概念_市场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