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衡阳雅士林御苑项目部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全球环境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建筑行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为了能够减少我国的能源、资源紧张问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其贯彻了绿色建筑理念,加强了给排水节能、节水。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
1绿色建筑相关阐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如今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改善自然环境的能力,采用环保技术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方式,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资源过渡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资源浪费以及“三废”错误排放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工程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损耗,包括节水、节地、节能、节菜等,主要包括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从而为人类发展提供健康、绿色、生态的使用空间,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绿色建筑在建设当中要注重环保、低耗、经济、高效、集成、优化等方面,是社会与自然、当下与未来的利益共享,更是确保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其应用
2.1配水器与卫生器节水
①水龙头可以采用充气式和瓷心节水式水龙头,这些新型水龙头可以在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减少水压,减少水资源浪费。剧相关调查显示,这些新型水龙头在节水方面可以减少30%用量;②卫生器要重点选择水容积小、冲击力强的设备,传统的卫生器水容量大约都在6L以上,水量浪费很大,因此可以选择双档水压冲洗水箱,也就是不同的水压功能按钮,依然以容量为6L的卫生器为例,可以设定为一个排放4L水的按钮、一个排放2L水的按钮,并保持较好的冲击力,在样即可起到良好的节水作用;③选择节水型莲蓬头,普通莲蓬头出水量通常为20L/min,而市场上节能型莲蓬头能够减少一半,也就是10L/min,理论上可以减少50%水用量,实际使用中也能够减少40%以上的水量。
2.2对给排水管道设计进行技术优化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的绿色发展要求较高,针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成为了建筑项目优化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给排水系统各管道科学设计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因为优良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可以使水分渗漏问题尽量减少,同时降低给排水运行中压力的影响。其设计过程主要是:首先要对绿色建筑所需设计的给排水系统在管道以及相应配件设置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特别要对不同部位管道配件的用途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出选择,以此来提升管道以及配件的运行使用安全性;其次还要对所选用的管材及配件进行质量把关与管控,以此来保证给排水施工与使用效果,降低由于管材质量问题出现渗漏水情况出现的几率;最后,为了延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年限,在进行管道设置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防腐蚀工艺设计,并在进行管材与配件选择中尽量选择具有较高防腐蚀效果的材料。
2.3优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绿色管材,从根本上降低废弃管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在管材的选择方面,施工人员最好选择耐腐性较强且耐氧化效果较好的管道。众所周知,排水系统管道常年埋于潮湿的地下,一旦管道缺乏耐腐性和耐氧化性,很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施工人员在优化给排水系统时,最好选择应用节能式的用水设备,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能源与资源的耗损程度,同时可以尽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发生浪费的情况,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优化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建设海绵城市
城市如海绵一般在雨水丰富时进行收集,在水资源不足时进行释放,是建设海绵城市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不但能缓解城市内涝的弊病,还能解决旱季供水不足的难题。海绵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将雨水蓄水装备安装在大规模建筑物的顶部,进行高效的雨水采集工作。(2)为新规划的商业区和居住区设计雨水采集方案,提升雨水采集和保留能力。针对污染地域,还需要规划生态过滤池,提升污水再利用效果。(3)为新建成的居住区配置雨水调节设备,如建筑物顶部绿植蓄水和提高地面渗水能力等。(4)针对新建设的城市,可以运用渗水能力强的材料进行道路建设。综合条件较好的地点还可以设立雨水存储与过滤设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3.1太阳能利的用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
用太阳能充当热源具有提供充足热水、绿色低碳、低成本等优点,在长足发展中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降低热水流通时热量的消耗,是规划热水供应系统时的关键问题。若要达到降低热量损失的目的,可选择在热水供应系统规划中引进新式的保温原料。太阳能是一种能量丰富的能源,为地球上的万物提供必需的能量,其不但可满足人类对热量的需要,还充当着其他能源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煤炭、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后备能源不足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因此,太阳能的研发与应用逐渐变成了新式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式。太阳能的可再生性有利于向热水供应系统供给充足热量,在实际应用中能产生较好的制热效果。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运用的主要方式。太阳能良好的发展态势,决定了相关配置能拥有广泛的社会需要。用太阳能设备充当加热工具时应当斟酌日照时数、光照强度等问题,充分评估施行难度与利润大小。如为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装配太阳能时,需施行多种抗冻措施,以保证制热功能顺利运作。
3.2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运用中,中水回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它能有效的改善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象。而很多城市和绿色建筑工程都已逐渐开始使用这一系统。而中水回收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将平时生活中不用的废弃水资源经过多种加工和处理后,在城市的绿化和道路设施的清洁上都能有所作用。这样不仅使原有的清洁用水能够被保护,同时还能使原本被废弃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循环使用,极大的减轻了城市中的水资源利用压力。
3.3二次供水设备。
通过对水泵-水箱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水泵-水箱由于采用了单泵形式,水压与水流量无法被控制,从而提高了电能用量。因此可以采用二次供水设备,通过变频调速供水与压罐供水方法,从而实现节能目标。其中,采用变频调速设备主要是为了调整供电功率,并结合水泵实际运行情况实现无极调速,通常可以采用变频气压、变压变量的方法实现这一功能,在设备选择中要结合给排水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这样即可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在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由于用水低谷期可能造成运行偏离问题,这就需要结合用水低谷期用水量变化规律对设备进行调试,从而确保低谷期用水效率最大化,也就是在用水量低于单台水泵了流量的20%时,则启动小流量水泵供水,这样即可起到节能作用。
结语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是一个整体的工作系统,各个工作的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而为了能够使整个绿色建筑给水的过程不会产生额外的浪费和污染,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的同时,要更多的去考虑如何减少水资源的无故损耗,同时还要加强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从而使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技术得到真正的开发。
参考文献
[1]秦建明,李双江.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7):241-242.
[2]张幼知.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87.
[3]胡春联.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分析[J].低碳世界,2014(15):226-227.
论文作者:祝羿,陆杰,叶方征,白薪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水资源论文; 管道论文; 太阳能论文; 水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