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论文_林振强陆能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论文_林振强陆能善

林振强陆能善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中医医院广西南宁5327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结合莫沙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病例分两组,治疗组36例,以中医外治法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36例,用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结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

【关键词】中医外治;糖尿病胃轻瘫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028-02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是指继发在糖尿病患者基础上以胃动力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早饱、胃脘胀满、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吞酸、发作性干呕、呕吐等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50~76%[1],笔者采用中医外治结合莫沙必利治疗DGP36例,并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463岁,糖尿病病程2~15年,空腹血糖:72~12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5~168mmol/L,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8~66岁,平均452岁,糖尿病病程15~12年,空腹血糖:75~14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162mmol/L,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均符合胃轻瘫诊断标准为:①糖尿病病史;②存在持续性嗳气、早饱、饱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③内窥镜和钡餐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④同位素标记试验、胃排空试验、实时B超、胃压测定术、胃电图(EGG)描记技术提示胃排空延迟、部分DGP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如果检查证实有胃排空延迟,且排除上消化道、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和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的因素,DGP的诊断便可成立[3]。

13治疗方法:首先,两组患者均以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严格进行饮食控制。治疗组均以穴位埋线(12号针头内置长约2cm的医用外科2号羊肠线,然后垂直刺入穴位,得气后边退针边进针芯,把羊肠线垂直埋入穴位内,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查看针孔处无暴露于穴位皮肤外的羊肠线后,用创可贴覆盖针孔。)中脘、双侧足三里,每周一次。气阴两虚者加于黄芪注射液双侧太溪、脾俞(每个穴位05ml),每日一次以滋阴益气,脾胃虚寒者加神阙隔附片灸,1次/d,黄芪注射液双侧脾俞(每个穴位05ml),每日一次以温中补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肝气范胃者加针灸肝俞、太冲,手法以泻法操作并以疏肝理气,针刺太溪补法以滋水涵木。并同时予莫沙必利10mg,3次/d,餐前30min口服。对照组以莫沙必利10mg,3次/d,餐前30min口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一个月未服用其他促胃肠动力药。

14疗效判定: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制定的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评定[4]。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接近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体征改善,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用药前缩短;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B超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2结果

治疗规定疗程后观察,治疗组36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6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及副作用。

3讨论

长期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多个脏器受到累及,植物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加上高血糖、胃肠激素失调、微小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降低,以至瘫痪,出现糖尿病胃轻瘫,这也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其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病、促进胃肠动力为主,但存在疗效欠佳,副作用多等劣势,而中医外治结合西药治疗,不仅可以增强疗效,也可减少其副作用,糖尿病中医上属于“消渴”,而DGP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痞满”、“嘈杂”等范畴。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肺、胃、肾阴液亏虚,终累及脾脏,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生化精微。其病位在脾胃,与肝、肾有关。临床实证与虚证皆可出现。埋线治疗可起到持久、缓慢的治疗效果,并对经络、穴位起到延长刺激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其有升发胃气、补益调理脾胃的功用。现代研究刺激足三里可是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中脘为胃之募穴有调理脾胃,化湿降逆的功用,现代研究轻刺激中脘可促进胃动力作用,但强刺激则可产生抑制效应。故中脘、足三里埋线治疗可对胃轻瘫起到良性调节作用。消渴病人本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因,病程日久可伤及脾胃,导致脾胃气虚,可出现气阴两虚的症候。于黄芪注射液注射太溪、脾俞可以滋阴益气。另外黄芪有降血糖、调节免疫的作用,并可增加平滑肌的收缩力。另外消渴病人病程日久,失于调养也可出现脾胃虚寒之证,可加于神阙隔附片灸,黄芪脾俞穴注可温中补虚。阴虚日久,肝阴失养,肝木太过逆乘脾土,加之七情失和,肝失疏泄,可出现肝气犯胃之证,可加于针刺太冲、肝俞以疏肝理气,补法针刺太溪以滋水涵木。调理肝脾。而莫沙必利为新一代5-HT4受体激动剂,可促进乙酸胆碱释放而增加围兜收缩力改善胃-十二指肠协调功能。为治疗胃轻瘫常用药物。其配合中医外治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使此类病人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施斌.胃轻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20(4):19519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779

[3]Abell TL,Bernstein RK,Cutts T,etal.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a muhidisciplinary clinical review[J].Neurogastroenterlo-Motil,2006,18(4):263283.

[4]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胃轻瘫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41(7):2728.

论文作者:林振强陆能善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论文_林振强陆能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