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设项目中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常显峰

高层建设项目中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常显峰

黑龙江省宏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给国内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建筑企业的技术革新首当其冲。鉴于都市内部的建筑资源面积缺乏以及暂居人口密集,超高层、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工程。本文以此对当代高层建设项目中的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

现今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地发展,人们在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定居。这种现象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建设部门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的用地面积紧缺。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目前大多采用对外扩张征用面积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面积紧张的问题,而且还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条路便是增加高层建筑以提高用地面积的利用率。

1 因地制宜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对施工设备的要求可谓苛刻,需要根据不同工程建筑的真实技术需求来进行选取,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和经费对采用何种施工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施工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特点,高层建筑在进行设备的选取时,对垂直运输和吊装的施工机具要格外重视。

1.1 针对不同基础的施工技术。针对高层建筑选址的差异,对高层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要视情况而定。比如:有时遇到选址地下土质结构复综错杂、有较深的持力层等情况,通常选取的是桩基础技术。由于经常会遇到这种地质情况,大多采用了这种技术,期间这种技术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派生出了其他以桩基础为基础的技术方法。比如预应力空心管桩,它主要应用在含水量大水位高的地域,能承受较高的水压满足施工要求,但是由于其是用钢铁浇筑,施工噪音大,造价相对较高,这些缺点也不得不一并考虑在内。

1.2 施工期间组织管理问题。关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的组织管理问题上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一,保证项目施工重点;二,从大局安排施工,短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目标;三,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四,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阶段的使用率。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组织,降低出错率并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从而高效安全地管理工程项目施工。

2 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特征

2.1 高深度基础。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自身稳定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比如:采用普通方法处理的地基其深度必须大于高层建筑真实高度的1/12,而采用桩体作为地基时,那么对基础的埋置处理应满足深度达到建筑实际高度的1/15以上,并且需要设置层数为一层以上的地下室结构。

2.2 工程庞大。高层建筑由于其整体非常巨大,工程投入施工需分成众多项目分别实施,会需要许多单位和许多工种同时进行作业,无疑,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施工进行统筹规划是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2.3 工期长。正常来说,普通的高层建筑的工期一般在2 年左右,一些复杂的建筑则需要更长的工期,要想缩短工期就需要从一些可操控的项目入手,以提高经济效益。

2.4 高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国内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案,还有一些正处于发展研究当中,比如钢结构和钢结构与混凝土并存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的特性决定了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一个工程中的重要度。高层建筑的施工和使用安全标准也要求施工的各个方面必须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简述

3.1 钢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建设中,需要配合其建筑本身外形和其体现的价值理念来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钢结构的诸多方面皆有严格的要求。钢结构技术从整体上用钢材建造高层建筑的外围框架,通过核心墙和钢梁并在后期工程中加以钢板和混凝土来确保其成为一个整体,以提高稳固性能。

钢结构焊接阶段对技术的要求尤为严格,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焊接技术质量要求上提出高要求,焊接技术保证了钢结构之间的有效连接。目前钢结构焊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完美地将钢材焊接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钢结构材质的支柱在核心墙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其数量取决于高层建筑的设计高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确保其正常支撑性能。

3.2 钢筋混凝土技术。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给钢筋混凝土技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经常会因为过长时间暴露在复杂环境下而产生偏差继而影响整体建筑强度。控制混凝土强度可以从三点来实现:

(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书中规定的数据来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并实现进行多项试验来保证最佳配比,根据实际结果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后验证期可行性之后方可应用到实际施工当中去。

(2)必须随时测试混凝土的各项参数并严格监控,证实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浇筑工作。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浇筑技术,以符合施工项目设计的具体要求。为避免实际浇筑过程中出现冷却裂缝的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混凝土的覆盖工作。

(3)对混凝土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为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与此同时改进高层建筑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体现的性能,泵送型混凝土是最佳的选择,期间还必须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振荡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则是需要根据其材料品种来进行不同的混凝土对养护时间有不同的要求,还必须保持浇筑完毕的混凝土的温度恒定在其最佳温度区间内。

3.3 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在冷却凝固过程当中,会产生裂缝,会导致整体强度下降,必须预防裂缝的产生。预防要从浇筑早期就开始,早期要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收缩,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收缩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施工单位对钢筋的配置非常重视,其中包括混凝土结构产生突变而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有着多方法来控制这个问题,比如:在墙体不受到约束力的一端增加构造柱体以增加其强度;材料较为轻的墙体同样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增设间隔较为短的构造柱,还需要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增加相当于墙本身宽度的混凝土梁;科学合理地设置建筑内部的气体隔绝层和温度保持层以保证期间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有时还必须预留出一定的缝隙保证墙体能够适应不同季节在一定安全范围内伸缩,这种伸缩缝需要保证一定年限的使用有效期。

要想在早期就对混凝土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裂缝的防护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项目施工的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着手解决关于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水分的蒸发过快过多的问题以控制其裂缝的生成,同时对建筑构件进行专业的护理使它处在合适的湿度条件下。至于部分体积庞大的混凝土块,需要更加细致的养护。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控制混凝土块的起始温度和过程温度入手,妥善地改善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缺点。

结语

目前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邹灿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11,3:224.

[2]段福顺,王娟.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2,8:58.

[3]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2012(01).

论文作者:常显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设项目中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常显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