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平同志在1999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精神文明论文

龚学平同志在1999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精神文明论文

龚学平同志在上海市1999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上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海市论文,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一次总结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工作的重要会议。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黄菊、徐匡迪、陈铁迪、王力平、陈良宇、孟建柱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代表,黄菊同志还作了重要指示,这是对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们的极大鼓舞。

在今天会议上,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1998年度的市级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镇、1997~1998年度市级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以及1998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这些集体和个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做出了成绩,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文明委对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刚才,几个单位和个人的交流发言,讲得很好。他们从社区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农村文明村镇建设等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上海在本世纪末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满意答卷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团结和激励全市人民实现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奋战1999年,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决定》,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去年工作的回顾

去年,在党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环境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拓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得到了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安居乐业”为目标的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成倍增加,并向文明城区延伸

去年,各个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紧密围绕“安居乐业”的目标,把创建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长宁、闸北、黄浦、徐汇等区委、区政府“一把手”亲自动手,要求文明办牵头协调,与有关职能部门签订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还经常深入到小区、社区了解创建工作进度,召开创建工作协调会、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年来,地区创建工作呈现了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成倍增加的可喜局面。去年原计划新增50个文明小区、10个文明社区,并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综合检查验收,市级文明小区新增240个,总量比上年增加75%, 市级文明社区新增17个,总量比上年增加113%, 提前实现了市委提出的“到本世纪末,有三分之一的市区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中”的目标。

现在,地区创建工作已向文明城区延伸。在黄浦区开展创建试点的同时,静安、卢湾等几个中心城区创建工作积极性高涨。创建文明城区的指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将使地区创建工作出现新的飞跃,从整体上推进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将为上海创建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全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向文明行业拓展,逐步形成全行业覆盖的格局

去年,在煤气、自来水、供电、医院、邮电等17个行业规范服务达标后,公共交通、物业管理、工商系统、市政道路收费、汽车维修、公共图书馆等6个行业开展了规范服务达标活动。

目前,已经有23个行业开展了规范服务达标活动。规范服务达标正在形成三个延伸。一是从达标窗口岗位向行业的后勤、机关保障内部延伸。二是从窗口行业向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延伸。三是达标行业向文明行业延伸。去年,在自来水和民航两个行业中开展了文明行业的创建试点工作,实现了全行业“合格服务”向“优质服务”的跨越。现在,全市正在形成全行业创建覆盖的格局,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市郊农村广泛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天,受表彰的50个文明村,21个文明镇,是全市首批文明村镇,是当前郊区农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都市型城镇和乡村的代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市郊农村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针对农村实际,从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入手,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二是着眼于城镇和乡村现代化,促进村镇功能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村镇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尤其是对农村操办红白喜事,创建活动中都有抵制铺张浪费、正面引导的有效措施。同时,广泛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了郊区农民的素质。

(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向纵深发展,市民素质显著提高

去年,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全市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有130万志愿者参加的志愿者活动不断形成活动高潮。 黄菊等市领导都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活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得到了弘扬。

我们还以举办重大活动为契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去年我国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江泽民总书记发出抗洪抢险总动员令后,我们率先在全国组织抗洪赈灾大型义演,上海人民和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慷慨解囊,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高尚的精神风貌。

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3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城市文明与市民素质”大讨论。“七不”、“三学”、读书活动、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希望工程、领养孤儿、无偿献血,送温暖、献爱心等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市民中初步形成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

总之,去年精神文明各项创建工作的成绩,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成绩面前,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向新世纪,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市民中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准还不稳定,人民群众对此还有不少意见;农村创建工作的力度还需加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下大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直到抓出成效来。

二、关于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工作的特点是大事多,喜事多,难点热点也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重。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关于今年工作的具体安排,市文明办根据中央文明委和市委的要求, 拟定了《1999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点》, 已经市文明委全体会议讨论后正式下发。工作要点中,对今年上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在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在地区覆盖、行业覆盖和市民文明教育覆盖上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我们一定要抓住世纪之交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的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我们要紧密围绕市委提出的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要求,巩固各项创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不断延伸和扩大创建覆盖面,在地区覆盖、行业覆盖和市民文明教育覆盖上全面展开,使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的创建是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今年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围绕安居乐业的目标,体现面向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宗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创建质量,推进文明小区和文明社区的创建。“安居乐业”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创建文明小区和文明社区的经验的结晶,我们在调研中加以肯定和归纳并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安,即小区、社区治安秩序良好,邻里关系和睦,居民人心安定;居,即小区、社区卫生整洁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舒适;乐,即小区、社区文体设施齐全,活动丰富多彩,居民乐在其中;业,即小区、社区物业管理完善,再就业工作达标,社区服务全面,居民方便满意。各个区县、市建委和房地局要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加强物业管理,推进文明小区创建工作。要积极推广老城区成功创建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的经验。市体委要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完成全市新增22个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在全市居委会建成900 个小型健身点。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要坚持标准,每年不断加大力度,扩大数量,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社区功能,争取到2000年,创建市区两级文明小区2000个,全市有1/2 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中。创建市级文明社区40个,加大文明城区的创建力度,创建文明城区1~2个,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向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在创建工作中,要注意根据各个区县的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要注意资源共享。各个区县也要努力创造条件,条块共同努力,完成地区创建覆盖的任务。

要巩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使之进一步延伸辐射,继续向文明行业延伸拓展。今年的达标工作要切实巩固达标成果,发动群众,运用各种形式对达标行业进行监督和长效管理。文明行业的创建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今年我们要在环保、公安(“110 ”接处警、出入境管理)、商检、家电产品、公证、长途汽车客运、海关等7 个行业中开展达标工作,推动这些行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出新面貌。争取圆满完成市委提出的要求,到2000年,有30个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实现全行业规范服务达标,建成1~2个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和全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坚持标准,控制数量,以体现文明单位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要进一步规范并深入开展市民教育。认真宣传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大纲》,组织编写出版《道德教育丛书》,普及市民文明知识教育,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要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市民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例如,“七不”、“三学”活动、读书活动、市民学校等抓手都比较好,要发挥好作用。有些活动要持之以恒,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比如“七不”活动一定要深入抓下去,防止回潮,进一步把加强宣传教育同严格执法管理结合起来,市文明办要加强协调,充分发挥交警、市政委、环卫、街道监察等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长效管理。今年要在全市主要景观路线和公共场所,建立10个文明示范标志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二)以“双庆双迎”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性高潮

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紧密结合“双庆双迎”的各项重大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为“双庆双迎”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抓住重点,形成阶段性高潮。

形成精神文明建设阶段性的高潮,要依靠工青妇和各区县委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一方面,要为“双庆双迎”营造很好的氛围,鼓舞人心、激发热情、振奋精神;另一方面,要在吸引群众参与上下功夫,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坚定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信心。

(三)深入持久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使市民素质出现新面貌,城市文明程度出现新形象

今年,“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继续围绕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主题不变,充实内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志愿者活动是“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主要内容。要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活动,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工作网络。要在社区普遍建立志愿者服务总队和调配站。志愿者活动要继续深入到小区、社区和家庭。要组织和协调志愿者,为全市的大型综合活动提供义务服务,要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市教育党委要积极探索,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为社区、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抓手和载体,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拓宽活动范围,要向郊区农村拓展,与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文明村镇对市郊农村有直接的示范作用。今年,要加大文明村镇的创建力度,在创建质量提高的同时,在数量上要有较大的增长。市农委和城郊结合区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今明两年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重点要放在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搞好村镇的卫生环境上。这对于加快上海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十分重要的。

要使“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取得实效,还要把这项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其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这些活动有:城市绿化活动、敬老活动、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十佳好事、文明在浦江、文明航空港、文明公交集散点活动,等等。各区县、委办和工青妇组织要统筹安排,形成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其他各项活动相互配合,相映成辉的良好局面。努力使上海市民素质出现新面貌,城市文明出现新气象。

(四)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是各系统、各单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市文明办要充分发挥协调职能,主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要进行全面规划,比如制订年度工作计划、5年规划、 10年宏伟目标等;二是要进行工作指导,对各区县、委办提出要求;三是要对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和总结,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四是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帮助区县、委办解决在工作中的困难;五是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比。要建立和完善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这方面,要加强调研。现在我们的创建项目在不断增多、各项评比数量在年年增大,如何在进一步扩展的基础上,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巩固创建成果,就值得我们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还要研究建立调动各条线、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作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从根本上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和发展各项创建成果。要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体现水平,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好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

三、做好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工作,确保到2000年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两份满意答卷,我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使精神文明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取得新的进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一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要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行径的巨大义愤和伟大的爱国热情化作强大的动力,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二要以“三讲”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熟悉和掌握市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做到方向明、任务清。要通过学习理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团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三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实践、向群众学习,及时发现和总结来自基层来自实践的新鲜创造和经验,不断丰富和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驾驭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四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兄弟省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继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对比中找出自己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差距和不足,并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迎头赶上。

(二)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或口头上,而要通过抓具体工作的落实,逐步显现出工作的成效。其中的关键,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认真听取群众对两个文明建设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将群众高兴、拥护和满意视为对自己工作的最高肯定和奖励。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只有具备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团结各方面力量,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检查考核。不仅对经济工作要考核,对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加强考核,定期检查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这是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制度保证。

(三)要持久持久再持久

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能忽松忽紧,切忌“一阵风”。这是因为,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是一个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的过程,有时难免有“回潮”。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出发,一是要求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二是要求我们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要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培养文明习惯并转化为自觉意识。三是要求我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要力戒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心态以及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订出规划,稳步实施。

1999年的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热爱祖国、尽职尽责、英勇无畏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奋战1999年,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标签:;  ;  ;  ;  ;  ;  

龚学平同志在1999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