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理论模式体育策略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促进作用_自我效能理论论文

谈跨理论模式运动策略对青少年运动行为促进的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策略论文,效果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35X(2015)04~0124~05

       1 跨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

       Prochaska & DiClemente于1982年发展出跨理论模型,从时间、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综合考虑个体行为的改变。跨理论模式强调行为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全有或全无的现象。基本内容分为:改变阶段(the Stage of Change)、改变方法(the Process of Change)、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决策权衡(Decisional Balance)四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改变阶段是其核心,新行为的建立需经过前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及持续期五个不同阶段。这五个阶段并非以直线方式进行,而呈螺旋状方式移动,个体行为改变时会出现渐进式、跳跃式甚至退回至前一阶段现象发生。

       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改变计划,需借由恰当的运动策略介入才能达成运动行为的改变。一般采用静态的课程(信息知识)介入、动态的运动介入或两者综合介入等策略。Prochaska et al.(1988)提出十种行为改变介入方法:意识觉醒、情感唤起、环境评价(环境控制)、自我再评价、社会解放;以及行为方法类的自我解放(承诺)、情境代替(行为置换法)、协助关系、增强管理、刺激控制。

       行为改变是一个动态的阶段过程。应针对不同的行为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选择介入策略时需要先了解介入对象所处的行为阶段,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在行为改变的早期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及准备期)适用经验认知层面介入方法;行动期和持续期则强调行为层面的介入方法。在运动策略设计时,还需考虑影响运动行为的因素,如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与社会心理学因素。其中社会学、心理学因素有运动自我效能、知觉运动利益、知觉运动障碍、运动社会支持等。

       自我效能,是指特殊情境下,个人主观判断自己能完成某种特定行为的能力或把握程度(Bandura,1986)[1]。运动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克服缺少同伴等人际阻碍或经济、气候、条件等结构性阻碍坚持从事规律运动的能力。自我效能决定个体是否愿意面对问题,应付问题的努力程度及持久程度。运动自我效能高的人愿意面对阻碍运动的种种因素,并积极付之努力加以克服,且这种努力具有持久性。运动中的自我效能会随着运动行为所持阶段提升逐步增强,因此,维持阶段的自我效能最高。

       知觉运动利益与障碍即决策权衡,是指个人在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时,会先衡量行为改变对自己与他人利益得失所产生的影响,即所谓的知觉行动利益和阻碍。若利益大于阻碍,个人趋向采取改变行为;若阻碍大于利益,则不易发生改变。对运动行为而言,评价运动行为对自身可能产生的效益和成本是人决定是否参加运动的关键。从事运动会使人身心放松、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预防衰老,提升生活质量,这是运动行为产生的利益是促使人参与锻炼的积极因素;相反运动会产生运动伤害,使人疲倦、被讥笑是运动所带来的阻碍,这是人不愿改变行为的主因。笔者随机选取新疆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542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192人,中学350人),其中小学生因考虑对问卷的认知能力有限,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以跨理论模式了解青少年运动行为的分布情况。

       研究方法采用:

       (1)运动行为阶段量表:参考Marcus、Selby、Niaura与Rossi(1992)的行为发展模式阶梯运动分类法,共分五个阶段,无意图期(目前无运动参与,也不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内参与);意图期(目前无运动参与,但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内参与);准备期(打算未来一个月内持续参与运动);行动期(目前有规律运动,但持续期未满六个月);维持期(有规律运动,且持续参与超过六个月)。多数研究采用此量表,再测信度为Cronbach's α为0.82~0.85,表明信度良好。问卷所指运动,是指除体育课外,有呼吸变喘、心跳加快、流汗等身体感觉的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规律运动为除体育课外,每星期至少有三天,每天累计时间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2)介入方案:依据跨理论模式的改变方法设计12周教学方案,其中前两周以认知强化为主。内容包括:运动知识问答、明星访谈录、健康讲座、(运动美)技术表演、签订运动契约、我的地盘我做主(器械随选)、我的运动梦(运动大家说)、冠军杯、体育大比武(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有有规律运动习惯的(行动期+维持期)中小学生(27.6%、24.1%)比例偏低。大多数中小学生处于锻炼徘徊期(运动行为的准备期)。即使有运动行为也仅属偶然,缺乏规律性与持久性。调查还发现,影响调查对象运动行为的主要阻碍因素为结构性阻碍,其中缺乏休闲时间是第一因素。而且学生即使有一部分休闲时间,也被看电视、玩电脑等静态生活所占据。繁重的课业压力和静态生活方式使青少年处于“无暇、无意”状态。其次是物理环境因素,即学校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新疆冬、夏气候差异明显。极寒与暴晒天气使得学生基本上无法正常进行室外体育锻炼,而大部分学校又不具备室内场馆,并且体育设施陈旧简陋。此外,小学生规律运动率偏低的原因还与家长考虑运动安全过度保护有关。研究继续以追问的形式向后测中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的学生分别抛出“未采取行动的原因?”“需要克服最大的障碍?”“什么原因让你如此坚持?”三个问题,得出的答案基本概括为动机和环境(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如“不知道从何处开始、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形式及运动乐趣在哪”“最大的障碍就是时间紧张”;“坚持规律运动的原因是因为设施获得便利,有父母或好友陪伴”。这说明运动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成为影响青少年运动行为持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强化运动认知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诱发广大青少年运动参与动机及均衡学校、社区体育设施、健身服务等资源配置,创造健康支持性运动环境是当前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3 青少年运动行为阶段的改变情形

       由后测各行为阶段的人数来看(表3),行动期占总人数的60.52%,相比介入前提升了46%;准备期人数下降了30%。其中有规律运动小学生由前测的24.1%,提升至73.8%,规律运动人口明显提升。这表明,课程与运动综合介入比单纯使用课程介入(卓玉莲,钟敏华研究证实采用认知课程介入,受试者运动行为阶段提升无显著效果),学生运动行为的改变效果明显;表4显示,所调查青少年经过运动策略介入后运动行为阶段有显著的改变(

=711.937,P<0.05)。表明通过运动策略介入能有效提升青少年运动行为阶段的改变。但对于运动行为持续性效果,研究认同Marcus与Forsyth(1999)的观点。将身体活动促进方式分为上、中、下三个层面讨论。下层主要是传授个人技巧,以课程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增进个人身体活动技能及自我效能,进而达到持续性身体活动的习惯。但效果有限,仅有10%~25%的身体活动增进,人群也仅限于受试者,且无法持续;中层是将身体活动观念以大众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受众面大幅增加;上层则是直接透过建构环境,如活动区域设计、设施布局、环境美观等,来提供身体活动的环境与机会,使身体活动自然发生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广泛。笔者所采用的研究策略介入方式效果范围有限并非长久之计。从社会生态学角度对青少年运动环境系统的全发展才是“王道”。这也是目前在行为科学领域,强调行为受到个人因素、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流行的原因所在。

      

       笔者根据调查情况将青少年行为改变的历程分为维持不变型、渐进式及跳跃式三种(见表5),其中渐进式人数最多,尤其由准备期进入行动期比例最高。原因是由于研究前测处于准备期人数最多,所调查的青少年多数有了新的行为,但未形成规律。个人行为会有所改变,主要原因是对行为目标认知的不同所致。研究通过学生书写运动承诺书、举办小范围体育活动赛事、发放健身小册子、设立运动谈话发起人等认知形式介入,效果显著。

       维持不变型的三个阶段,以维持期人数最多,与Vries & Brug(2005)[3]的研究结果“维持期改变阶段最为稳定”相一致。也证明知觉运动利益与运动行为有正相关。因为规律性运动者会感受更多的身心放松、愉悦与满足感,可获得较高的运动利益知觉,因而其运动行为更持久(Burdette and Whitaker,2005)。另一方面说明个人投入多少程度的努力、时间及精力从事体育活动,与运动者运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学因素息息相关。

      

       强化运动社会支持(教师支持与奖励)与自我调节(运动承诺、契约)是维持行为的重要策略。运动社会支持是影响运动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情感性支持(喜爱、信任、倾听)、工具性支持(金钱、物质、设备)、讯息性支持(忠告、建议、指引)和评价性支持(回馈、肯定、赞赏)四种形式。支持者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学。如家人或朋友陪同一起观看、参与体育运动,家长或教师关心其运动行为,对其进行适度监管、提供物质、信息协助并予以奖励。自我调节是内在调控,通过自我设定行为标准、监测及调整,使个人足以控制该行为,目的在于提供个人维持行为的能力。自我调节包含三个历程:自我监测、自我评价及自我反应。主要过程为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影响行为的因素,为设定明确行为目标提供信息,经对设定目标的自我监测与修正,透过他人的反应与比较进行自我评价。产生正向自我评价时,就会产生高的自我效能,如此反复,进而维持行为(自我反应)。如个人积极制定运动计划或遵循运动处方,并不断自我评价与修正。利用教室张贴改变行为的提示、把运动器具摆放于显眼的地方、减少在家中上网、看电视的机会,学会自我控制,避免不健康行为的诱惑等等。对于如何预防准备期青少年后退到不运动状态,引导其转变为体育人口,给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从跳跃式里意图期到行动期的转变情形来看,笔者采用观看体育明星访谈录、健康讲座视频、运动知识问答、体院专业技术表演等接触性、感官体验等形式,引发个人感受运动带来的心情舒畅、认同等正面情绪,提升学生的运动效能,效果显著。这同时也验证了Prochaska et al.(1988)所言,在选择介入策略时需要先了解介入对象所处的行为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的建议。同时,笔者认为在行为改变的早期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及准备期)适用经验认知层面介入方法,行动期和持续期则强调行为层面的介入方法。

       4 结论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跨理论模式给予运动行为改变提供了可操作化路径。笔者所调查的新疆两所城市中小学生运动行为有“中间大、两头小”特点,其中,处于准备阶段的人数最多,影响其运动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时间与场地设施因素。认知教育课程和行为改变策略介入对中小学生运动行为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变化历程主要呈渐进式发展。关于运动行为倒退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男女间的差异未做进一步探讨。

标签:;  ;  ;  ;  

论跨理论模式体育策略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促进作用_自我效能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