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_秦隆斌 马相林 胥彬彬 李杨 杨土萱,尹辉

(1.芷江县红十字会医院 湖南怀化 419100;2.芷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1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非手术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手术组采取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手术组临床有效率为96.3%,非手术组为72.6%,手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明显低于非手术组(18.2%),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术后一年溃疡复发率为1.2%,明显低于非手术组(13.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溃疡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溃疡复发率低,明显优于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溃疡;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1]。胃溃疡在我国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10%~12%,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胃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目前为保守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胃粘膜保护为主,手术治疗以切除部分胃体为主。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点,但是何种更具有优越性,尚无定论,因此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对11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现将实验数据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胃镜、钡餐等检查确诊为胃溃疡,且溃疡直径为3-20mm不等,溃疡数目为1-3个。根据治疗方案将以上患者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每组55例。手术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18~65岁。溃疡分型:Ⅰ型32例,Ⅱ型9例,Ⅲ型14例。 非手术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18~66岁。溃疡分型:Ⅰ型30例,Ⅱ型13例,Ⅲ型12例。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纳入标准: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疼痛,进食或抗酸药可以适当缓解;胃镜检查证实为胃溃疡;X钡餐发现龛影;同意本次治疗方案,并积极给予配合,与我方鉴定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肝肾、肺、心等功能不全患者;伴有穿孔、梗阻以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有胃部手术史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不同意本次治疗方案,不积极配合治疗患者。

1.2治疗方法

非手术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禁食、肠胃减压防治感染及酸中毒、纠正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静脉滴注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40mg,加入到250mL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5天为一个疗程。手术组治疗方案[2]:对于Ⅰ型患者实施Billroth Ⅰ式手术,并行远端胃部分切除。Ⅱ型患者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切除量大于65%。Ⅲ型患者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复冰片切片活检,从而排除恶性肿瘤,然后按照良性溃疡实施手术。

1.3观察组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一年后复发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判定[3]:临床相关症状消失,体征消失,胃镜检查结果由治疗前的等级转为0级为显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明显得到缓解,胃镜检查结果由治疗前等级下降一个等级为有效;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胃镜检查结果未见等级的改变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分析

收集所需临床数据,并纳入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进过不同治疗方法后,手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非手术组72.6%,手术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具体结果如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组术后1例出血,1例感染,1例疼痛,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55);非手术组穿孔2例,感染2例,出血4例,幽门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2%(1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X2 =9.05,P<0.05)。

2.3 1年后复发情况

治疗结束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1年随访,手术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8%(1/55),非手术组8例复发,复发率为14.5%(8/5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X2=8.79,P<0.05)。

3.讨论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多与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失衡有关。正常情况下,胃粘膜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当攻击因子多于保护因子时,平衡被打破,使得胃粘膜的抵御功能遭到破坏,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态反应[4]。胃溃疡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梗阻、出血、穿孔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不仅要趁早,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守药物治疗虽然安全系数比较大,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疗程长,如果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好则更难收到如意的临床效果。而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因此不利于临床大范围的推广运用。胃溃疡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切除部分胃体,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有Billroth Ⅰ和Billroth Ⅱ两种方法,因为Billroth Ⅰ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因此目前临床较多运用此种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分别给予110例胃溃疡患者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手术组显著低于非手术组,术后1年复发率手术组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笔者本次研究结果与张玉等基本一致,共同说明对于胃溃疡治疗手术的优越性。

总之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以及对文献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切确,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为患者到来健康福音。

参考文献:

[1]周卫忠,林坚青,梁 元,等.胃溃疡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44.

[2]Choi CW,Choi JS,Kang DH,et al.Endoscopic papillary largeballoon dilation in Billroth Ⅱgasterctomy patients with bile ductstones[J].J Gastroentrol Hepatol,2012,27(2):256-260.

[3]庄庆国,白庆鹤.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5):19-20.

[4]张怀星.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36-37.

收稿日期:2015-09-14

论文作者:秦隆斌 马相林 胥彬彬 李杨 杨土萱,尹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_秦隆斌 马相林 胥彬彬 李杨 杨土萱,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