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探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_杨金辉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探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_杨金辉

杨金辉 四川南部县万年镇小学 四川 南部 637372

【摘要】在新教学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对问题解决的探究。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多时候我们衡量学生学业水平时仅仅依靠学科测试成绩,也就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在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每个人而言,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率的学习方法能够影响人的整个学习生涯。通过探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学水平,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探讨的现状比比皆是。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力所能及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讨式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03-01

所谓探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多边探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探讨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越发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状比比皆是。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缺乏探讨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达到良好的融合,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样的教学现状,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讨式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讨式教学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首先,探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探讨式教学,在良好的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其次,探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通过探讨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三,探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必须强调师生间的探讨,才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程度,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利用时间查漏补缺。课堂教学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对问题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二、初中数学探讨式教学现状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开始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讲,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普遍存在,很多教师为了升学率,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惜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析总结下来,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首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自主性。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教师讲大部分的实践用来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被动听讲,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管理下,绝大部分都是乖乖听话的好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好孩子,走向社会以后,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往往比较有限。这样的教学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也影响了国家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其次,教师对探讨式教学理解不够透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探讨式教学的运用和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探讨的良好目的,过于刻意,或者过于放纵学生的行为。这样的教学和缺乏探讨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凡事皆有一个度,在探讨式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探讨而探讨,而不考虑教学的效果,也不考虑课堂教学纪律。

第三,教师的探讨缺乏目的性。对于探讨式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对于什么内容进行探讨,采取什么方式探讨,都必须有一个大体的框架。探讨式教学不是随意的,太过随意的探讨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避免一个教学误区,那就是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探讨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这样才不会使课堂教学偏离原始的初衷。

三、初中数学探讨式教学策略研究

探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探讨:

首先,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教师不能独占课堂,将时间都用于给学生的讲解方面,而是应该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地位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探讨。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就不能形成师生间的有效探讨。

其次,生活情境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教学目的应当是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探讨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的探讨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进行的情景创设,从现实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能够生活化,使他们觉得所学到的内容和实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探讨式教学具有很多积极意义。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并努力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良好的初中数学探讨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瑞之,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2011.

[2]丁郁松.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探讨策略与互动生成的思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8(12).

[3]孟羽.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探讨[J].成才之路,2011(24).

论文作者:杨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探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_杨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