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_石油危机论文

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性论文,世界经济论文,石油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综述

石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稀缺要素,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间经济波动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据OPEC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使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0.25%。在OECD和IMF资助下由IEA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油价从25美元/桶上涨到35美元/桶时,总体上将使同期0ECD的GDP减少0.4%。

自1970年石油危机引起世界经济危机后,人们进一步加大了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研究。主流观点认为,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极小,但石油价格波动会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因此更多研究集中在油价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反应方面。Hunt、Isard和Laxton(2002)在研究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利用IMF的多国模型(MULTIMOD)实证模拟了油价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率对持续不同时间的油价冲击的反应;(2)对比分析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率对短期和较长期油价冲击的反应;(3)微观经济个体对改变他们真实工资产生非对称反应的过程。该研究进一步解释了Hook(1996)和Hamilton(2000)研究发现的、存在与油价和宏观经济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Hunt等人的研究还表明,不同国家对油价的冲击有明显不同的反应,基于油价变动而采取的国别货币政策会影响到油价上升对经济的冲击作用。Bemake,Gerlter和Watson(1997)发展了一种基于VAR技术的、能够把一个给定外生冲击引致的总体经济影响分解到对具体部分影响的方法,并利用其研究了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的油价冲击引致的经济衰退不是完全源于实际的油价上升,而是缘于所采取的内生的货币紧缩手段。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差异,也有从分析油价对具体经济发达国家影响进而评估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效用,如Jimenez-Rodrigue和Sanchez(2004)利用计量方法把油价对实际GDP的冲击分析扩展到几个OECD国家和G7国家,研究发现除了日本外的所有国家的产出增长率与油价的上升呈负相关关系,对GDP的最大负作用出现在冲击后第四个季度,除了法国和意大利在第三季度外。而且所有冲击效应在3年后完全消失。油价上升100%对GDP产生累计负作用具体到美国和德国是5%左右,意大利是4%,法国3%,欧元区整体是2%,加拿大是1%。目前就石油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分析很少。孙执中(1991)讨论了第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认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加剧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和波长等。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研究文献显示,将宏观经济波动基本归结为由外生因素冲击所致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世界经济周期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基于此,本文认为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多地是由世界经济内在因素引起的,由其引致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非周期性波动是由世界经济外在的因素通过某种传导影响世界经济使其显现非正常的波动,这种外在偶然性、非规律性的因素引起的世界经济波动是偶然,难于预测的。

如何判断世界经济的某次波动是否周期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加以判断: (1)某次带有全球性或对世界主要大国有极大影响的因素发生的时间在合理时滞范围内是否有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形成;(2)这次事件或因素与本次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有无因果关系,如果答案肯定,就可推断此次事件或因素影响了此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油价波动如何影响了与其有同步关系的世界经济波动周期,可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因为在1971—2005年发生的大的石油价格波动有三次,同期有多于三轮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故可以对比受油价影响的三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余下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在形状图形上的差异,以期发现这种影响。需要说明的几点:

(1)考察第一个标准时,考虑石油价格波动是通过对影响具体国家的经济作用于世界经济的。在时间序列上分析波动轨迹时,要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及其与选取的同期世界主要大国经济波动的关系。

(2)采用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等方法分析第二个标准。

(3)本文采用数据均为真实数据,石油价格数据是以1973年为基期且剔除汇率及通胀影响,经济数据以1980年为基期:经济数据均来自IMF2007年3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EO),石油数据来自IEA。

三、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在时间上的关系

1.本文以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瑞典为样本,其经济增长率数据见表1。为便于分析,把世界经济增长率和石油价格波动变化放在图2中,把8国经济增长率走势图放在图1中。

图1 1971—2005年美国等8国经济增长率

图2 1971—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石油价格

2.结合图1和图2看出,1970—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显示有6轮周期性波动(峰—峰判断),在每轮周期波动内,所选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显示出高度的同步性,故可判定发生了6轮世界性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即1971—1976、1976—1984、1984—1988、1988—1994、1994—2000和2000—2004年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图2的比较发现,在时间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有关联。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1974年,同期发生了1971—1976年间的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次石油危机正发生在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73—1975);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1980年,且发生在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6—1982);始于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第四次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88—1991)。故可判断在发生的时间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存有同步性且均发生在其衰退阶段。

四、石油危机或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影响的分析

显然,石油危机或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是存在的,周期与非周期性波动只是指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而组成的理性整体所具有的波动现象。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证,从油价波动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影响。

分析采用真实的油价变动率(ROIL)和世界经济增长率(RWORLD)。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率受油价变动影响的滞后,故采用滞后两期的世界经济增长率(RWORLD2)。

1.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虚拟回归,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结果表明变量OILR和WORLDR均为平稳的。

2.Granget因果关系检验

依据ACI和SC最小准则,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故分析二者Granger因果关系时滞后阶数取2,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关于油价增长率不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243,表明在98%的置信水平下,可认为油价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油价变动率确实影响到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有影响。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类型(C,T,L)

ADF统计量 临界值

显著水平(%)

结论

RWORLD2(C,T,0)-3.8514-3.65371 平稳

ROIL (C,T,0)-5.7844-4.25291 平稳

说明:检验结果由Eviews3.1给出;检验类型(C,T,L)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期限。

表3 变量RWORLD2和ROIL的Granger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ObsF-StatisticProbability

结论

ROIL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WORLD2

314.30370.0243 拒绝

RWORLD2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OlL 1.67230.2074 不拒绝

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此处借助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来进一步考察影响路径。VAR模型考察变量间关系时不受先验经济理论的限制,直接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本身的特性进行研究。

选取RWOLD2和ROIL建立VAR模型:

其中,C[,i]为常数项,b[,jk]代表各变量的系数,u[,it]为各变量残差项,P为滞后项,根据ACI准则和SC准则取3。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若u[,t]发生变化,不仅导致各变量的当前值发生变化,而且会通过当前值影响其未来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描述这些影响的动态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怎样通过模型影响到所有其它变量,最终又可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图3 油价和世界经济增长率相互冲击反应结果图

结果显示,由于初期受油价上升导致开支扩张,世界经济增长率受油价变动率冲击后第一年即刻就有弱的正向反应,到第二年后变为负向反应,且强度在逐渐加大,在第四年达到最大,第六年后影响逐渐减弱并消失。这表明油价变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油价变动率受世界经济增长率冲击后第一年就有正向反应并在第二年后达到最大,此后减弱在第四年转为负向反应,第七年反应消失。

五、结论

以上分析证实了石油价格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关系,由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变动也必然会引起表现其波动规律的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改变。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对图2的观察及对比受油价冲击的三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其它几次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得出结论如下:

1.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加深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

三次石油危机均发生在所在轮次世界经济衰退阶段,而受石油危机冲击的三轮世界经济衰退阶段波幅均比其它轮次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波幅大。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1973—1976)期间,经济增长率从1973的6.9%降到2.4%,降幅高达4.5%,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1976—1984)期间降幅高达4.1%,第四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降幅为3.1%。而第三、五和六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降幅分别为1%、2.3%和2.3%。

2.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拉长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

比较发现,受石油危机影响的第二、四轮世界经济周期变长,分别为8年和7年,而第三、五和六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分别为4年、5年和4年。进一步比较发现,第一、二和四轮世界经济周期拉长是因为发生了石油危机(分别为2年、6年、3年),比其上升阶段(分别为1年、2年和3年)和第三、五和六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各个阶段在时间跨度上长。

3.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在减弱

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在第五、六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期间,尽管也有油价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周期变动的幅度和长度趋小。对图2观察发现,在时间序列数轴上,油价变动率和世界经济增长率变动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变化。1994年前,油价变动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主要呈现出异向变动,第一、二和四轮世界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3—1975),石油价格处于较快的上升态势,而世界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石油价格上升率波动平缓。1994年以后,石油价格上升率和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主要表现为同步性,在波动轨迹上几乎趋于一致。

注释:

①为反映长期油价真实变动情况及研究油价与世界经济波动关系的需要,表中采用的实际油价是以1973年为基期剔除通胀和汇率变动后的数据,有别于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实际油价(未剔除通胀和汇率变动)。根据0PEC官方网站公布数据(见http://www.opec.org/library/Annual%20Statistical%20Bulletin/interactive/FileZ/Main.htm),新石油输出国组织市场参考篮子价格(未剔出汇率与通胀变动因数价格)分别为:1995年16.86美元/桶……2006年60.34美元/桶(见表1“名义石油价格”)。

标签:;  ;  ;  ;  ;  

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_石油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