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_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

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_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

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优势论文,战略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企业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内在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应用。企业知识优势的形成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特质,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素质;(2)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复杂性;(3)应用技术的领先程度和创新能力。知识资源所具有的持久性、复杂性和可转移性,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知识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企业实现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基础。知识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量化,又可以使知识资源被重复、低成本和大规模使用,给企业创造持续收益。可以说,知识优势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知识经济中创造高附加值的环节,通过不断投入教育、研发和软件产业,提升自身的知识优势;同时,将知识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和组装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加入WTO后,可以利用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的契机,通过实施知识吸纳、知识联盟、知识整合、知识转移、知识激励和知识创新战略,在产业定位中形成自身特有的知识优势,以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活力和持久竞争优势。

一、知识优势与竞争能力的关系

今天,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从依靠体力、动力转向脑力。根据哈特(Hardt)和内格尔(Negir)的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产业。第二个阶段是制造业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耐用产品在产业和制造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个阶段是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成为经济生产活动的核心,这在服务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第一阶段进入到第二阶段被称为现代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化;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被称为后现代化,也就是信息化。

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知识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战略要素,经济的增长是由知识的积累驱动的,科技应用和创新在经济业绩和产业竞争力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波特的观点:国家竞争力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三个内在关联的机制:一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资金的储备;三是技术的领先性。技术的领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创新和技术的扩散。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主要表现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并最终在市场上获得竞争能力。它对宏观经济的一些重要变量:如就业、生产和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组织变革和生产力的改善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和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鼓励科技知识的生产和扩散对确保国家和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非常关键。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的增长与其所拥有的资源性质,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复杂程度,与应用技术的领先程度和人力资源所处的知识化环境、学习能力的水平密切相关。

从国际视野来看,知识优势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国家竞争力中成为重要的测算指标。知识的生产、流动与应用决定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瑞士管理学院2002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年鉴》(The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指出,一个国家的管理、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决定了它的国家竞争力,这些指标是国家层面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2年哈佛大学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年报》(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的统计,全世界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五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芬兰、德国、英国和瑞典,以色列名列第11位、日本第12位、新加坡第13位,我国的台湾省名列第14位,我国在国际创新能力指数的排行中名列43位,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拉脱维亚(40位)、希腊(41位)、土耳其(44位)和巴拿马(45位)。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3年发布的《加强知识经济》的报告,2002年,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放缓,信息产业相对于前两年也落入低潮,但世界各国对知识的投入仍在增长。对知识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研发的投入,二是对教育的投入,三是对软件产业和应用的投入。发达国家对这三方面知识投入的侧重点不同,并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调整战略。在荷兰、英国和美国,对知识的投资重点是软件业;在德国、日本和法国,投资重点是研发;在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投资的重点是教育。在1991年-1998年期间,各国对知识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排序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爱尔兰(10.2%)、希腊(10.1%)、瑞典(7.6%)、芬兰(6.8%)、奥地利(6.3%)、丹麦(5.9%)和挪威(5.6%)。一些老牌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为3.9%,英国为3.6%,德国为2.2%。

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割裂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传统制造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不断增长的市场,这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计算机和网络在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金融证券业、零售业、医疗卫生、咨询业等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又全面提升了劳动就业者的技能和素质,通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制造业与应用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和相互提升的关系。从产出结果上看,信息技术在传统与新兴行业应用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使其对GDP的贡献率要高于信息产业的产出本身。这在一些国家表现得比较突出:如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在美国分别为0.56与0.37,在德国为0.40与0.06,在荷兰为0.5与0.12。而芬兰作为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导的国家,信息产业的贡献率要更高一些。

二、发达国家的知识优势战略是什么?

美国为了在知识时代保持领先地位,在80年代关闭了很多工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服务业。这个过程经历了大量蓝领工人失业的痛苦。有4千4百万人因此而丢掉了工作,但是在90年代,新的私营企业创造了7千3百万个新的工作机会,绝大多数机会是为知识工人创造的。美国的企业最早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占全世界的40%,工人使用计算机的数量是欧洲和日本总和的五倍。与此同时,美国的制造业也从烟囱工业向信息时代转型,用信息系统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用工艺复杂的产品替代简单的大规模制造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升知识资本的含量,将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价格作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武器。

芬兰作为一个森林和湖泊之国,曾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但在过去的50年里,芬兰的农业人口比例从70%下降到了6%,农业生产的产值仅占GDP的3%。但高科技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GDP中的比例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5倍。90年代以来,芬兰的农业也在向知识产业转型,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诺基亚,它从一个巨型造纸厂成功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企业之一,出口额已经占到全国的15%。经合组织在研究芬兰的成功经验时,特别发现两点经验值得重视:一是芬兰的信息技术渗透率和应用技能具有很高的国际水准;二是它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比例高于其他国家。根据经合组织的报告,芬兰企业界对企业研发的投资比例是相当高的,对国家级的研发投入占到70%以上,在世界300强的研发投入比例占其销售额的4.6%时,芬兰企业的研发投入已经是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2倍,达到10.4%。在1999年,仅诺基亚投入研发的费用就超过了新西兰全国。

以色列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国家。1999年,在一篇名为《以色列的国家智力资本:展望未来—沙漠中隐藏的价值》的报告中,作者从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对国家层面的知识资本进行了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步,确立国家未来发展的愿景;第二步,确认要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能力;第三步,明确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成功要素;第四步,明确关键成功要素的核心指标。在对国家现任和未来领导人以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调查之后,国家的愿景主要从两个层面表达:一是使以色列变成发达、现代、民主和多元化社会,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犹太人、投资者、旅游者和公民;二是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使这一地方成为吸引年轻一代愿意继续居住并努力改善其在发达国家中地位的国家。前一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文化和法律制度,后一个目标主要靠发展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来支撑。调查结果表明:要实现国家愿景,以色列必须具备扩展五个方面资本的能力:金融资本、市场资本、流程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及研发资本。上述能力又由一系列关键成功要素来实现。如发展市场资本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对市场需求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化能力、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性、语言技能。发展流程资本需要建立通信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高互联网普及程度的能力,提高日报发行量、软件应用程度和教育水平等。提高教育水平又由一系列指标来支撑:如对农业和管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提升高层管理者的国际经验、企业家精神和风险管理等。

三、发展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

对知识优势的探讨源自80年代末期美国战略管理学派对竞争优势来源的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资源学派(resource-based theory)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学派看来,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达到产业领先者标准的能力,而竞争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独特性、差异性资源、技术和能力的状况。竞争力是对称性的,而竞争优势是非对称性的。资源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波特在进行战略分析时,强调产业结构和竞争定位的外部环境,忽略了企业内部资源在制定战略时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得益于外部的市场环境,更重要地依赖于企业拥有或长期积累下来的独特资源。资源学派较少从产业结构和行为上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是更多地从企业所拥有的一组特有的资源和能力上,分析如何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应用这些资源与能力以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1996年,格兰特在其《面向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一文中,提出企业是一个知识集成机构的概念,认为知识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资源学派的研究范围超出了传统战略管理的范畴,涉及到企业内部协作的性质、组织结构、管理的作用、决策权的分配、企业边界的决定要素和创新理论。

潘罗斯(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增长的理论》一文中指出;企业拥有异质的而不是同质的资源,是产生差异的根源和基础。资源的异质主要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中,物质资源的作用在逐渐减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对于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物质资源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来说,如果两个企业同处于一个产业,它们所处理的物质资源的差异性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对物质资源未知部分的认识上的差异性是影响其产出的关键。因此,对物质资源潜能和未知部分的探索,是知识研发的关键,它不仅是知识创新的动力,也决定了知识探索的方向。知识探索的目标是使有限的物质资源产出最大化;或是用新的资源来替代稀缺或昂贵的物质资源。对物质资源潜能的认识深度,决定了企业能否用更少的投入创造同样的价值,或用相同的投入产出更多或更持久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改变物质资源产出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决定人力资源素质的关键是他/她们在开发物质资源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人力资源的知识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是企业拥有异质资源的关键变量。

对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来说,核心资源中物质资源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客户资源成为稀缺的关键资源。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人力资源与客户资源的互动主要是人与人的交往,而不是人与物的交往。因此,知识的复杂度大大提高,知识的生命周期缩短,对人力资源的知识环境与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把握和开发客户资源,企业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客户潜在需求的预测和分析能力;二是对现有客户的服务和控制能力;三是对客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都要体现出来,特别是作为组织的知识水平更为重要,因为,对客户的服务和控制能力主要通过企业的工作流程、信息化水平、团队协作、分销网络、物流体系来实现,而对客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通过企业声誉、公共形象和品牌来实现。

四、知识优势与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的知识化是产生企业之间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关键,但人员个体的知识化并不能构成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源只有具备下面三个特性之后,才能奠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一是持久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使企业的有形资产、物质资源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长期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如声誉、品牌)的退化速度相对较慢,对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二是复杂性和透明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对手要想尽办法摸透对方的底牌。领先企业和跟进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否能很快缩小。对于跟进企业来说,它希望准确地了解竞争对手形成优势的真正原因、关键要素和能力组合。对领先企业来说,形成竞争优势的资源组合和变量越多、越复杂,透明度就越低,被模仿的难度就越大。这对于跟进企业来说,意味着获得完全和准确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于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成本要不断提高。而领先企业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往往有两种自我保护的办法,一是建立高度复杂的管理体系以提高被模仿的难度和门槛;二是在资源的组合中形成大量的隐性知识,如施乐公司的客户服务体系不是由单一的部门来完成,而是渗透到整个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中。

三是可转移性。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可以流动和共享,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成果可以被重复使用(如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或被分别应用到不同的产品系列中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以获取溢价或重复收益。因此,拥有知识优势的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机制和知识共事平台,以确保成功经验和知识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和使用,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知识的特性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不会因为开发利用而被消耗掉,而会成为知识持续增长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递增的(软件产品通过版本的更新换代就是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典型代表)。同时,获取知识的初始成本虽然很高(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但知识产品的制造成本非常之低(以电子为载体的软件和生物制药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贯穿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和流程中,无论是战略规划、产品设计研发、还是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无不渗透着人的聪明才智。这些聪明才智一旦标准化为企业的专有流程、专利、解决方案、品牌或商业模式;被量化为配方、公式;被内化为企业团队或工艺流程中的技术决窍(Kow-how),这些知识就可以被重复或规模化使用。由于知识产品的制造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因此,一旦知识系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就可以持续实现商品化。

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很难直接转移和复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但获得知识优势的学习周期相对较长,一旦优势形成,超越知识优势的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领先企业通过持续学习和投资研发来保证知识创造和应用上的时间优势。同时,由于很多知识隐含在员工的大脑里、团队的默契中、工作的流程里、生产工艺中、企业的文化氛围里、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中、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甚至消费者的口碑中,别人很难轻易地将这些知识从此地移植到彼地。与有形资产相比,企业要想获得这些知识,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这里包括资金、时间和学习。拥有知识的企业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政府和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会激励企业在知识优势上投资。

知识资源的稀缺性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它使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塑造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的差异会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企业可以借此来获得溢价。在市场上,知识产品的定价主要基于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而不是成本。因此,如果新知识能为客户创造稀缺和独特的价值,企业就可以为此索取高价,再加上知识产品的制造成本很低,高附加值由此产生。

五、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拥有的资源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需要通过催化剂和孵化机制转换成企业的能力,这个机制被称之为组织程序(organization routines)。组织程序的内涵有三个不同层面。

一是个人交互层面,即组织中人与人协调行动的规则和可预测的行为模式。

二是组织层面,指组织的流程、定位和路径。组织的流程主要发挥三个作用:协作和集成(静态的概念)、学习(动态的概念)和改造(转型的概念)。企业定位不仅取决于它对外部环境的学习,确保内外部流程和激励机制的一致性,更重要地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金融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边界)。企业积累的经验和智力资产决定了它的能力和边界,也是它确立自身战略定位的依据。企业的路径具有历史性,企业过去的投资和知识积累往往影响或决定了它的未来,任何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轨迹会影响到它对路径的依赖和延续。

三是知识层面,指企业在大量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各种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后形成的指南、规则、配方或专家系统。这些规则和指南整合了大量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企业在外部特定事件发生时,有固定的响应方式和措施,以简化选择的程序,逐渐成为企业成员的自主行为。在突发事件到来时,有规范化的规则和手册作指南,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沟通和知识探索,可以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会降低知识生产成本,提高知识重复使用的效率。

六、我国企业建立知识优势的战略思考

一是知识吸纳战略。

二是知识联盟战略。

三是知识整合战略。

四是知识转移战略。

五是知识激励战略。

六是知识创新战略。

标签:;  ;  ;  ;  ;  ;  ;  ;  ;  ;  ;  

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_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