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肺止咳法临床应用经验论文_滑宬,何明

敛肺止咳法临床应用经验论文_滑宬,何明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摘要:敛肺止咳法是临床治疗咳嗽的重要法则,但用之不当有闭门留寇之虞。何明教授从理论到实践,总结出敛肺止咳法的配伍原则、常用药物、临床禁忌等,扬长避短,使之广泛应用于咳嗽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敛肺止咳,何明

受“闭门留寇”之说的影响,历代医家在治疗咳嗽时,均慎重使用敛肺收涩之镇咳药,承如《医门法律?咳嗽续论》云:“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收涩药”,又如《医学入门?咳嗽》谓:“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苟不治本而浪用兜铃、粟壳涩剂,反致缠绵”。这种学术思想,大大限制了敛肺止咳法的临床应用。

何明教授为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多年来从事呼吸病中西医研究,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证过程中总结出宣、降、温、润、清、泻、补、通、收等九种治咳法则,临床使用效验颇丰,敛肺止咳法——即“收”法便是其中重要法则之一。何明教授认为,收敛法在中医治咳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久咳耗伤气阴、风咳、气道挛急等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不收者,都应加用敛肺法。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敛肺止咳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发挥良好疗效。

1理论基础

张景岳《类经图翼》谓:“肺叫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肺脏做为一身气之所主,主司呼吸,一呼一吸,张弛有度,故其既主宣发,也主肃降。宣发,即宣布发散,是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肃降,即清肃下降,是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这种不断运动的、上升与下降的运行规律构成了人体“气”的正常活动。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喘咳逆气”,《素问?大奇论》也说“肺之壅,喘而两胠满”,这说明咳喘的病机,就肺脏本身来讲,不外乎是肺气不宣或不降。也正是这种升降并行的双向调节功能,导致肺病的治疗必然存在宣肺气和降肺气两方面。《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嵩崖尊生书》中说:“肺喜清敛,以酸收之,以酸补之。久咳则肺张叶举,肺气浮散,治宜收敛肺气,使肺合降”。

可见,敛肺止咳法自古有之,但历代医家在使用该法时,也一再强调,须待实邪清除后,方可使用收涩止咳药物,承如《病机汇论》所说:“敛者,谓收敛肺气也。散者,谓解散实邪也。宜散而敛,则寒邪一时敛住,为害非轻;宜敛而散,则肺气弱,一时发散,走泄正气,害亦匪一”。《古今医统》中也强调:“凡治咳嗽,当先各因其病根,伐去邪气,而后以乌梅、诃子、五味子、罂粟壳、款冬花之类,其性燥涩,有收敛劫夺之功,亦在所必用,可一服而愈,慎毋越其先后之权衡也”。

2临床应用经验

何明教授传承先贤学说,并将敛肺止咳法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发展,完善其适应症、禁忌症、配伍原则,灵活应用,在咳嗽治疗中常采用升降结合、宣敛并用的方法,既避免一味宣散徒伤肺气,又防治过度收涩致邪伏肺。

何教授认为,敛肺止咳法多用于久咳、虚咳、干咳,因此,现代医学之咳嗽变异型哮喘、变应性咳嗽、喉源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亚急性、慢性咳嗽常可使用该法。

2.1常用药物及应用特点

敛肺止咳法常用药物有白果、诃子、五味子、乌梅等。白果甘、苦、涩,长于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主治哮喘痰嗽,《医学入门》谓其能“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乌梅酸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适用于肺虚久咳或干咳无痰之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诃子酸涩而苦,既能敛肺下气止咳,又能清肺利咽开音,《本草备要》谓其“苦以泄气消痰,酸以敛肺降火”“肺敛则音开”。《本草纲目》谓“诃子同乌梅、五倍子用则收敛…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用尔”,故两药同为敛肺止咳之常用药物。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自古以来便为敛肺、止咳、平喘之要药,其与半夏、细辛、干姜的配伍组合自仲景以来,已成为治疗急慢性咳嗽、喘息、痰饮等疾病的重要方药,其升降搭配、敛散结合的配伍特点,也成为临床治疗肺系疾病的重要法则,这也进一步说明,只要使用得当,敛肺止咳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2.1.2配伍用药经验

临床应用中,敛肺止咳法并非单独使用,而常与益气止咳、滋阴润肺止咳、祛风止咳法等配合使用。由于久咳者多伴有脏器虚损,本身身体健康者也多因久咳导致肺气耗伤,故在敛肺的同时,常与补益药物配合使用,气虚者常配伍生黄芪、太子参补益肺脾;肾精亏虚者常配伍熟地黄、黄精、山药滋肾填精;阴虚者常配伍玄参、生地黄、麦冬以养阴;阳虚者常使用仙灵脾、蛤蚧以补阳。久咳者若出现咽喉瘙痒、喉中哮鸣、气道敏感性增加等地点则属风邪犯肺,常配伍苏叶、炙麻黄以祛外风,地龙、钩藤以祛内风,而风为木之气,酸为木之味,使用酸性药物不仅可收敛肺气,也可养肝以祛内风。

肺主呼吸,收散相宜,张弛有度,故在收敛肺气的同时也需配伍辛散宣肺药物,如炙麻黄、紫苑、苏叶等,方符合肺气一升一降的运行特点。所以《本草述钩元》讲述白果时说:“方书用银杏治喘,盖治喘之哮者…而治哮三方未有能舍麻黄者也…此果(白果)经霜乃熟,禀收降之气最专…然必合于散剂,使气能疏越,血能宣畅,乃能收其全功焉”。也强调了敛肺药物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宣肺药物,才能做到升降相宜。

2.3临床禁忌

急性外感咳嗽、急性热病咳嗽、痰涎壅盛、痰多难出者为敛肺止咳法之禁忌症。若慢性肺病患者伴有咯痰,应根据咳嗽性质,全面认真辨证后,可以和祛痰药一并应用。痰浊者多予半夏、茯苓、陈皮、苏子、旋复花等,痰热者常用鱼腥草、黄芩、羚羊角粉等,寒痰者则用桂枝、茯苓、细辛、干姜等。但此类患者应用本法时需要慎之又慎,切勿闭门留寇。

3医案举例

王某,女,38岁,2016-01-20初诊。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阵发性干咳为主,遇风冷、刺激性气味后即觉咽痒、咳嗽,1个月来始终未缓解,遂来就诊。刻下症见:阵发性咳嗽,发作时剧烈,遇风冷、刺激性气味后即觉咽痒、咳嗽,咳声无力,咯少量白粘痰,不易咯出,乏力、多汗,口干、咽干、咽痛,饮食尚可,二便可。舌红,舌胖齿痕,苔薄黄,脉沉。中医诊断为咳嗽病,证属风邪犯肺。治以祛风敛肺止咳。处方:生黄芪20g,炒白术15g,金银花15g,黄芩10g,玄参15g,射干10g,桔梗8g,蝉蜕10g,桑白皮15g,炙麻黄7g,杏仁10g,苏子10g,枇杷叶15g,百部10g,白前10g,紫苑10g,地龙12g,五味子10g,诃子10g,苏叶10g。14剂,水煎服,日一剂。

2016-02-03复诊。服用上方后,咳嗽较前明显减轻,夜间偶有咽喉瘙痒、咳嗽,但不影响睡眠,晨起偶有白粘痰,能咯出,多汗、乏力尚有,饮食良好,二便可。舌红,舌胖齿痕,苔薄白,脉沉。予上方加强祛风、润肺、敛肺,处方:去金银花、黄芩、苏叶,加白果10g,木蝴蝶10g,防风10g。

辨证分析:患者亚急性起病,阵发性咳嗽,伴有咽喉瘙痒,多由接触刺激性气味诱发,少痰,发病不伴有明显寒、热、湿等征象,属中医风咳范畴,系风邪犯肺导致,故发病具有时发时止、风盛则痒、风盛则拘急等特点。故以蝉蜕、地龙、苏叶、炙麻黄、疏风宣肺解痉止咳为君。患者乏力、多汗、咳声无力、舌胖齿痕,系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久咳更易耗伤肺气,故予五味子、诃子、白果敛肺止咳。同时,配合炙麻黄宣肺止咳,使肺气升降相宜,出入平衡。

论文作者:滑宬,何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敛肺止咳法临床应用经验论文_滑宬,何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