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论文_解维玉

[摘 要]目的:评价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筛选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将患者划分为A、B两个病区各160例,其中A区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纳入常规组,有路径者执行路径,无路径者在医师、护士长指导下制定护理计划,B区接受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患者纳入实验组,建立护理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某固定患者护理工作,每位负责负责6~8例患者任务,小组共同否则护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实施、评价,组长负责督导。结果:实验组护士到病房征求患者意见、入院宣教、饮食宣教、主动巡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落实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服务态度、病房、安全管理、宣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小组 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6.29

作者单位:266200,山东省即墨市,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简介:解维玉(1971—),女,本科,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专业,Email:761195865@qq.c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m Management Mode in Neurology

Xie Weiyu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m management mode in neurology effect, sum up the experienc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2014.1 to 2015.6, screening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dmitted in neurology patients divided into A, B two ward all the 160 cases, of which A area in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into the normal group, has A path of execution path, the path in nursing plan under the guidance of doctors, the head nurse, the area B accept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group patients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et up nursing group, each group is responsible for A certain fixed patient care, each responsible for the task, responsible for 6 ~ 8 patients group together or nursing care plan for formulation, amend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team lead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pervision. Results: the nurses to solicit opinions from the patients, the hospital ward mission, diet mission patrol, basic nursing, ward management, active LaShiLv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families to the service attitude, ward, safety management, mission satisfaction sco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in neurology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group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nurse work enthusiasm.

Keywords: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m; nursing management; neurology

神经内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病为主的中枢神经、外周神经疾病,是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临床科室之一,患者多为老年人、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患者自护能力差、对基础护理需求量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病患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护理强度大,患者康复护理等护理需求不断增多。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1]。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结合护理小组、责任制护理优势,通过小组协作,发挥护士能动性,负责病人的护理计划制定、实施、评价、护理照料,直至患者出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生负担。大量研究显示,责任制护理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专业生流失,给予更人性化护理照料[2]。本次研究试评价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总结护理管理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常见病,非罕见病;②预计住院时间>5d;③知情同意。共入选患者320例,其中男184例、女136例,年龄7~91岁、平均(55.4±7.9)岁。急性脑血管病109例、偏头痛78例、脑炎70例、脊髓炎42例、其他21例。独自住院71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76例、中学205例、大专及以上39例。有住院史76例。有明显功能障碍245例,其中运动功能障碍197例。将患者划分为A、B两个病区各160例,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纳入常规组,接受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患者纳入实验组,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家属陪护情况、功能障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为分层护理管理,有路径者执行路径,无路径者在医师、护士长指导下制定护理计划,由护士进修落实。实验组:执行责任制度护理小组管理,主要通过建立护理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某固定患者护理工作,每位负责负责6~8例患者任务,小组共同否则护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实施、评价。

1.2.1 小组构建

将B病区内护士,进行分组,按照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职称分组,建立3个负责小组,每隔小组6名成员,1名责任组组长,床护比1:0.35~1:0.50,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小组成员固定。责任组长具有丰富的神经内科护理经验、管理经验,具备较高的理论实践能力、高度责任感,能够负责本组人员协调,能够制定小组护理职责,帮助护理计划实施,并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2.2 分组护理

小组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便制定护理计划,落实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各种护理任务。强调责任制度,避免患者接受不同护士的护理,明确职责。责任护理小组制度基本要求:①病房实施责任分工,责任护士负责提供护理服务,体现责任关系;②每隔责任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③小组成员可相互协作,如在进行体位管理时,小组护士共同翻身;④责任护士接受小组组长的管理,组长在管理层面进行护理督导,帮助护士提高护理科学化水平;⑤合理的交班,根据工作数量调整交班人员,采用双班制,减少交班次数。

1.3观察指标

护士到病房征求患者意见率、入院宣教落实率、饮食宣教落实率、主动巡视率、基础护理覆盖率、病区管理落实率。患者/家属对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病房、安全管理、宣教满意度,0-4分评分法,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落实情况

实验组护士到病房征求患者意见、入院宣教、饮食宣教、主动巡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落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落实情况[n(%)]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3讨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小组护理管理模式都起源于美国,责任制护理被定位为每个护士负责6-8名患者,负责整个护理计划设计、评价、实施、落实,对护士个人能力要求较高,我国护士经验技术水平正在快速增强,已达到了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水平[3]。但责任制度护理对护士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在一个护士不在岗时,护理工作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小组管理弥补了普通责任制度护理不足,小组合作保证了护理连续性、无缝隙,组长发挥自身优势,将注意力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上,协调组员工作,做好督导,弥补部分护士个人能力不足缺陷[4]。

结果显示,实验组到病房征求患者意见、入院宣教、饮食宣教、主动巡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落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落实率达到或接近100.00%,充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避免护理内容遗漏。这些护理工作的落实对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增强相应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如饮食宣教,可增强照料者饮食护理能力,降低误吸误咽、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主动巡视可及时发现病房问题,及时满足患者需求,及时发现危象。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服务态度、病房、安全管理、宣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更积极的主动的护理,可更好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体现积极的服务态度,可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良好印象,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误区:①生活定位偏低,近年来优质护理得到大力的推行,积极满足生活照护需求,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能力,但这将生活护理交给了低能级护士,不利于生活护理质量提升[5-6];②扁平化排班,如护士主班,护理工作的替代、转移无法短期内解决,可供选择的交班对象明显减少;③护士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责任制度落实早期,护士还是习惯于按照护理程序或征求医师、护士长意见开展护理;④不同患者护理需求不尽相同,在开展责任护理时,存在于家属工作重叠情况;⑤文化记录不够连贯,缺乏连续性。这些都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7-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Z].2012.

[2]潘虹,池成涛,刘殊双.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51-1652.

[3]陈艳,汤琪春,谭祥娥.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事件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6(12):6.

[4]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6(12):9.

[5]陈长英,田丽,曹小琴等.护押质量持线改进的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4-16.

[6] 王莉.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13,27(10),793-794.

[7]龙大英.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63-165.

[8] 王小琳,罗仕兰.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27),3839-3842.

(收稿日期:2016-01-18)

(本文编辑:高丛菊)

论文作者:解维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论文_解维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