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美”环节在酸碱盐溶解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韩晓芬

韩晓芬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 563500

摘 要:利用“和美”五步教学中的发现美和分享美两个环节系统学习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读和写,借用“酸碱盐溶解性表” 清楚地展示酸碱盐的组成和盐的分类,结合“酸碱盐溶解性表”巧记物质的溶解性和准确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两美” 教学 应用

结合我校“和美”特色学校的创建,我们化学学科提出了“和乐五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发现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索美)——展示问题、点拨提升(分享美)——综合练习、巩固提高(体验美)——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升华美)”。经过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运用该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美”五步教学实践研究》课题2014年立为“国培计划”专项课题。现就发现美和分享美两个环节在酸碱盐溶解性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初中化学“酸、碱、盐”是中考必考的考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组成。再加上新出现的复分解反应,要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我发现将“酸碱盐溶解表”进行整合有利于攻破这一难点问题。

一、发现美

将“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的离子符号转化为化合价,利用所学化合价书写相应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对比物质的组成找出各类物质的特征,从而认识酸、碱、盐,找规律记住酸碱盐的溶解性。这样做既温故而知新,又为学习酸、碱、盐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分享美

1.应用上表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在上课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有些溶液显酸性,有些溶液显碱性,有些溶液呈中性,但学生要较全面地了解哪些溶液显酸性、哪些溶液显碱性、哪些溶液呈中性则是一个难点,因为同学们只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而盐溶液酸性、碱性、中性都有,该怎么来区分呢?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还是要通过实验探究来找规律。盐是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形成的,一般来说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如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2)、氯化钡(BaCl2)、硫酸钾(K2SO4)、硫酸钠(Na2SO4)、硫酸钙(CaSO4)、硝酸钾(KNO3)、硝酸钠(NaNO3)等;弱酸强碱盐显碱性(酸根吸收氢离子,会使溶液里氢氧根增多),如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钾(K2CO3)、亚硫酸钠(Na2SO3)等;强酸弱碱盐显酸性(金属离子吸收氢氧根离子,使溶液里氢离子增多),如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氯化铜(CuCl2)、硫酸亚铁(FeSO4)、硫酸氢钠(NaHSO4)、硫酸铜(CuSO4)、硝酸银(AgNO3)等。初中常见的强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强碱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对弱酸弱碱盐,理论上可以通过某些物理数值估算一下,但在初高中阶段不会要求。最好的检验方法当然是配成溶液然后测定pH。

2.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盐之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但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也就是反应物中的离子要能自由移动;生成物中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沉淀、水、气体)。学生要将这一知识点运用自如,上表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对上表中物质的溶解性熟记。怎样才能熟记?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将所学知识上升为能力。

(1)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K2CO3+CaCl2=CaCO3↓+2KCl(反应物都溶于水,所以能相互交换成分,CaCO3难电离)。

Fe(OH)3+3HNO3=Fe(NO3)3+3H2O[Fe(OH)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所以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水难电离]。

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所以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CO2、H2O难电离)。

(2) 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u(OH)2和Na2SO4[Cu(OH)2不溶于水、无酸,Cu(OH)2中离子不能分开,所以不能相互交换成分]。

NaCl和KNO3(两物质都溶于水,在水中四种离子都能共存,没有难电离的物质)。

AgCl和HNO3,BaSO4和HCl(AgCl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离子不能分开,所以不能相互交换成分)。

论文作者:韩晓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两美”环节在酸碱盐溶解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韩晓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