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龚红梅

龚红梅

襄阳市中医医院肝胆科 湖北襄阳 441400

【摘 要】目的:本文研究采用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对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加强患者的护理质量,尽量减少护理中出现差错。方法:通过建立护理风险预警的相关体系、全方位监控预警网络、设计风险控制的工作流程,从而对使用预警体系前后的不良护理事件数量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护士针对住院患者进行风险预控的相关护理工作,从而有效的减少了住院患者出现压疮、跌倒、掉床的相关事项,对于出现的护理差错事件的频率也明显减少,与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工作;风险预警;控制体系

1.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我市某家医院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针对其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情况开展研究,分别对于护理安全监控的组织网络、制度确立、质量控制关键点、工作流程开展探讨。

1.1建立护理安全监控三级组织网络

该院在2015年就组建了护理部,主要划分为三级网格化格局,主要设立安全质量管理组织,在组织中分设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之下又再下设三个小组:高危监控、护理缺陷、质量改进小组。

护理部的安全质量委员会的成员有18名,分别监管不同疾病类型的住院患者所在临床护理部门,委员会成员也是各个科室的护理部们的相关骨干人才或护士长担任。针对不同课时的护士所开展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风险监控。

1.2护理工作的风险预警体系制度

开展体系制度,主要是通过护理部管理者与委员会组长、秘书共同针对安全护理的质量风险进行组织管理、预警。设置重点监控对象,针对关键环节制订系列管理制度。比如:《护理风险评估监控管理制度》、《安全网络组织管理制度》等,制定了安全护理的质量参考性文件《护理工作标准》与《护理考核标准》,针对组织中的岗位职责进行确立,并确定每季度开展护理工作差错汇总,将患者满意度融入考核标准。

1.3护理风险预警控制的关键点

该院主要使用的风险预警控制关键点包括:护理风险评估表、三色护理风险标识、高危药物信息警示牌、护理阶段实时监控系统。首先:护理风险评估表主要是患者在入院阶段针对其疾病特点,评估护理阶段可能导致:压疮、导管意外拔出、跌倒情况的评估。用打“△”的方式勾选可能存在的风险指标,录入系统做出警示。

三色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主要是指:通过使用红、黄、绿的颜色,对护理工作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警示,从而让患者留心,让护士对该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化。以导管脱落为例:胸导管、动脉留置管的警示是红色;胃管、导尿管的警示为黄色;绿色贴纸标识的是鼻导管。

高危药物信息警示牌,是为了帮助护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区分高危药物,针对化疗、过敏、高浓度的药物设置网络防火墙,开展网络信息屏障,针对提取者所需要的药物剂量、药物浓度、药物风险进行预警,方便医药人员在提取过程中留心使用方式,根据患者入院信息中提供的过敏药物进行对比,一旦出现矛盾系统则会自动发出:“该患者为……阳性”的信息。

1.4具体应用流程

体系运作阶段是根据患者数据输入,开展疾病特点、护理特点、容易出现的风险情况、过敏药物类型、术前、术中、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等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发出警示信号,并对患者风险值进行评估,一旦超过阈值,则被视为高危风险人群,确定层次包括:正常、警戒、危机三种状态。正常状态下需要每周由临床护士重新评估一次;警戒状态由该科室护士长确认评估分值是否合理,由部门安全员上报委员会,实施风险监控,并根据风险类型开展警示标示,每周由科室护士长与监控小组成员轮流进行评估;危机状态下,患者出现警戒、危机状态,由护理护士启动应急预案,与主治医生共同采取应急处理,将不良事件上报委员会。

该院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护理差错事件,细化说明具体的发生过程,由安全委员会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评价改进结果,追踪后续发展,安全委员会定期将资料进行汇总与反馈。安全管理委员会需要定期对安全员进行护理文件的下发,模拟实验,抽查护理工作,季度开展培训课程的考核,定期汇总防控工作结果,计算护理达标率。

2.实施前后不良事件频率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在2017年减少了一半有余,由此可见四种护理风险情况给患者造成伤害明显减少,汇总两年的不良事件进行对比,跌倒、坠床、非难免压疮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非计划性拔管和给药错误在百分比的占比没有减少,尤其是给药错误该院仍然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公工作。

3.讨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风险预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让工作人员成为防控措施的执行者,从而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防控知识,在组织内部完善实施监督,避免了风险事件的产生,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鼓励使用风险预警体系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风险护理风险,达到高效、可控的管理模式。

4.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实现现代化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重要护理防控工作,因此是医院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版块,开展这种体系建设是为了有效的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在现有系统或机制下,从而有效的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为了能够借助现代化工具,创新风险预警控制的指标,从而减少类似:坠床、跌倒、给药、护理流程错误、患者出现压疮等现象,促进基于信息化管理下,实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洁. 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2]白晓霞. 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龚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龚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