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措施论文_朱辉宁

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措施论文_朱辉宁

合肥鸿鹤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并确立,市场竞争整体环境日益加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通过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内容,提高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引言:

当前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同时对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在对工商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管理措施进行强化,从而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1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内部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内部风险意识不强是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风险控制属于企业战略的一种,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部分,具有很强的话语权,但从企业实际来看,部分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依然采用传统的风险控制方法,不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风险防控部门,只是需要内部风险管控时临时拉起队伍进行风险管控,有的企业虽然有风险防控部门,但风险管控部门的权利比较低,没有话语权,风险管理只存在于纸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从总体来看,内部风险意识不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发展。

1.2企业内部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1.2.1企业内部责任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部分企业的内部责任缺乏制度保障,依然存在一言堂的“人治”行为,通常企业内部责任的划分是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至于是不是责任人不重要,长期的“人治”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了不公正问题,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团结,一些被错误处理的人容易出现消极心理,长期以往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人人自危”,各扫门前雪情况比较严重。

1.2.2企业内部责任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已经建立了内部责任制度,但制度有的是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经验,有的是有制度不落实,导致企业内部责任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特别是不同职权部门的交叉领域和管理领域,容易出现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情况,影响了内部团结的同时增加了企业内耗,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比较低,因此,需要在企业管理中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内部责任制度并通过多种渠道落实到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1.3企业内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1.3.1企业内部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这些裙带关系户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企业管理不了解,对自己的部门不熟悉,影响了工作质量,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有的裙带管理户成为了企业管理制度的“钉子”。

1.3.2企业一线管理者的能力较为薄弱,大部分一线管理者是由普通工人升职而来,虽然熟悉业务内容和工作,但缺少管理背景,对岗位角色的转变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一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面,管理效率比较低,缺少现代管理理念。

1.3.3从内部管理人员培养来看,管理人员的培训比较少,大部分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不定时的,只是按照上级单位的指示而开展,具体的内容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部分管理者内容培训比较空洞,没有实际内容,无法激发管理者参与的积极性,管理培训容易沦为形式,甚至成为了一些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2.1提升企业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并处理好风险问题,企业需要对相关的管理者以及领导人进行风险意识的强化。为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企业领导者应当注重风险问题[1]。当企业的风险意识增强之后才能够对所遇见的风险问题进行冷静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策,规避此类风险再次发生。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确保应急资金充足,了解财务问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潜移默化的提升员工风险意识控制,不断降低风险。

2.2使市场得以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稳步发展,但由于并没有落实以及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还是有很多企业存在违规情况,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必须要对不合规范的企业进行惩处,确保整个市场的稳定,政府职能需充分发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约束,降低违规操作率,形成良好的风气。

2.3完善培训制度并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

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执行,而管理人员是制度执行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一线管理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工商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和管理有效性的发展。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应做好培训制度建设,通过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特别是一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一方面,企业应摒弃传统大班式教学的思想,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根据不同部门的一线管理人员实际开展组织活动,如生产部门一线管理者比较多,因此,应根据一线管理者的不同定位开展具体的培训,避免大而全的培训方式,采用小而精让一线管理者有所得,只有专业才能真正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2]。另一方面,企业培训应坚持定期培训或不定期专家培训的方式进行,定期培训的主题主要是以人力部门和部门领导意见为主,培训的内容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审计,不定期专家培训的主题主要是邀请行业内部的专家、管理学者来企业进行演讲,提高管理者的眼界,行业内部的专家在企业管理方面拥有大量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管理经验不仅局限于具体操作层面,更多的是在企业和部分发展战略方面。

2.4提升管理者的自身能力

当企业内部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才能保证企业工商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了能够实现管理团队的建设目标,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企业中实行严格的招聘和录用制度,在保障管理者道德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过硬的管理理论,不断提升管理人的职业素养[3]。不仅要关注管理人员的理论,更要重视管理人员的技术,充分发挥出管理效果。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招募时要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上岗后的管理人要进行相关的再教育和培训,为防止对工商管理的公平性造成影响,在选拔企业领导人时,需要考察竞争者的实际能力以及贡献率。

2.5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首先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问题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4]。将部门员工工作效果纳入到年终的考核体制中,同时在企业内部实行奖惩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确保工商管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实现和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可在内部将风险管理划分为不同部门,对风险问题进行调查并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

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工商企业管理,企业在内部管理时必须要遵守市场发展的规律,通过相关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要增强教育和培训力度,更要以员工为主体,提升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光明.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86+90.

[2]李馨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9):44-45.

[3]曾婧.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09):131-132.

[4]张恒.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6):83-84.

论文作者:朱辉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措施论文_朱辉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