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9、D-二聚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分析论文_邱大健1,张怡1,华益民1,石晓青2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心脏发育与早期干预研究室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MMP-9、D-D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认为KD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血清MMP-9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浆D-D水平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测定,qRT-PCR法检测MMP-9 mRNA表达量;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浆D-D、血清MMP-9蛋白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MP-9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D-D可作为KD,特别是不完全、不典型KD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使患者能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川崎病;MMP-9;D-D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095-01

川崎病(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人群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有持续发热、皮疹、口腔黏膜炎、手足硬性水肿等,可累及冠状动脉等,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KD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在K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KD患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D-D)的水平,旨在为KD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认为KD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KD,诊断标准参照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第4次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病程<10d,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先心病患儿,血液系统疾病患儿,严重感染患儿,近一周接受过抗凝药、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患儿,不能配合完成研究患儿。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11个月~5岁,平均年龄(2.3±0.7)岁。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近一周未进行药物治疗;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岁~5岁,平均年龄(2.2±0.6)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影像学检查 利用心电图仪测定心电图;利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测定超声心动图,观察患儿有无冠脉损害。

1.2.2样品采集 所有受试患儿均晨起采外周静脉血5 mL,其中3ml用于离心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9 mRNA的检测;2ml用于检测血清MMP-9及血浆D-D水平。

1.2.3血清MMP-9及血浆D-D水平检测 血清MMP-9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浆D-D水平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MP-9 mRNA水平检测 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总RNA提取后电泳法测定其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其质量及浓度。采用反转录试剂盒(TaKaRa)得cDNA,qRT-PCR法检测MMP-9 mRNA表达量。反应体系为:95℃ 30s,变性(95℃,45s),退火(72℃,45s),延伸(60,34s),共40个循环,72℃延伸10min,见表1。

3.讨论

K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免疫相关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身性的血管炎,以心血管系统损害特别是冠状动脉损伤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MMP-9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在细胞外基质降解及组织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MMP-9在受损冠状动脉损伤组织中高表达[2];D-D是一种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分子标志,而既往研究表明,KD与机体高凝状态存在一定关系[3];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推测MMP-9及KD的水平变化可能与KD的发生发展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MMP-9、D-D可作为KD,特别是不完全、不典型KD早期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使患者能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杜忠东,于淼.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3):30-31.

[2]阮妙华,陈其.MMP-2、MMP-9与小儿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3):348-351.

[3]邱红,邱海燕,张若松,等.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D-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6):6-8.

论文作者:邱大健1,张怡1,华益民1,石晓青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MMP-9、D-二聚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分析论文_邱大健1,张怡1,华益民1,石晓青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