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

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

董可木[1]2002年在《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文中提出艺术创作由他律转向自律、平面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抽象是其所需要采取的必然形式。文章通过对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过程及其对在传统艺术中作为消极因素的艺术媒介的具体实践的分析,说明现代主义绘画对其自身领域探索,论证绘画的独立存在以及所提出的“纯粹艺术”观念的合理性:传统艺术幻觉空间的消解,是艺术规律的必然。同时也说明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的局限。

刘海[2]2012年在《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文中研究表明自现代性的展开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与文化制度的建立到审美现代性的反叛与救赎,再到现代艺术的激变,“艺术自律”不断地获得文化的认同与艺术自主性的积淀。它促使文学艺术成为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社会批判的一种现代性的艺术话语,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识形态,一种反叛工具理性的审美救赎,一种建构审美乌托邦的审美伦理,并最终导向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形式化狂欢与实验性反叛。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艺术自律”观念的确立,并贯彻了艺术自主性精神。它不仅仅只是艺术体制上的维护,也是艺术自觉的表现。现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形式变革”与先锋派的创新性实验,就基于“艺术自律”的精神,甚至前卫艺术的先锋实验与反艺术的后现代性趋势,也是得益于这种精神。因为,反叛传统艺术体制与艺术惯例的反艺术行为,维护的恰恰是艺术自主的精神内核。作为文化领域中现代艺术的变革,它们直接参与了审美现代性的文化反叛,并试图积极地建构一套关于审美权力的政治话语。事实上,现代性的艺术话语及其场域,也是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话语权斗争的一支力量,一次审美救赎的突围路径。而这些文化事象,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或张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以上的事实,我们的研究将在亲临20世纪现代艺术激变的历史场景中,探讨现代艺术与“艺术自律”的关系。首先,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及其展开的具体思路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在现代性的视域下,探究“艺术自律”观念确立的过程,并细致梳理其形成的具体缘由,阐明其内在的学术机理;第二步,在现代艺术激变的历史场景中,比较它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探索现代艺术的发展理路;第叁步,分别论说现代主义艺术、先锋派运动与“艺术自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最终走向;第四步,针对技术介入下现代艺术的变革,谈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文化工业对艺术的操控及其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第五步,从文化政治学的视角,审视由艺术自律到审美政治的发展,并以具体的事例解说王尔德审美化的生活实践、嬉皮士的审美行动、波西米亚式生活的审美情调及其格林尼治村景象;第六步,在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中,就涉及的几个次生性问题予以尝试性地解答,如知识分子与艺术自律、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史编写的“事件化”处理,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显性地突显出现,却又在深层次上与“艺术自律”关系密切。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具体表明了本话题研究者对于“艺术自律”命题的反思,涉及中西两个方面的文化剖析。

周彦华[3]2016年在《“介入性艺术”的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入性艺术(engaged art)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艺术的新样态。它属于公共艺术的一种。在形式上,介入性艺术呈现为在特定现场开展的,艺术家与参与者共同完成的,混合媒介的,事件性艺术。这种基于特定现场发生的在地艺术实践揭示了艺术创作四要素,即现场、艺术家、观众、作品,之间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意味着介入性艺术的意义生成是在“剧场性”审美意义生成机制中产生的。在内容上,介入性艺术是指艺术家介入到特定的社会现场,与现场展开批判性对话的艺术,它将艺术的触角深入到社会领域,取代抗议、游行等激进的政治运动,成为链接人际交往,修复断裂的社会纽带、激发对话、增进认同的社会与艺术综合体,是对现代主义审美自律性的否定,同时也预示了当代艺术的伦理转向。目前有关介入性艺术的批评话语多半从社会文化语境的外部层面,对这一艺术现象进行观照,尚欠一种从艺术语义范式分析艺术意义生成方式的内部观察视野。本文对介入性艺术的考察,遵循了第二条路径,即从艺术语义范式分析艺术意义生成方式之路径,并将这种意义生成方式称为“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第一章对介入性艺术的实践形态进行考察。介入性艺术的早期实践形态可以追溯自上世纪初的历史前卫主义,以及60年代的新前卫主义艺术运动。与早期形态相比,当代介入性艺术的实践形态呈现两个特点:首先,它消解艺术与生活边界,探索艺术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这一传统艺术—社会观的变革。其次,它强调观众参与艺术作品创作的合作式创作模式,从而改变了艺术家为创作主体的传统艺术创作模式。在考察介入性艺术批评话语,即“关系美学”和“歧感美学”的基础上发现,这类批评话语的局限在于,它们仅关注介入性艺术产生的问题情境而不关心艺术内部语义范式的运作机制,使艺术批评缺乏话语针对性。第二章主要对介入性艺术审美意义生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针对介入性艺术所开启的美学问题域进行讨论。以事件形态展开的介入性艺术,其美学问题域的开启经历了“艺术与美的分离”、“艺术作为一种命名”、“作为事件的艺术”叁个步骤。它们揭示了以事件形态展开的介入性艺术如何在审美领域合法化。然后,以艾布拉姆斯的文艺创作“四要素”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以艺术创作中的“剧场性”作为问题出发点和着力点,全面阐释介入性艺术的“剧场性”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的发展谱系(即“剧场性的遮蔽”、“剧场性的开启”和“剧场性的确立”叁个阶段)、“剧场性”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的特点(即去中心的、非同一的、基于对话的主体间性意义生成机制),并配合具体案例,对“剧场性”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的概念图示进行分析。第叁章从社会文化层面,对介入性艺术的两个审美内涵,即否定审美自律性和艺术的伦理转向,进行考察。通过将介入性艺术与前卫艺术相比较发现,介入性艺术与前卫艺术的不同点在于两者在对待审美自律性问题上的差异。该差异揭示了介入性艺术的第一个审美内涵,即否定审美自律性。另外,在经济与文化分裂,交往与认同分裂的当代社会中,介入性艺术作品还扮演着促进交往、增进认同和重建共同体的角色。这意味着,介入性艺术标志着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新趋势,即艺术的伦理转向。事实上,介入性艺术的两大审美内涵同时也揭示了介入性艺术由审美的艺术向伦理的艺术的审美转向。

卓昭妍[4]2011年在《绘画的抽象本性》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分别阐释石涛和康定斯基的绘画论来考察东西方绘画的抽象本性。本文力图在现代美术中打破单纯的东西方二分法的思维定式,立足于各自的“精神”来考察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现代美术的发展极为复杂,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将现代主义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点,对西方绘画价值和意义的探索进行的如火如荼。本文的宗旨是想通过考察现代主义绘画的“抽象”精神以及从其造型中展现出的现代性要素,来分析东西方绘画各自呈现的形象及其意义。本文尤其关注与抽象中所包含的东方哲学相关的精神性价值,通过分析石涛和康定斯基的绘画精神和作品,具体地考察与西方的抽象与东方绘画的相互影响。本文在考察东西方抽象的思想背景中,发现东西方的抽象表达非常相似却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康定斯基以“内在必然性”作为绘画的一种全新视角,在抽象绘画中利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象征化表现试图创作出几何学性的绘画语言,同时吸收了东方绘画的因素。即,在他的抒情性、直观性艺术中,“内在精神”展现出的强烈象征性和充满节奏感且气韵生动的笔力中,尤其是线条表现出东方绘画的观念性和无限的空间感。反过来,东方的心性文化及其哲学具有深层次的关联,可以发现源于哲学思想的自然观和写意思想,而且在自由的创作之心与表现方式之中,抽象逐渐得到发展。在东方,为了证明东方绘画的抽象性要素,将其中绘画的根本法则称为“一画”,以“内心”将其具体化,并再次对内心的主体性、自觉性问题提出疑问,强调精神性,并研究石涛个性主义画风的“一画论”。另外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次研究并没有试图将石涛归类或评定为抽象画家,只是认为从石涛的文章和作品中所发现的独具个性的美学思想更加凸显出抽象绘画中“现代性”的精神。本文从石涛的“一画”思想中分析东方绘画的抽象性精神,并考察东方绘画的美学意识。通过从康定斯基和石涛的绘画论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中发现了抽象美术以极具表现性的感性形式发展为全新的造型语言,即线条和色彩表现出自己独有的形式。尤其是抽象绘画着力追求表现不可视的世界,这是现代绘画的重要精神性要素,我们在客观且自律的必然性之上不断追求着内在根源性的独创性。为了具体地进行考证,本文通过分析东西方艺术中的现代性要素,同时借助典型画家的作品揭示出新时代艺术的前进方向。

刘茂平[5]2014年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杜尚以来艺术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出发,通过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这个美学问题的提出,引发文章所要研究的叁个主题:审美语境,当代艺术和美术教育,并为这叁个主题建立了关联性。进而提出,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审美的新的审美语境,而艺术事实和为这个事实提供解释而形成的审美语境,对美术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为了突显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在引言中文章对艺术和审美建立联系的过程进行了回顾,以着名美学家刘纲纪在《艺术哲学》中对艺术与美的关系所做的判断——“广义了解的美是艺术的本质”的观点作为基本立足点,提出本文的论点:美曾经是艺术的规定,虽然当代艺术切断了艺术与美的直接关联,但并不代表当代艺术不再有美的追求,更不代表艺术教育不再是审美教育的观点,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仍然需要审美的导向,实现审美的回归。论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依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当代审美语境的分析,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变迁,当代社会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后审美社会,所谓后审美社会,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高度发展和人们文明素质尤其是审美素养的普遍提升,审美文化得以普及,人们曾经追求的审美目标都已基本实现,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按照审美的规律建设形成的环境中,以至于人们不再需要专门的艺术来创造专用于审美愉悦的作品。于是,艺术的目的和价值不再是为了审美,艺术只能寻求其他目的,追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担当对社会批判和质疑的职能。同时该章还论证了当代审美语境的另一个特点,美学的艺术哲学化。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中西艺术教育的历史。第一节对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建国后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影响,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分别作了回顾。第二节阐述了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主要回顾了美术学院产生之前,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种模式,随后,对西方第一所美术学院的成立及之后的西方美术教育直至十八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学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乃至后现代艺术教育实践,直至当代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均进行了回顾,为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思考建立一个历史的参照。第叁部分接着考察美学的发展变化与艺术发展及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认为十八世纪中晚期是近代艺术体系建立和美学产生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人类审美意识走向成熟的时期,现代美学体系的建立而后又解体,实际上反映了艺术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他律的过程。自律性是审美现代性的关键,正是因为艺术具有了自主的特质,它才构成了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特殊的张力关系,塑造了现代艺术的独特面貌,形成了审美现代性的诸多层面。当代美学与当代艺术重新走向他律性,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西方当代艺术的变革并未改变审美教育的本质。第四部分首先从人文学科的使命及特征还原,认为艺术是人文学的一部分,人文学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而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的最直接途径。艺术能够超越被理性、语言、功利和主客二分等种种屏障所限制的心智,反映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可谓“以美启真,同时,作为人文学的艺术具有教化功能,可谓“以美储善”。因此,艺术作为人文的一部分,不可能失去审美的本质。为了艺术教育的审美实现,在我国艺术教育中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在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四门学科课程中,美学教育是其它叁门学科教育的最集中的结合点。实际上,西方理论界也看到了当代艺术审美缺失带来的弊端,出现了审美回归论。桑塔格与迪弗,让—马里·舍费尔(Jean-Marie Schaeffer)与让·克莱尔(Jean Clair)四位学者是对艺术之审美回归的主要倡导者。第五部分阐述了当代审美语境下美术教育的观念重建。先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开始分析,认为当我们的艺术教育为了迎合西方后审美时代才有的艺术文化、艺术现象甚至艺术样式时,忘记了教育是应该有灵魂的。艺术教育的灵魂就是审美,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并不因为某种新艺术的出现而改变。西方现当代艺术不管形式怎么翻新,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怎么变化,其美术教育的灵魂始终是存在的。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含混可能是我们艺术教育中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四重关系的重建:在身心和人我关系上,通过与他人、与文化、与制度的和谐联系来实现自我,在物我关系上,个人通过文化教养提升并通过消费设计物品体现个人品质和趣味;在重建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把环境看作变动不居的广大的整体领域,调动我们全身心去体验,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四重关系的清理中,实现艺术教育概念的回归性重建。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实践的重建,首先是美术教育体制的重建,要注重美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维持两者之间的良好平衡,并强调艺术教育中美学与教育哲学的作用。大学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重建,实际上是审美的重建。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使艺术教育回归审美之途,培养具有审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我们要在审美的指引下重新设立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大量修养全面的高素质师资来保障。注重课程体系建构,改变艺术教育中以技能为核心的功利主义艺术教育观,在我国艺术学已经升为学科门类的背景下,把艺术真正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来建设。最后,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条件保障的建设。结论部分提出,无论艺术的形式和材料发生多么大的变化,都没有改变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在当代艺术影响下形成的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不应迷失目标,而应在超越的层面上重新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实现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回归。

孙晓娜[6]2017年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文中认为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着"等等。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叁大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叁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着作之中。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俄罗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康定斯基的全面研究,西方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包豪斯学院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的力度,其中对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及现代设计的关系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就国内研究成果而论,设计和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已然意识到了康定斯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相关专项、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第叁部分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阐述本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第一章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渊源。首先剖析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产生的文化艺术背景。俄罗斯文化艺术对康定斯基的精神滋养,启发着他的抽象艺术思维,成为他的创作母题、形式和风格的重要源泉。西方现代绘画流变的冲击和积淀,引发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的全面革命,推动着他的艺术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的本质跨越。文化审美的滋养是深入骨髓的,绘画流变的冲击则为他的抽象艺术变革积蓄着形式和精神的力量,它们的合力共同催生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其次,挖掘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思想渊源。康德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观论、"自由"精神及其"理性神学"的思想,启迪着康定斯基关于艺术之"美"的"主体性"思考以及理性形式的思辨。黑格尔思想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理念"和"精神",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内在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所在的核心抽象艺术理念。尼采关于"意志主体"、"酒神精神"的思想以及社会巨变的预言,助推康定斯基艺术精神"主体性"的凸显和对物象的消弭。他企望通过艺术重建新时代的精神之塔。康定斯基对于柏格森、克罗齐"生命哲学"及其核心概念"直觉"与"表现"成果的吸收,促使他将"艺术形式的根源"诉诸于直觉的选择,从而创造出心灵直觉化的"表现性"视觉构图,使现代主义的"表现"概念具有了"生命本体的根基"。神智学的"神秘主义"以及关于自然和宇宙法则的构造理念等促生着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及其构成理念,加速着他的艺术抽象化进程。德国沃林格感受到了现代艺术中抽象审美的萌动,以《抽象与移情》一书论证了艺术由移情审美走向抽象审美的变奏。他的"直觉"、"表现"和"抽象"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表现性抽象"和"构成性抽象"的合体。这成为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主要美学特征,深刻影响着20世纪现代艺术和设计的美学进程及审美理念。第二章探讨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变革指向,思考他究竟为现代设计理念贡献了哪些方面的变革成果。这是以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其主要内容和变革的重要部分。经研究后发现,他的抽象艺术变革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抽象视觉语言体系的建构,"结构性"造型变革,构成理念的审美精神嬗变,以及艺术综合观的美学前瞻性。他用脱离了对物象的依附性,具有艺术家主体意志的点、线、面和色彩语言完成了对抽象艺术视觉语言体系的建构;他用"结构性"的造型方式颠覆了古典艺术的造型观和审美观,造型由立体走向平面;他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的构成理念彻底变革了整个构图平面,审美精神发生了"质"的嬗变;艺术综合观对学科跨界的提倡,为普适性和国际性艺术语言的探索开拓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实现艺术和媒介的综合,丰富审美形式,其美学前瞻性意义重大。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在这四个方面的变革成果成为了由传统设计步入现代设计的重要阶梯,对现代设计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第叁章进入本文的核心——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变革成果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究竟何在?首先,通过对康定斯基在"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地"——包豪斯学院的核心地位以及他对现代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奠基作用的阐述,来说明和佐证他对现代设计教育教学和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刻影响。其次,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主体性"原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现代设计教学理念的确立功不可没,它所带来的"原创精神"也成为了现代设计最重要的理念和特征。"主体性"赋予了产品"有意味"的精神价值,有助于实现产品实用功能与精神价值的完美统一。"主体性"原则将现代设计的"创造性"理念推至高峰。再者,康定斯基的重要贡献之一便是把现代设计推向平面审美。他的平面形式美学推动着现代设计"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理念的实现,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壁垒。最后,康定斯基的构成理念孕育着现代设计的抽象思维模式,它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说,康定斯基改变了设计语言形式、造型方式及构成理念,塑造了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和创造手段,它们成为了现代设计理念的"脊髓"。这些变革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成为"新"的艺术传统,现代设计既由此发展而来又沿此传承下去,设计审美观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有可能成为"最持久的艺术传统"。第四章进一步从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入手,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世界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在世界现代设计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影响着多个国家的现代设计实践。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中国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设计"现代性"的推进、与中国传统艺术中"抽象性"的审美互补以及推动着中国现代绘画与设计的审美融合等等。第五章综合评述康定斯基现代设计思想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和理论局限。它的美学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叁点:一、"内在精神"成为现代设计形式的"意味",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审美意象和原创精神;二、康定斯基以"音乐性"的设计语言形式推动西方美学语言的转向,新的设计语言形式产生并带来新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叁、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促进了构成主义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有助于实现设计审美的本质表达以及媒介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理论局限主要为:一、康定斯基的现代设计美学思想陷入多重悖论,其解决方法仍需继续探索;二、康定斯基的设计形式与"内在精神"之间相互转化的矛盾尚待调和。结语部分重点回答两个问题: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价值何在。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他抽象艺术理论的"内在精神"革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抽象视觉语言体系、造型观念、构成理念等系列革命,促生着现代设计理念,推动设计在变革中由"古典"走向"现代",奠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基本方向。二、展望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意义,旨在抛出引玉之砖,希望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发掘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理念中的智慧和闪光点,同时也看到其中的不足,为中国当代设计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设计转型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王中原[7]2018年在《3D画对绘画艺术观的挑战和拓展》文中提出3D画是绘画史上的一个新兴画种,其采用反透视的绘画技法,追求在平面上塑造现实感的立体视觉形象和拟真于现实的视觉体验,并刻意消除绘画媒介的平面性要素和绘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3D画的绘画理念及其实践是对已有绘画艺术观的挑战,这个挑战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本质的内涵。3D画克服了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观念的狭隘面,恢复了绘画与现实世界的本质性关联,以其艺术实践本己地揭示出绘画的"纯(视觉)形式"创造和绘画真实性的本质。

周宪[8]1997年在《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社会学观点讨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者以分化———“去分化”为参照系,探讨了现代主义是分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向后现代主义则体现出明显的“去分化”。因此,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转变,其内在逻辑是由分化转向“去分化”。

曾引[9]2012年在《形式主义:从现代到后现代》文中研究说明在今天,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世界最新的建筑资讯。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大建设量和惊人建设速度的国度,正在成为全世界建筑师最为开放的实践基地。然而,资讯的发达和实践的繁荣并不预示着同样繁荣的建筑学科发展。至今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话语体系。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源自一点,那就是对现代建筑的发展缺乏真正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本论文试图通过当代形式主义建筑批评---具体体现在具有师承关系的叁代人:威特克沃、柯林罗和埃森曼的着述和作品中,来研究现代主义建筑从诞生,到被体制化,接下来被修订,最后被反叛的整个过程。其中,笔者不再将现代到后现代这个过程,仅仅处理为风格的更替或者是某种一蹴而就的决断,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具有思想连续性的发展过程。笔者运用了经结构主义之后,西方理论和历史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方法论”问题投入了很大关注。笔者的研究包含几个层次:首先关注于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化,紧接着是整个人文学科在那段时间内的普遍状况,再下来是建筑学科整体的范式转变,最后聚焦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从威特克沃、柯林罗到埃森曼的形式主义建筑批评。对形式主义建筑批评的研究又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将考察主线人物的建筑思想和方法论来源(包括哲学、政治思想、艺术理论、建筑学理论等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的传承和相互影响关系;横向则是研究主线人物的建筑批评与同时期其它一些重要建筑主张的异同和理论争辩。通过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研究,笔者希望将当代建筑批评的“黄金年代”同时也是现代与后现代交接的关键历史时期清晰而立体的呈现出来。

黄春玲[10]2016年在《自律与他律的弥合》文中研究说明与20世纪单独强调艺术自律的观念(如俄国形式主义诗学、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和坚持艺术他律第一性的观念(如现实主义美学、精神分析论美学、美国新人文主义)不同,美国女性哲学家苏珊·朗格的艺术论既重视艺术的自律,又重视艺术的他律。苏珊·朗格对于艺术的思考呈现出了明显的期求弥合艺术自律和他律两种品格的倾向。本论文志在对苏珊·朗格的这种“弥合”性努力作集中的研究。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意义”、“现有研究成果综述”、“创新与不足”叁个部分。正文部分共包括四章。第一章“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考察苏珊·朗格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吸怀特海、卡西尔、柏格森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本章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分析苏珊·朗格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个性的形成;第二、阐述怀特海、卡西尔、柏格森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与苏珊·朗格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第叁、阐述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发展及其对苏珊·朗格的影响。第二章“苏珊·朗格对艺术自律性品格的思考”,主要结合苏珊·朗格的文本阐释苏珊·朗格对艺术独立性的坚持。本章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观照苏珊·朗格的艺术幻象论,把握苏珊·朗格从艺术形式上对艺术独立自足性的肯定;第二、阐述苏珊·朗格对自我表现论的驳斥,分析苏珊·朗格从艺术内容上对艺术独立性的强调;第叁、比较苏珊·朗格的“自律论”与欧美同时期艺术自律论的异同。第叁章“苏珊·朗格对艺术他律的认定”,紧扣苏珊·朗格的文本,研究苏珊·朗格对现代审美自律论的质疑以及对艺术他律的认定。本章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阐述苏珊·朗格对审美自律论的辩证思考;第二、阐释苏珊·朗格从“人类情感”、“艺术的起源”、“艺术品蕴涵的社会意图”、“艺术创造受制于时代社会变化”、“艺术具有社会功能”等方面对艺术他律的具体规定;第叁、比较苏珊·朗格的“他律论”与欧美同时期其它他律论的异同。第四章“思维方式与范畴构建:苏珊·朗格‘弥合论’的深层机制”,分析苏珊·朗格的思维方式和苏珊·朗格为弥合自律与他律而进行的范畴构建,并从后现代主义的视域对其“弥合”进行审视。本章包括四部分:第一、研究苏珊·朗格弥合自律与他律的思维模式;第二、分析苏珊·朗格用以弥合自律与他律的范畴建构,包括“情感”、“创造”、“艺术幻象”、“艺术表现”等;第叁,阐述20世纪其他思想家对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弥合”,并与苏珊·朗格的“弥合”进行比较;第四,从后现代主义视域审视苏珊·朗格对自律与他律的“弥合”。“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

参考文献:

[1]. 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D]. 董可木. 安徽师范大学. 2002

[2]. 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D]. 刘海. 武汉大学. 2012

[3]. “介入性艺术”的审美意义生成机制研究[D]. 周彦华. 西南大学. 2016

[4]. 绘画的抽象本性[D]. 卓昭妍. 清华大学. 2011

[5]. 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D]. 刘茂平. 武汉大学. 2014

[6].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D]. 孙晓娜. 山东大学. 2017

[7]. 3D画对绘画艺术观的挑战和拓展[J]. 王中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8].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J]. 周宪. 文艺研究. 1997

[9]. 形式主义:从现代到后现代[D]. 曾引. 天津大学. 2012

[10]. 自律与他律的弥合[D]. 黄春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