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甜玉米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无公害论文,甜玉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水果型甜玉米”,具有甜脆、香嫩等特点,是以新鲜果穗为产品的特种玉米类型,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经济价值高,已成为“三高”农业作物之一,成了世界各国的新兴食品,市场前景很好。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了无公害甜玉米的栽培关键技术。
1、产地环境。以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重金属、农药残留不超标,并符合NY/T391规定标准的地块为露地玉米生产基地。灌溉水源为无污染的流动水,且排灌方便。
2、品种选择。选择台湾、日本、美国等地进口的甜玉米品种作为生产用种。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90%,净度≥97%,发芽率≥96%,水份≥8%。
3、整地作畦。每667m2施石灰50~100kg,有机肥100kg,硫酸钾复合肥20kg,深翻作畦,高畦深沟,畦带沟宽130cm。
4、播种。采用穴播方式,每畦播两行,一般株行距30×30cm,每667m2用种量为0.75kg左右种子。甜玉米的种植不能早于无霜期7~10天,采用营养钵育苗,可提早播种10~20天。保护地种植时,可采用双行播种。播种后用厚1.5mm、宽幅1.2m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出苗后30天左右,破开薄膜。采用黑色塑料薄膜,可有效地促进玉米早熟和抑制杂草生长。
甜玉米种植很少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但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植株抗倒性,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一般采用在带3.8cm播种孔的托盘上育苗,出苗3周后进行移栽。
5、间苗、定苗。3~4叶期补苗、间苗、定苗。每亩苗数3500株左右。
6、中耕除草与培土。中耕结合除草施肥。2~3叶期浅中耕,全面锄松畦面;拔节期深中耕,着重锄松根际周围,薄培土;喇叭口期浅中耕,大培土。
7、浇水。科学用水,以水调肥,涝排旱灌。播种至出苗要保持土壤湿润;3叶期至拔叶期要适当用水,为促进茎叶干物质积累打下基础;喇叭口期至灌浆期保持湿润。
8、施肥原则。按NY/T394执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保持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尽可能让桔秆、菜叶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9、施肥方法。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苗肥(3~4叶期):亩施尿素5公斤或不施;拔节肥(8叶期前后):亩施尿素12~1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公斤;喇叭口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公斤。
10、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甜玉米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玉米螟、金龟子等。甜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等。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选用抗病虫品种。如美国生产上应用的一些品种如Challenger,Land-mark,Zenith,Dazzle,Sweeter Bi-Far,Even Sweeter等对玉米锈病具有较好的耐性和抗性。在防治措施上:采用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杂草,清除病虫越冬场所;合理施肥促进玉米生育健壮,提高抗病力;以及轮作、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措施。还应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玉米螟成虫。选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玉米螟及粘虫:拔节至喇叭口期用50%巴丹1000倍液喷雾或灌于心叶内,玉米抽穗期,用5%锐劲特2000倍液喷雾一次。能有效防止青苞受害。蚜虫:用10%蚜虱净2500倍液,于喇叭口期喷雾一次。纹枯病:发病初期用2万单位井冈霉素300倍液、1%稻宁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大、小斑病:用73%百菌清粉剂500~800倍液、40%稻瘟清600~800倍液、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丝期喷施,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11、适时采收。上市的青苞是玉米乳熟期的果穗,最佳采收期的指标是籽粒含水量70%,此时甜度高,风味好。采收过晚皮厚渣多,甜度下降。采收鲜果穗应及时冷藏。不宜在常温下放置过夜,否则甜度下降,风味差。鲜果穗速冻后可在冷库中保存较长时间,可周年供应市场。一般甜玉米用塑胶袋或木箱包装,根据木箱的体积大小,每只木箱可装48~72穗。塑胶袋或纸箱可装60穗。
联系电话:0591-8785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