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对中国的启示论文_李金萍

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对中国的启示论文_李金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俄罗斯是中国疆域最大的邻居,近百年来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教育领域开展一系列改革,重建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不仅对俄罗斯的图书情报学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给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图书情报专业;俄罗斯;发展历程;启示

众所周知,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起源于图书馆学的发展。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图书情报专业一样,俄罗斯的图书情报学也是在图书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俄罗斯目前不断提升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速文化世界化进程,导致俄罗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俄罗斯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促成了新时期俄罗斯知识社会的形成,俄罗斯进入信息社会,新的知识社会体系亟需建立。为此,俄罗斯对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科研教育等领域都开展了一系列变革。俄罗斯图书馆学遵从世界图书情报领域发展潮流,也更名为图书情报活动专业,摒弃了前苏联时期过度重视的意识形态方法论,开始进行学科重建。

一、俄罗斯图书情报活动专业重建情况

俄罗斯在独立后曾长期走亲西方路线,前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受到破坏性冲击,高等教育也受此影响很深,整个高校体系经历了一次重建,俄罗斯高校图书馆学专业也不例外。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名称重建。200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颁布《全俄教育专业分类目录》,首次明确将“图书馆学和图书分类学”专业正式更名为“图书情报活动”专业,归入一级学科“文化和艺术”之下[1]。

第二,内容重建。2002年以来,俄罗斯教科部先后三次针对高校图书情报专业颁布《俄罗斯联邦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标准》,不断调整教学大纲,采用新的国家教育标准。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图书馆学、图书编目学、图书馆索引学,还补充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信息学、自动化学等多种学科。

第三,学生培养定位重建。由于前苏联时期实施计划经济,图书馆专业培养的学生定位很狭隘:为图书馆培养大量图书馆员,为科研院所培养少量图书馆研究人员。新时期俄罗斯的图书情报专业学生培养定位从前苏联时期的培养图书馆馆员、图书编目专家,转变为培养信息管理专家,主要面向传统资源和电子资源应用培养人才。

总之,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发展趋势为投向西方图书馆学发展趋势,从形式到内容都向欧美研究方向转变。尤其是1999年欧洲高等教育提出博洛尼亚改革计划后,俄罗斯为了与欧美图书馆学并轨,将图书馆专业进行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以适应欧洲博洛尼亚进程。

二、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原因

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的重建是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新需求而发生的,总起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政治原因。1917年10月之后,前苏联建立了国际图书馆学的新方向——社会主义图书馆学。其方法论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阶级要求、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切表现形式不妥协等。社会主义图书馆学发展依据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律和范畴,以及列宁和Н.К.Крупская关于图书馆事务的著作。图书馆员的主要目标是将图书馆变成发展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工具,成为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发源地。前苏联解体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激烈变化,俄罗斯图书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会主义流派转向资产阶级流派,社会意识形态不再成为图书馆学的关注重点,俄罗斯图书欧美图书馆学理念重新构建。

2,经济原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先后经受休克疗法、寡头经济的影响,经济形势一落千丈,人民生活质量下降、人民大众文化水平降低,导致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难度大大提高,俄罗斯图书馆科学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这很大程度导致民众精神生活需求空间大大压缩,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都大大降低。

以图书市场为例,90年代初,国家发行的书籍中90%的书进不了中小城市的市场,新出版的书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全国范围内每年8万多种新书上市,除了几十个大城市销售情况差强人意,各地的书店最多仅能售出2000-3000种图书[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图书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近年来俄罗斯图书市场却出现了规模成倍增长、出版物种类成倍增多的情况。大多数畅销图书是文化快餐类图书,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大众愚昧”现象。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家经济预算中“文化艺术”仅占0.7%,多年来持续降低[3]。因此有的专家认为:俄罗斯文化社会领域被过于轻视。

3,市场需求原因。由于社会生活信息量空前增长,俄罗斯图书馆学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过程需要图书情报专业将研究重点从文档转移到信息。与此相对应,俄罗斯图书馆工作的机构和形式都在逐渐转型,电子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服务资源场景发生变化,远程通讯技术普遍应用。而俄罗斯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文化领域的萎缩导致图书馆活动从高度活跃逐渐进入低谷期,按照前苏联时期图书馆学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俄罗斯新时期社会文化及经济需要。这些变化也在倒逼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进行变革。

三、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对我国的启示

俄罗斯的历史发展长期影响我国,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的重建实际也对我国有很多的启示。

1,国家稳定是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坚实保障。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稳定为科学发展提供的是最可靠的保障。前苏联时期稳定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社会主义图书馆学领先于欧美图书馆学发展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特别关注图书馆员工作的内容和目的,以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功能问题。此外,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比欧美研究更早意识到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社会问题,特别关注组织大众阅读的问题、图书馆员工作的意识形态和实践性、图书馆学的计划组织和集中化。尽管前苏联时期俄罗斯图书馆学流派单一,但却为俄罗斯图书馆学创造了最为辉煌的成就,在国际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苏联解体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俄罗斯人急于与“过去”割裂,新流派、新知识海量涌入,导致图书情报专业发展经历重大挑战和体系重建。

2,应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主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前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尽管硕果累累,但是研究内容过于狭隘的问题也很突出。1924年第一届俄罗斯图书馆大会促成了图书学、图书馆学和图书分类学的长期理论大讨论。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工作的“资产阶级客观主义”、“超阶级”和“文化主义”原则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图书馆员的工作充满了社会主义信念、党性,消除中立和文化精神。自此,社会主义图书馆学关注的对象便集中在“书-图书管理员”构成的通讯系统。

前苏联时期的图书馆学过于过度关注意识形态问题,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图书馆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它不断发展,丰富,变化。传统图书馆学培养图书管理员的定位已经远远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但前苏联时期仍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贴近市场应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思想被认为是功利主义的。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注定会遇到“天花板”。

总之,从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中我们可以得知,一味否定历史的做法并不可取,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社会价值观综合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理解并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才符合科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Матвеева,И.Ю.Проблема наполнения вариативной части основно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 по направлению 071900 «Библиотечно-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2]Миронов,С.М.Модернизация библиотек-основа успеш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науки и культуры России/ С.М.Миронов// Библиотековедение.-2006.-№1.

[3]Рожков,Н.Л.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библиотечного дела в России// Н.Л.Рожков// Библиотековедение:вчера,сегодня,завтра:сб.науч.тр.-М,1997.

作者简介:李金萍(1983.05-),女,山东淄博人,当前职务:正科,当前职称:馆员,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科技情报管理。

论文作者:李金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俄罗斯图书情报专业重建对中国的启示论文_李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